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跨越唐古拉: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15:48 三联生活周刊
跨越唐古拉: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傍晚,沱沱河唐古拉乡13岁的牧民才仁彭措结束了一天的放牧生活(关海彤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跨越唐古拉: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甘德县瓦音寺的喇嘛每天都会在黄河边做晨课(关海彤摄)


跨越唐古拉: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龙羊峡水电站(关海彤摄)


跨越唐古拉:探索神秘的三江源与可可西里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相伴而行(关海彤摄)


    跨越唐古拉

  法国传教士古伯察1845年穿过唐古拉山脉时靠咀嚼大蒜来对抗强烈的高原反应。海拔5000米以上的稀薄空气,让古伯察一行人曾误认为这些山脉中藏着一种可怕的夺人性命的“瘴气”。我们5月19日在5231米唐古拉山口同样感受到了这种被人们反复描述过或夸大过的呼吸困难。我们的摄影记者关海彤坚持那天在山口一户牧民的帐篷里住宿一夜,但第二天,
他还是说,这一夜远比他想象得要艰难,“半夜开始头疼欲裂,翻来覆去睡不着,只好睁着眼睛一直到了天亮”。不过他在那天晚上有了一整夜来打量近在咫尺的星空,他说,“夜里天气晴朗满天极亮极多的星星好像伸手可摘”。

  从格尔木开始,基本与青藏公路平行而走的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兵站却绕了个弯,绕道唐古拉山脉而从其西北方向延伸,与青藏公路分开。青藏线在这段绕行至羌塘无人区,是为了避开唐古拉山这一带的冻土及减少打多个隧道的施工难度。

  不断有不同目的的个人闯过唐古拉山这个禁区进入西藏,即便在18世纪殖民阴影弥漫亚洲、西藏之门全面关闭的铁幕时期。而直到西藏解放之前,几乎每一次集体性的大规模“挺进”无一例外都在唐古拉山成了沉没之旅:清代“西安将军”额伦特的大军和后来马步芳军队都因为被困死在雪封冰冻的唐古拉山谷之中而招致全军覆没。作为青海和西藏的天然分界岭的唐古拉山成为西北入藏的一道天然屏障。

  对入藏最主要的道路青藏线而言,“格拉管线”管理团总工程师姚志祥大校说,“如果说格尔木是入藏之门,唐古拉山就是入藏之槛”。这个高耸入云的门槛在很长时间里阻隔着汉文化对藏文化充满好奇的注视和探究。

  当公路与铁路最终跨越唐古拉时,西藏的大门才真正意义上向人们所洞开。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尽管历史上络绎不绝的商贩们无数次地用骆驼、推车,通过颠簸危险的道路穿越青海和西藏,涌向唐古拉山的另一边寻找新的阳光和生意,他们只是从13世纪开始闯荡西藏的海外和国内探险者们的一分子,他们不惜代价的旅行多半代表着个人利益和猎寻财富的欲望;尽管20世纪50年代慕生忠发现了格尔木这个入藏之门并用公路把它和拉萨连接,但公路从一开始的目的仍然更多地倾向于物资输送,有更明确的国家用途。铁路,让西藏的维度再一次拓宽——它将以最广阔的运输方式,和更多人一起,共同完成一次最为大众化和群众性的跨越。

  如今,我们可以更轻易地跨越这个槛了。维持一种自我形态长达几个世纪的西藏对于我们仍然有太多的未知之处。这个跨越也使西藏从被他人发现进入到一个国人自我发现的时代:青藏线上的可可西里和三江源作为环保关键词的崛起,正是这轮发现的结果——还有更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继续深入发现和重新认识之中。

  这一次,我们记者的旅行深入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和黄河源的腹地,为你揭开那些地方最原始的生态、风土人情,以及它们正在经历的变化。

