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领事保护处挂牌 护驾千万海外华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10:12 南方新闻网 | |||||||||
实习生 马立明 在电话里,42岁的陈雄风显得出人意料的谨慎和低调。“请您打另一个电话,他们也许能告诉您。” 一位对陈雄风有所了解的媒体同行曾评论说,在成为外交部领事司保护处首任处长
领事保护处是今年5月29日正式挂牌的,这让陈雄风有了一些临危受命的味道。毕竟,中国人海外安全成为这些年 越来越令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在正式成立前后,他们已经全程参与了近期发生的所罗门群岛和东帝汶撤侨。在东帝汶事件 中,陈雄风和他的11名部下,“连续奋战了四个通宵”,直到所有侨胞安全撤离。 高效率运转的小部门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保护处的同志实际工作比较多,很少对外宣传。” 那么领事保护处的职能究竟是什么呢?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曾这样解释:“顾名思义,设立这个处 的职责就是加强对在海外的中国侨民的保护工作。”至于保护处的具体情况,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这位官员则说:“它也只 是一个处而已,人数并不会很多,很多重大任务都是整个领事司甚至外交部共同合作的。”他表示,保护处主要是负责与国外 使、领事馆进行沟通,通过外交途径保护海外侨民的安全。保护处一个同志多次向记者重申,保护处与“保卫处”是不一样的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据保护处主管媒体公关的罗先生称,包括处长陈雄风在内,保护处有12位工作人员,他们分 工明确,都能独当一面。哪国侨民遇到问题,就找负责那一区域的工作人员,他都会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妥善的解决办法。印尼 地震后,曾有一位老华侨电话打听在印尼地震中亲人的情况,焦急中难免心生悲切,电话那边工作人员则以好语相劝,安慰老 人家足足二十分钟。 秦刚还以所罗门事件为例,阐述过领事保护处的运转:密切跟踪局势的发展;同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的有关使领馆保持及时和密切的联系;并且同国内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向所在的中国侨胞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等等。 “压力很大,工作很忙。”罗先生坦陈。“加班?那是免不了的。尤其是东帝汶事件那次,连续四天晚上通宵工作。 具体我们有很多分工,也要外交部其他部门配合,但保卫公众是我们的责任。” 保护处体现“外交为民” 6月3日是外交部公众开放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80多名公众慕名而来。 罗先生介绍说,外交部上下对这次活动相当重视,尽管连日的工作非常疲劳,但陈雄风和一些工作人员都参加了这次 公众活动。 介绍新成立的保护处是活动的重点环节之一。一手设立保护处的领事司司长魏苇,站在“任重道远”的铜牌下,亲自 向公众介绍了领事处在东帝汶撤侨中的表现。 但是,中国在海外已经拥有数百个驻外使领馆,它们都可以向海外侨民提供领事保护,是否还有必要专门设立保护处 ?对于这一问题,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一位官员表示:“这几年,越来越多中国公民到国外经商、学习、旅游,领事工作的 任务越来越重,需要领事司更好地协调,成立保护处也是这个原因。”他指出,时势在变化,1978年中国公民出境只有20 万人次左右,而2003年中国公民出境达2020万人次,2005年出境人数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3100万人次,是27 年前的150倍。另一位官员表示:“以前尽管没有专门设处,但相关工作还都是有人做的。设处无非是机制化、常设化一点 。”同时,这位官员强调保护处与使领馆是“合作关系”:“外交是综合性的事务,一个部门难以统一负责,必须互相支持、 协调,由很多部门综合处理……保护处与国外领使馆的合作为的是更好地沟通协调。” 近几年来,国际上接二连三地出现了涉及华人的骚乱,也发生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大规模自然灾害,这无疑加重对海外 华人保护的工作难度。外交部领事司曾组织了多次网上交流会,与网友讨论国家大事,天下大事,而海外华人的安全问题更是 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魏苇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处也就应运而生。 (《新京报》记者司徒北辰亦有贡献)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