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涅般:从废都到联合国人居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8:38 南方新闻网
城市涅般:从废都到联合国人居奖

有调查称:唐山市每五人当中就有一人拥有私家车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城市涅般:从废都到联合国人居奖

唐山今天的建设者,他们正在新华道旁建造高档小区


城市涅般:从废都到联合国人居奖

新华道,唐山的长安街,城市的命运始终围绕这条主干道展开。


城市涅般:从废都到联合国人居奖

新华道,唐山的长安街,城市的命运始终围绕这条主干道展开。


  唐山前后经历了四座城市:震前的老城,震后“窝棚城”,再后来的“简易城”,恢复重建的新城。

  一场大风沙过后,唐山变得晴朗了,春日上午的阳光暖洋洋的,58岁的徐国牛正在家门口晒太阳,一边从口袋里摸索出早已裁剪好的纸和烟丝裹起土烟,裹好便点燃吧嗒吧嗒抽起来,全然不知手中的纸片被微风吹跑。“我的眼睛看不见东西已经有22年了”,正是22年
前,他搬到了现在的房子里,之前已经在大地震后搭建的简易房里住了8年,他记忆中亲眼看到的唐山,还是22年前遍地是工地的情形。

  “那阵我们西边还都在建设,再往西就都是庄稼地了。”徐国牛的家在赵庄小区,是唐山大地震后城市重建中最早建的三个小区之一,位于唐山主干道新华道向西最早的延伸段南面,“我们这一块在地震前也都是庄稼地”。徐国牛住的房子是被称为“板楼”的“内浇外挂”式楼房,“外面这个墙体都是一块一块接上去的。这样快啊,这个墙板在工厂里做好拿过来,两边建起塔吊,一块一块往上接。里面再搭起模板浇灌水泥,几天就能起一层楼。抗震也能保证,8级以下的大地震不倒。”

  唐山地震后的重建也是从在郊外建设这样的“内浇外挂”式住宅楼以及新华道这样的主干道向外延伸开始的。如今这片土地,有时候也表现出刻意的遗忘。城中心开始趋向路北发展——以新华道为界,在路南区——当年的震中地带,一些低矮的屋子仍固执地趴在尘土飞扬的土地上,树木稀疏,街道破旧而杂乱,灰暗的村庄边上衍生了许多买卖低廉劣质品的市场。地震时期的原居民几乎全部都搬迁出去。在成为无人区的地带,还保留着塌陷的痕迹。

  在重心偏移的路北区熙熙攘攘街头,已经出现了10层以上的大厦,新式的高楼相邻而立,锃亮的

宝马奔驰各路名车随处可见。有调查称:唐山市每五人当中就有一人拥有私家车,概率之高仅次于北京。对于唐山人而言,一条马路,分割着过去和现在。一边是苦难的记忆,一边是新生的希望。只要不被触及,生活仍相安无事继续着。因此,在繁华街头行色匆匆的路人脸上,你很难找到伤心的痕迹。

  骤然回到原始时代

  “唐山前后经历了四座城市。”河北省建设厅办公室主任程才实说,他80年代中后期担任唐山市建委办公室副主任,并且一直对唐山市重建很感兴趣。他所说的四座城市,一座是地震前的老城市,一座是地震后的“窝棚城市”,一座是再后来出现的“简易城市”,一座是恢复重建的新城市。

  地震对唐山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一本《瞬间与十年》中这么描述:“路北区惟有凤凰山顶的凉亭茕茕孑立,俯视着遍布全城的断壁残垣,昔日楼房林立的新市区除个别建筑物尚未倒塌外,基本上都已趴架落地;路南区基本倒平,院墙散落,放眼望去,唯见遍地瓦砾,原来并不多见的树木却突了出来,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在这样的废墟上,人们搭起了“窝棚”,用木杆、竹竿、席子、油毡、塑料布等等材料在路边、公园、空地支起防震棚,“人们骤然回到了‘构木为巢’的原始时代”,程才实说1976年入冬前,窝棚城市消失了,市民们住进了简易房。

  “砖垒个一米这么高,上面架起木板,房顶也都是木制的,再铺一层油毡。”47岁的市民鲁万北说,这就是简易房,他和妹妹在这样的简易房里住了3年多。“一间简易房12平米,吃饭睡觉都在那里面。”

  简易住房搭起的同时,商店、学校、工厂也都搭起了简易房,“登上凤凰山,俯首看唐山,遍地简易房,砖头压油毡”就是那时候唐山的写照。程才实介绍,当时市区的简易房一共有42万间。

