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藏铁路通车专题 > 正文

《中国国家地理》评青海湖为中国第一美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7:59 新浪嘉宾访谈
《中国国家地理》评青海湖为中国第一美湖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予波 摄影/陶震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持人马骧:青藏铁路通车以后,应该说很多人都选择从各个城市先坐飞机到西宁,然后从西宁坐火车到拉萨,可能直接的体验就是在高原那一段最壮美、最有特色的那一段风光。

  马培华:路线铁道部都已经公布了,网友和全国人民都非常清楚,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爱好。一般情况下如果说为了节省时间,你从全国各地飞往西宁,现在西宁机场也重建了
,航线也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增加的幅度有20%多,估计下半年还会超过,航班也在不断增加,不断适应到西宁这个集散地的要求。这样从西宁再坐青藏铁路到西藏去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可以体验。第二个,如果到西藏去,到西宁再过渡一下,人对海拔的适应性将会非常好,感觉到西藏以后更加舒服。在西宁因为是2200米,应该这个区域是对人非常适合的区域,因为在莫斯科城也举办过奥运会,是2200米,西宁是2200米,现在西宁国家高原训练基地,证实一定时期在高原进行训练,也是进一步提升人身体的过程,我们青海的吴院士有这样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你从青藏铁路过去,一天一夜,来去两次都可以把青海、西藏各个地方的景观都看到,甚至在一些站台上可以下来,这是比较方便的。

  另外,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青藏铁路通了以后,有更多的人用更加便宜的旅行成本来体验青藏,我想火车成本都很低,从北京过去大概也就300多块钱,这是非常合适的,还是要以更加好的成本,我想很多游客都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主持人马骧:我听出来了,您心里也特高兴,有计划什么时候坐铁路沿青藏线走一下?

  马培华: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在青藏区域内,如果坐火车的话,最感兴趣的有几个地方。一个地方还是沱沱河,长江源头。这个地方确实给人以感动,给人以震撼,我们母亲河的发源地。另外是可可西里这样一个可亲可爱的藏羚羊天然合一的地方,大家和平共处,我想这也是我们感受人和自然的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另外,像藏区的唐古拉山口,这个地方是海拔5000米左右,这个地方也是两种生态环境非常截然不同的地方。过去以后纳木错,那也是非常好的。另外,一出西宁150公里是青海湖,最近《中国国家地理》评青海湖为中国第一美湖。

  主持人马骧:全国最美五大湖之首。

  马培华:五大湖之首,尤其是夏天,蓝天、白云、黄花、绿地,牛羊成群。它的雄霸、开阔,给人以震撼和冲击,人们去了以后是非常有感受的。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表现,即使在冬天,冰封千里,白雪皑皑,给人的感受也是自然之雄伟。

  从青海湖开始,还有塔尔寺,也是非常有名的,在西宁附近。还有黄河,黄河在青海水是非常清的,发红的丹霞地貌,山层峦叠嶂,太阴照上去发红,下面是蓝水,清清的黄河。再过去是青海湖,再过去是柴达木盆地,雄大的景观。然后是昆仑山,青海境内有十几座5000米以上的高山,非常适合登山爱好者。一直过去景观是非常多的,给人的感觉是自然造化的这种雄大,感受、体验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马骧:有一个网友很感兴趣,甚至已经把下半年的出行计划列入自己的财政预算了。

  网友:直接从北京飞到格尔木是不是更方便一些?

  王予波:从旅游的角度来讲,更多是一种有体验。旅游对于体验来讲更多是一种过程,如果说是一种“到此一游”符号式的旅游,不仅应该说是直接飞到格尔木更方便,应该说直接飞到拉萨更方便。我建议到青藏高原去旅游,应该从西宁作为出发点,乘火车或者乘汽车到拉萨,然后从拉萨到飞机下来到西宁做修整。或者到了拉萨以后,乘汽车或者火车到西宁,到西宁调整以后再离开。

  青藏高原相对来讲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但是作为青海来讲,作为地理上的因素或者是旅游上的因素来讲,有自己很多独特的地方,刚才马省长和沈博士都讲了,青海有很多旅游上独特性、垄断性的品牌,如果直接到格尔木或者直接到拉萨,会错过这些美景。青海的美我个人觉得是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柔性美,而是一种雄奇壮大的壮美,古道、西风、瘦马,这种壮美需要我们体悟。藏族人民在去西藏的路上有朝圣之路,是很深刻的体验。但是作为现代旅游,讲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更重要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很多,包括在青海境地,虽然是在青藏高原上,但又不同于西藏,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的地方,是农业文明和畜牧文明的交汇地方,也是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交汇的地方,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汇的地方。这个地方自然景观雄奇博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些都需要我们用眼睛仔细看,需要用心灵仔细感受。所以,非常欢迎大家从西宁作为起点来认识青藏高原。

  网友:说到青海和西藏的文化,我认为不应该过度地去改变或者是去侵扰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包括青藏铁路的修建,因为这条铁路的贯通可能带给青海和西藏的变化太大了,变化太大未必是一件好事,可能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味道会改变。

  主持人马骧:对于这种担忧,我们有的嘉宾也表示赞同,比如郑钧前两天来说每次去变化都很快,对这些有些担忧。沈博士对这些担忧怎么看?