  “经过一次旅行之后,肯定还会有另一次旅行。于其人员和冒险故事之外,便是一片神奇的高原矗立着,挡住了比最高山更难攀登的视线。这就是向往中的、幻想中的、希望和幻觉中的高山。西藏延伸得比这一切更为遥远。” (朱文轶)

   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

  记者◎朱文轶 摄影◎张超音

  唐古拉山口是整个青藏线的咽喉要冲。无论公路线、铁路线还是那条古老的唐蕃古道,翻过山,就是西藏了。青藏铁路唐古拉段的修筑被称为“越岭战”。

  当然,这只是把唐古拉山口看作一个交通站点,如果从山口走入腹地,就又是一番景象。

  汽车开始吃力地翻越唐古拉山,过了山顶就是西藏。唐古拉山上能看见一簇簇毛茸茸像棉絮一样灰白色的植物匍卧在岩缝里、砾石堆上,据说那叫雪莲花。从格尔木到可可西里,再往上还要经过几个熟悉的地名:五道梁、风火山口、沱沱河沿、雁石坪,大部分地名是慕生忠将军修路时候起的,慕生忠一共给青藏公路一线起了18个名字,每个点都设有兵站。

  由青藏公路84道班继续南行44公里,就到了位于沱沱河右岸的沱沱河沿。沱沱河沿海拔4533米,是青藏公路昆仑山口至唐古拉山口路段中海拔最低的地方,因此也是江源地区气候较好的地方。它北距昆仑山口259公里,南距唐古拉山口192公里,其间虽有不冻泉、五道梁、雁石坪、温泉、唐古拉等居民点,但规模都远不及沱沱河沿。因此,以沱沱河沿为中心,半径300公里的广阔高原上,唯有沱沱河沿是少数居民点中最大的,如果从长江源头顺流而下,它就是名副其实的长江第一镇。

  由于沱沱河沿位置适中,气候相对较好,往来于格尔木、拉萨间的旅客多在此停歇。北去的,可当天翻越昆仑山口,到纳赤台过夜,有的甚至连夜赶到格尔木;南往的,当天翻过唐古拉山口赶到藏北重镇那曲,第二天可达拉萨。

  在汽车取道的另一侧是世界上最高的车站——唐古拉车站,位于藏北羌塘无人区。出青海与西藏的交界镇雁石坪,过青藏公路唐古拉兵站大桥转向西北,有一条铁路工程专用便道。这条便道,一直通往著名的藏北羌塘无人区。自此而始,青藏铁路约有140公里是绕着唐古拉山东侧修建,铁路所经之地,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

  从地图上看,青海省西南部昆仑山脉与唐古拉山脉这条路上,沿公路有几处居民点,公路以西一直到藏北羌塘一带,都是没有居民点的“无人区”。

  要进入无人区,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一条由青藏公路温泉兵站附近向西直抵雪山群东侧,然后向北绕过雪山群北缘,至沱沱河边,再往南进入雪山谷地。另一条由西藏安多县离开青藏公路,沿着去土门格拉的煤矿公路西行至土门,再向北翻过唐古拉山垭口,取便道进山,这条路要近一些。青藏公路以西的“无人区”,并没有什么道路,却有大片沼泽湿地,有的沼泽连行人也无法通过,更不用说荷重的汽车。若在冬季,汽车可以压着坚硬的冻土驰骋,比夏季要安全许多。当然这不是仅有的道路。如果找牧民带路的话,他们可以找到那些经常走的便道。

   古老、永恒的唐古拉

  住在风火山、沱沱河,或者更远的人都称自己是唐古拉人,他们把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山也称为唐古拉。“唐古拉”似乎成了一个比唐古拉山脉还要庞大的概念,标识着这里人民的籍贯、身份和信仰。在藏区政教合一时期,唐古拉山神一直是民间最富权势的神,主宰着风雨雷电、狩猎和采集的丰歉。

