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藏铁路通车专题 > 正文

青藏铁路开通加速我国最大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8:37 新华网

  新华网格尔木6月28日电 (记者张涛钱荣姜帆) 借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机遇,中国加快建设全国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

  根据已出台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今后5年,试验区将围绕“油气-盐化工”、“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等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探索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0年初步建成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

  青海民族大学教授赤旦多杰说,循环经济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西部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原料地和重化工基地,发展循环经济意义尤为突出。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位于中国西部地区青海省,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等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

  这些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15.5万亿元,是青海省资源开发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地区。

  2005年10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列为中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13个试验区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今年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式启动的第一年。

  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表示,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有利于改善青海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随着交通运输瓶颈的解决,柴达木资源优势将更加突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为全面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在青藏铁路即将开通之际,青海省向海内外推介了一批试验区内资源配置组合好、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已引来228亿元的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的项目。

  自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柴达木先后入驻一批大型企业,涉足盐湖开发、铁矿选炼、纯碱生产、锂资源开发、煤炭采掘等领域。

  “柴达木资源的综合利用日益得到重视,已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技术条件的大项目,初步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马建堂说,我们希望在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这方面,力争走出一条新路来,为中国西部类似资源集中区乃至全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效应。

  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在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