  沈文权:文化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也不是僵化的。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不是孤立产生的,历史上很多孤立的文明消失或者怎么样,因为缺乏和其它文明交流。而青藏高原上这些文化形成、发展到今天,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这是从大的该面上讲的,就像我们看到的布达拉宫、大昭寺,还有青海的很多人文景点,除了藏式的风格之外,也有很多中原文化的痕迹,文明就是在交融当中发展的,从历史长河宏观的角度来讲。如果纯粹从文化保护遗产角度来讲,现在咱们国家从文物保护、非物质遗产保护这些方面,都有了很严格的保护规定、保护措施、法规作为依据,青海也在这方面特别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自然保护就更不用说了,三江源保护区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的投入也是相当多。这些方面经过科学的研究、严谨的规划,应该是有相当好的保证。这是一方面。

  另外,我们每一个走青藏线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应该是自律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国家有很好的法规,这是一种保障的基础。

  主持人马骧:马省长,有观点认为我们把原生态的东西放在那里,让它别变化,或者让它在自然的环境中别去人为干扰。您怎么想?

  马培华:这些朋友关心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种非常好的思想。作为现代文明的进一步进步,每个人都应该进一步地思考、关心甚至自己带头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使我们这样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和我们的民族文化的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但是总体上来说,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会不断进步的,就像小平同志说过的一样,任何时候发展都是硬道理,发展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如果处理得好,还是能够促进保护的。你比如说很多发达国家的很多自然遗产,如果在落后的情况下,很多遗产也消失了,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后来人们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加以保护,这样一个意识强了以后,很多保护也是比较好的。像古罗马的很多遗址,在过程中,在不太文明的时代、战争的年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有了意识以后,自己的保护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所以,这两个方面处理得好,这个矛盾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得比较好。所以,我们现在经济国家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全国人民非常关心,只要我们更多地来思考、关注,同时我们听各方面的意见,把保护的工作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抓好,保护一定是会做好的。而且在青藏高原这样一个大的尺度里边,一共将近有200万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大的尺度里,实际上一条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是有限度的。所以,还是要从大的方面去看。这种观点不同的时候也有,比如在青海湖里有一个很小的岛,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岛一定要保护,认为对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但是也有些观点认为青海湖整个面积是4600平方公里,即使对一平方公里不到的尺度非常重视,种满了草,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甚微的,关键是做好保护的规划,有保护的意识,在政府的服务方面、宣传方面都要做好全方位的工作,这样保护就能做得很好。当然同志们关心,我们要充分重视,充分理解,一定要听这些意见。

  主持人马骧:今天我们请马省长过来和网友交流青海省旅游和三江源国际摄影展的话题,您自己拍过的跟三江源有关的,最满意的是什么样的作品?给我们描述一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拍摄的?

  马培华:先说一个我比较神往的地方,因为我管旅游,也经常去看,有时徒步去,突然间在乌云密布中透出一束光照到神圣的雪山顶上,还有农民布起来的账篷经幡,层次非常分明时我会受到震撼,我非常喜欢拍这样的照片。

  另外,我去过但是还没有拍好的地方就是阿尼玛卿雪山,6000多米,在二次世界大战飞虎队往印度飞的时候,搞错了,以为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最后一量并不是最高。但是这个地方太美了,我描述一下:整个雪山拔地而起,一下子从5000米升到6000多米,遍地在夏季都是野花,而且冰川消融以后形成大河,你都可以尽收眼底,但是我没有拍好。我想这样震撼的地方青海还很多,我们都应该用心地去体验,用心地去感悟,保护好这些地方。

  主持人马骧:那么多青海美丽的景点还有人文的东西等待大家去观赏,去体验。体验的同时您千万别忘了,每个人身上担负着环保之责。

  我们谢谢马省长,谢谢各位嘉宾。

  马培华:谢谢马骧。

  主持人马骧: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这期访谈就到这里了,各位朋友下期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