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二女生报名高考 其父为县文教局长(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5:01 华商网-华商报 | |||||||||
考管中心副主任冯麟科(左)和麟游县中学校长张怀柱(中)在接受纪检委工作人员调查 本报记者 崔永利 摄 本报讯 麟游县一高二女生报名高考,据说是该县考管中心副主任冯麟科一手操办的。冯麟科为何会这么积极主动呢?原来,该考生的父亲是麟游县文教局局长。 “只是让杨局长女儿报名试试” 近期,麟游县中学一些老师反映,本县文教局局长杨保平的女儿杨某今年虽然只是高
麟游县中学教务处干部马建平说,考管中心副主任冯麟科一手操办了杨某报名高考的事情,学校教务处主任高崇会和学校领导都知道。冯麟科办理了7名考生报名,虽然教务处主任没有批示,但马建平都给高汇报过。该校一位副校长说,经过他们检查,在这次报名工作中,刚好少了7张教务处主任高崇会的批条。因为事前学校规定,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报名把关制度。此前学校对媒体公开说,是马建平没有经过领导私自和冯麟科为7考生办的报名手续,有推脱责任之嫌。 文教局局长现在压力大 由于事态不断扩大,麟游县纪检委和监察局又抽调了2名工作人员加入到调查组。“工作量很大,昨晚(12日)一夜大家都没合眼。”一位参加调查组的纪检委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调查组已经将大量可疑学生的户籍和学籍证明搬到居住的宾馆。同时,调查组还和许多人进行了谈话。“看来不是起初判断的仅仅是考管中心的事情,许多学校领导也在接受调查。”麟游县中学一位领导说。 在麟游县中学,许多老师都在议论此事。昨日上午,记者看到,麟游县中学党支部书记正在给调查组写检查。他在没有了解百余名社会考生情况的前提下,在他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一栏中填写了类似“该生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内容。他说,因为这是县考管中心领导让学校写的,他愿意承担责任。 读高二的女儿报名高考,又涌出这么多“神秘”考生,内忧外患的文教局局长杨保平曾给记者说,他现在压力很大,都想到了辞职。 昨日记者对话麟游县考管中心副主任冯麟科——— 考管中心副主任多次沉默 昨日上午,在麟游县纪检委工作人员的同意下,记者对麟游县考管中心副主任冯麟科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记者:你一共替几名考生报了名? 冯麟科:一个,就一个。 记者:不是还有某某吗? 冯麟科:(吸烟,沉默)总共7个,包括陈某某,她是高考移民。 记者:是谁托你给陈某某办理的报名,你知道她的高考移民身份吗? 冯麟科:是朋友托我办的…… 记者:你还给杨某报的名,是吗? 冯麟科:是的。 记者:她的父亲是谁,目前在哪个单位工作? 冯麟科:(沉默了一阵)杨某的父亲在县文教局上班。 记者:他的职务你知道吗? 冯麟科:(沉默) 记者:杨某的父亲是麟游县文教局长杨保平吗? 冯麟科:是的。 记者:杨某报名前在哪个年级上学? 冯麟科:麟游县中学高二。 记者:高二年级的学生能报名参加高考吗? 冯麟科:不能,不能。国家对此有过明文规定,高二学生参加高考会影响到正常考生。 记者:谁找你给杨某报的名呢? 冯麟科:(长久沉默) 记者:想起来了吗? 冯麟科:是我主动找的杨局长,我想让他家的女儿试试。 记者:是你主动找的吗? 冯麟科:(拿出一根烟,寻找打火机)商量过的,我们一块商量的(不断重复)。 最后,冯麟科以接受调查组问话为由离开了。 “神秘”高考生事件引出四大质疑 麟游究竟有多少高考移民 一名“神秘”的山东女考生被确定是高考移民,文教局局长读高二的女儿也顺利报了名。这些只是麟游“神秘考生”事件已经被证实的一部分,还有许许多多没有证实的事情,需要调查组拨开团团迷雾。 违规报名是否影响来年高考 高二女生杨某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她的父亲是主管高考工作的县文教局局长。她虽然到后来放弃了高考,但是违规报名的事实,对她来年的高考是否会有影响?这责任谁来承担? 谁给这些审查表盖了公章 麟游县百余学生近乎一半的报名资格审查表上,都提前盖上了麟游县中学的公章,学校一些领导称不知道,说是管理公章的办公室私自给加盖的。 但是,另外一些领导称他们知道情况,面对记者却欲言又止。 高考报名监督咋被简化了 高考报名要求层层把关,相互监督。学生学籍证明由学校把关,考管中心还要审查。户籍证明由学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把关。 而本次高考报名中,麟游县考管中心和麟游县中学达成书面协议,在社会考生报名工作中,学校负责这些考生的户籍审核,考管中心负责学籍审核。多重监督被简化了。 谁涂改了审查表 记者从考管中心提供的几份高考资格审查表中发现,一些学生的“高中学籍号”和“会考准考证号”有明显被刮掉的痕迹,麟游县中学的印章也有被涂刮的痕迹。 到底是谁涂改了审查表?到底有多少高考移民?哪些人参与了作假?是否存在幕后权钱交易?团团迷雾需要调查组最终揭开。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崔永利采写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