  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虽然在1958年以前这个地方被称为唐古拉工委,这一年被改成了“人民公社”,1988年又成立了唐古拉乡,有7个村,每个村下面有4个小组。这并不是一个我们经验中的村落。每一个牧民家庭之间很少有往来,即使有了摩托车,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也要花上几十分钟或一小时时间。但这不影响他们每天面向相同的山脉念经;年复一年到同一条沱沱河里砸冰取水;每个礼拜或者每天到沱沱河附近一家很小的寺庙去祈愿点酥油灯。使他们彼此认同这个广袤高原的,是信仰和高原上有限的生活资源。

  或许某种意义上,是商品,比任何力量更深刻地改变了后来唐古拉山的面貌:现在我们在这个原本的无人区看到了更多城市里的消费品;沱沱河成了唐古拉山民的集市所在地;现在移民格尔木、原来在唐古拉乡第二生产队当会计的嘎玉对我说,他们这一代都是五六岁父母就帮着敲定婚事,而他们的后代都每个星期去沱沱河赶集的时候自由相亲了。

  记者◎朱文轶 摄影◎关海彤

  哪里是“唐古拉山口”?

  “便道,便道在哪里呢?”离开沱沱河的岗尖茶馆多长时间了,我也不知道。我佝偻在扎西才让的身后,摩托车仍在青藏公路上飞驰。顶头风的力量即使是坐在后面的我也渐渐招架不住了。转了个弯,扎西把车停在一个小土坡下休息暖和一下,也是等他还没有赶上来的姐夫。

  “我们离便道还有多远?”

  扎西瞪着大眼睛看着我,一脸茫然的样子。

  “我们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到便道?”我又问。

  “就是,还要走便道。”

  听到“就是”后面接着重复你问话的最后一个词,就意味着藏民多半不懂你的意思了。但他们仍然会接下话茬,不会让无法沟通的对话冷场。算了,我递给他一支烟,坐在地上抽起来,心里气得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刚才讨价还价不是还挺厉害的么。

  格尔木真成了财富之城,只要看现在这里繁忙的中转交通就能知道。某种程度上,这个城市的意义甚至超出了当年建设者的预期。格尔木汽车站的门口停满了开往拉萨和西宁的长途客车,你在车站内花几乎高出平日票价一倍的价格买到一张车票,发现它并不能让你登上车站门口停着的任何一辆车——车站内外属于不同的经营者,他们经常会因为争抢客人吵起来——7月1日青藏线正式运营前,列车停运,这是汽车客运生意大赚一笔的好时机。没人会浪费它。据说火车刚停运的那几天有人花1万块钱包了一个月的一辆车挣回了几倍的钱。对物质和金钱的日渐敏感,是对这个边陲城市从无到有成长的回应。

  赵海芳代表了这个城市里分享这次机会的另一群人。格尔木有一大批像他这样的出租车司机,从陕西、河南举家搬迁过来,他们只做长途生意。他们平常不用满城兜客,一些跑市内的出租车司机如果遇到长途客人,就引荐给他们,每笔从中提成50元。如此高的抽水丝毫不影响这笔生意的包赚不赔。赵海芳说,沿青藏路,往下到西宁,往上去安多,他们跑一次,往回返,还可以载客,一来一回两天时间能赚1000块钱。他们的想法差不多,狠干几年赚些钱,然后回老家。

  一旦离开青藏公路柏油主路,桑塔纳出租通常就吃不消了。普通轿车的底盘和悬挂系统很难扛得住几百公里便道的颠簸。要进入无人区,必须换车。我们付了500元给出租车,这是格尔木到沱沱河420公里的钱,再加上他晚上吃住的费用,嘱咐他等我到明天早10点,我们继续去拉萨,如果我还没回来,他就可自己回格尔木了。司机保证他一定会等我,又热情地送我矿泉水和他老婆烙的饼,我们看他过分真诚的样子,心里暗暗觉得不好:天色尚早,回格尔木的人太好找了。

