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气象信息传播的政治图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15:41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丽娜/北京报道

  尽管已经充分平民化,天气预报的话语权仍然具有政治意涵

  “广东今夜有暴雨,户外看球的球迷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

  这是中国气象频道针对世界杯的特色“天气预报”。在这个以10分钟为一个单元、全天高频次滚动播出的专业频道中,既有大量球场激战的画面,也有不断滚动的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

  一个月前开通的中国首个气象频道,刚刚结束了全国高考的天气服务直播,转而又和世界杯“亲密接触”。

  电视屏幕里男女主持人家常聊天般的天气信息播报,对于新中国第一批天气预报员章淹来说,几乎不可想像。

  年过80岁的章淹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央气象局隶属军委,主要是为机场提供预报和实况,并答复有关部门的一些咨询。对公众开展的惟一的天气预报服务,就是每天在报纸上不足一块豆腐干大的空间发布北京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内容也只包括天空状况——晴、昙(阴天),风向、风力及是否有雨、雪。

  说起这个文绉绉的“昙”,章淹至今还忍俊不禁——当时经常有人看不懂,打电话来问:什么是“昙”天?“昙”字怎么念?

  如今在气象频道里,晨练、穿衣、舒适度、晾晒、洗车、紫外线、医疗保健等生活指数一应俱全,专家连线向观众解读最新的气象动态,观众提供的与气象相关的各类图片与视频写成了“气象blog”,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祁山一战在主持人口中变成了解释夏季祁连山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相遇形成强对流雨天气的生动案例。

  从50多年前被打上“机密”标签“内部掌握”,到今天以“无微不至,无所不在”为宗旨,气象信息的传递经历了戏剧化的变迁。而即便是已经充分平民化的气象信息,也仍旧有“高端”的政治意涵和话语权的争夺。

  天气预报为执政助力

  一年前在湖南邵阳、娄底山洪灾区,湖南省长周伯华再三强调,山洪易发区的村支书、水库负责人要配备手机,气象部门要及时把最新的气象信息通过短信直接发到乡村。

  据悉,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要求气象部门将气象信息定时发到基层干部的手机上。天气预报在为执政助力。

  

二战期间,一个坏天气将有短暂中止的预报,使盟军最后下决心发动进攻,成就了对整个战争有决定意义的诺曼底登陆。一甲子之后,在伊拉克,当地的气象信息成为发动攻击的美军严格封锁的高度机密。

  新中国成立初期,气象预报也曾是很多重大事件的“前哨”。

  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前一天,章淹和同事坐上了只能搭载两人的军用运输机,飞到北京附近的张家口等地观察云层情况,来预报第二天的天气。

  章淹说,她当时所在的中央气象局直属的

中央气象台预报组,只有四五个人,每天仅有两张亚洲部分地区的地面天气图及一张间接推算的3000米高空图,图上测站稀疏,还有不少成片的空白。

  1949年12月成立的军委气象局属于保密单位。四年之后由军事系统建制转为政府系统建制。

  “1954年元旦,我们脱了军衣。”原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陆家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从此,气象工作重点为经济部门服务,尤其加强对民航、海运、渔业、盐业、农业、林业、水利、厂矿和铁道等方面的危险天气的预报。

  章淹对1954年的特大洪水记忆犹新,那年江淮流域雨量异常丰沛,长江流域出现了近122年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性的暴雨洪水。

  那时没有计算机、卫星这些先进的气象预报设备,在各地通讯联系很差的条件下,时任中科院和中央气象局组成的“ 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的顾震潮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凌晨零点长途电话线路较空,干扰少,话音较清晰的特点,建议电信局接通中央和地方气象台的长途会商电话。会商中所谈到的问题严峻而重大,比如根据雨势和气象分析,是否需要分洪、扒口;在雨势暂歇的时段,几十万连日护堤抗洪的民兵与群众,是否可以暂时撤离修整。

  让章淹感到欣慰的是,水势远大于1931淮河大洪水的这次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数仅为1931年的1%左右。

  1956年4月,周恩来总理批准同意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此后,气象公众服务最先出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中。

  1980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口播8个城市的天气信息。天气预报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每天的收视人口达到10亿人次。

  人民需要气象服务

  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镇大坝村农民何福,随时注意着手机上显示的天气预报信息。靠这个“保护神”,他种植的春烤烟、辣椒、西红柿等农作物一年就带来了6万多的收入。

  章淹记得,从1956年开始,不断有人来气象台提要求,要求预报工地上会不会出现五六级风,以免施工发生危险;要求预测中期内会不会降雨,因为下雨会冲走建筑用料造成浪费,但受当时的技术水平所限,这些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几年前,曾有观众要求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多放卫星云图,因为觉得气象员播报的情况不如自己看云图预测的准确。此后,中央七台果然增加一个没有主持人、只显示卫星云图和播放音乐的天气预报节目。

  在气象频道开播当日,中国气象局宣布,从1972年至今保存的国内外气象与环境卫星历史资料,将陆续与全社会共享。人们从互联网上就可以无偿获得这些数据总量超过120TB的气象卫星历史、实时资料及产品。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认为,中国气象事业研究的三大战略之一就是公共气象,其次才是安全气象与资源气象。

  1982年,原“早安,美国”电视节目天气预报员约翰·科尔曼创办气象频道,将天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每分钟收视人数高达30万以上,还有一批可以连续看上六七个小时的气象“发烧友”。在亏损了五年之后,气象频道依靠高收视率和低价收看费及广告费获得惊人利润,2001年营业额即达1.85亿美元,利润有7000万美元。

  专门从事气象信息影视加工制作的华风集团总经理石永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中国气象频道起码也要亏损五年。”作为数字有线频道,气象频道近期才有可能在山东青岛、山西太原两地落户。高昂的制作成本换来的收益极其有限。

  石永怡说,气象频道承担着让更多的社会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快捷气象信息、特别是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信息的使命。

  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个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在气象经济研究发达的美、日、英、德等国家,指导企业经营行为的气象信息已经成为价格不菲的商品。何时啤酒热销,何时泳装走俏,空调的销售量怎样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寰球凉热紧密地牵动着经济脉搏。

  2004年中国成立了气象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上海气象局也培养了全国首批气象经纪人,靠推销气象产品吃饭,但如今成效似乎并不显著。

  气象信息话语权由谁掌握

  三个月前,在河北邢台,石家庄佳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一家SP运营商,对邢台市气象局提起的行政诉讼的案件开庭审理。

  这是这家公司针对全省各地气象部门提起的11起系列行政案件中的一起。诉讼的原因是:针对这家公司发布手机短信气象信息行为,去年底,河北省11个地市气象局几乎同时向这家公司做出了处罚三至五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家公司相应提起诉讼,主张自己传播天气预报的行为合法,指责气象局对天气预报实施信息垄断。

  舆论质疑,这究竟是破除天气预报传播领域垄断的反击战,还是一场气象部门整顿天气预报违法传播市场的维权之战?

  有专家对这一系列案件发表意见说,其背景实质上是气象部门与SP运营商间围绕气象信息资源的利益之争。

  不久前,因非法转抄天气预报,西安一手机短信服务商也被处罚。

  分析者称,在未取得气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任意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可能误导公众作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是遇有重大灾害天气时,错误或者过时的气象信息还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