  同样,离开主路,无人区就和沙漠一样变得东西难辨。也正是这个原因,所有兵站和青藏铁路各工程段的指挥部都选择在道班附近安顿,就是为了有一个可以明确辨认的方位。中铁二十局指挥长李景超告诉我们,他的前任况成明当年把指挥部址最终选择在109公路的3051界碑处,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投标前我们就已经勘查过现场了。不能往无人区腹地走,一进去,谁找谁都够呛。后来在我们的管段,工程指挥部选的风火山以北,那块有一个藏民村。有藏民居住,这说明这块附近有可供食用的泉水。109公路的里程碑3051处有一个公路的道班、七工区在那里,维护工路的人暖季才上山,他们有很多现成的房子,我们租用了一部分他们的房子,然后自己又在那个营区兴建了一部分。除了可靠的水质外,也是为了方便向别人确认我们指挥部在哪里。风火山、藏民村都还有一段距离,都不是精确的参照物,唯一可信赖的就是公路里程碑。”

  曾经和西北军入藏的18军参谋王贵说,藏北的山都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坡度都不高,每个很缓的山坡中间都是路。因此,翻越唐古拉山的路事实上远不止是一两条,历史上每一个商队、驮盐队都可能从不同的山口翻过山脉,但当地人不喜欢起名字,他们把这些“越岭”之路和各个牧民家之间走出的土路一样,统统称为“便道”。“慕生忠修公路所找到的垭口,只不过是那些商队走过的比较出名的一条便道。”

  久而久之,青藏公路所经过的垭口就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称为“唐古拉山口”了。“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王贵1975年参与西藏军区和国家测绘总局搞地名谱查,编写《西藏自治区地名录》,到安多县委调研,“一个正在安多多玛区开会的牧民基层干部和一个生产队干部和我讲了唐古拉的故事,才纠正了我概念中这个地名的错误。”

  王贵说,唐古拉山脉最主要的一个山口被叫做“当布拉”,后来被叫做唐古拉。“是西藏和内地之间商旅往来的一个主要山口,班禅往内地去也可能是从这个地方走的,这个山口之间距离很大,因此解放前藏军在北线防御我们也是在这里。”“因为新路的修建,这条道路和它所通过的唐古拉山口都被遗忘、荒弃了,但还是有少数的牧民会从那里走。而我们修公路过唐古拉山脉的时候过的山口其实是很小的一个山口,很不出名,当时出入有军队在那里设防,离真正的那个大唐古拉山口有100多公里远。这个山口是由南北一大一小两个垭口组成的。这两个现在被叫做‘唐古拉’的山口,完全是汉人起的名字,后来江泽民题词的碑也立在这儿,很多人就都把这个叫唐古拉了,其实原来在藏语里面叫‘克玛拉’和‘克温拉’,意思是‘红肾山’,‘蓝肾山’,就是两个形状像‘腰子’一样的山口。”

  “从这两个山口越过西藏后,线路也是完全不同的。从老唐古拉藏北是先到聂荣,从现在公路越唐古拉第一个到的县就是安多了。”王贵说,当所有交通物流都通过这个山口,它就成了历史中的主角,“而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古拉’已经无人知晓了。”

  (注:三联生活周刊《到西藏去》系列报道2包括以下内容:

  30 跨越唐古拉

  32 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

  34 从格尔木到可可西里

  36 从西宁到黄河源

  38 古老、永恒的唐古拉

  47 唐古拉山的“风水先生”

  ——专访青藏铁路专家组组长张鲁新

  50 跨越唐古拉山脉的人物

  54 “误读”昆仑山

  58 淘金、盗猎与可可西里

  64 靳炎祖亲历的西部工委书记之死

  66 可可西里:谁是主人?

  70 走进黄河源

  ——从黄河大峡谷到河源的探访

  76 从北京到三江源的旅程

  80 玉树和直门达:三江源保护的缩影

  82 三江源保护和迁移的难题

  ——专访三江源保护管理局局长李若凡

  84 1995年的长江源考察

  ——魏兴国的江源梦

  86 重上长江源)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