  临时的简易房居住却并不方便,鲁万北说,“房顶太薄,冬天冷,夏天又热,加上我和我妹妹住一屋,特不方便,还有一家三代住一个屋的”。徐国牛也有同感,“冬天太冷,房顶都结冰了,夏天不敢进屋啊,就在外面待着,歇凉快了就进去睡觉”。那时候没有暖气,冬天烧煤取暖,中毒、着火是经常的。“油毡特别容易着火,我们前面有一个老太太,捡了很多柴禾放在家里,有一天停电,她点了洋蜡,睡着了洋蜡把东西点着了,这一排房子全部烧光了。老太太烧死了,其他人年轻力壮的都跑出来了,人们出来就嚎,东西全在里面呢。”

  简易城市存在了10年,“1986年唐山大地震10周年的时候,市区有98%的居民搬进了新房,1988年10月则全部迁入新居。“程才实说。

  人们就是居住在简易房里,开始了唐山的重建。

  农村包围城市

  唐山的重建曾经有两种争论,原地重建和易地重建。程才实说,易地重建,可以避开市区地下的断裂带,可以解放出原路南区及京山线所压的数亿吨煤炭,可以节省清理废墟需要的费用。可是如果这样,“唐山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的城市就消失了,而这个唐山市是有百年历史为世界所知的工业城市,曾生产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袋水泥。”经过种种考虑,人们选择了原地重建。

  1977年5月14日,3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制订的《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这一规划,后来1982年和1984年两次进行了调整。规划通过后,经过一些试点,“1979年下半年大规模的重建开始了”。”程才实说。

  “曾经有过一个设想,集中力量在主干道新华道、建设路两旁搞大片建设,以公共建筑为主,因为能显出气派啊。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告诉大家唐山还在,没被磨掉,照相也好看一点。但是没法实现,那里简易房太多了,根本搬不开,另外建这个东西,免不了其他的建设受到点影响,后来这个方案被否决了。”程才实笑言,“唐山重建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当时,整个市区被废墟所覆盖,而且到处都是简易房,市区建设无从下手。”于是建设者先在郊区没有废墟的地方建设了一些小区,然后进行“搬迁倒面”,把住在市区简易房的居民迁出去,“才能在失去家园的地方重建家园”。

  新华道西头的赵庄便是最早动工、最早有人搬入的小区之一。徐国牛和鲁万北都是住在赵庄小区的,而鲁万北所住的红砖楼建成得更早,1979年便有人搬进居住,鲁则是1980年搬入的,“领导看我们是孤儿,给我们先解决的,那时我们两家人合住一套房,两间半,我住一个房间,我妹妹住一个小间,另一家是一对新婚夫妇住一个大间”。

  徐国牛也是1980年分到新房的,可是他又在简易房里住了4年,直到1984年才搬到楼房。“那时我们有一些人不愿意住楼房,怕再来地震。有一天我去上班,领导说,给你分房子了,搬家吧,不搬你就别上班了。于是我就跟着车子来了,把东西搬到新家,但仍然住简易房,大件东西都在新家,锅碗瓢盆什么的留在那边,下班了直奔简易房。那时也有一些不肯搬的钉子户,一般就给一些优惠,给了优惠都不搬的,就把东西搬出来,大铲子把房子一推完事。那地方要弄出来建新房啊,不搬不行了。”

  就这样,唐山重建大军一边清理废墟,一边拆除简易房,一边建设新房,进行了将近10年。

  白天黑夜都在施工

  搬到赵庄以后,鲁万北每天都沿着新华道上下班,“我每天早上6点上班,下午两三点下班,我们家在新华道西头,单位在新华道东头,每天都穿过这条唐山市的主干道”。

  新华道最早叫广东街,“建国以前,广东人以前就在这里做生意,开煤矿。”程才实说。建国以后,这条路就改名叫新华路,那时就已经是唐山市的主干道。地震以后,改名为新华道,实行分段建设,以市中心和建设路的交叉口为界,西边为新华西道,东面为新华东道,1985年最终完成建设时,路面宽50米,全长9.55公里,被称为“二十里长街”,也被称为“唐山的长安街”。

  唐山市区也以新华道为分界,背面就叫路北区,南面就叫路南区,路北区政府在新华东道北侧,而路南区政府则在新华西道南侧。而唐山市重要的单位有很多都在新华道两侧,例如唐山市抗震纪念馆、纪念碑、百货大楼、开滦矿务局、开滦医院、河北理工大学等等,而唐山火车站则在新华道的最西头。

  鲁万北搬到赵庄的时候,新华道的尽头就是赵庄,正在向西延伸,两边的楼房都还在建设中,“那时候赵庄也就8栋楼,其他地方都是工地和庄稼地,而每天骑车去上班,看到的都是工地、废墟和简易房。那时候,到处都在施工,干得热火朝天,白天黑夜地接着干,晚上睡觉也能听见振动器的声音”。

  “一开始时部队在那里施工,后来就不是军人了,都是各地援建单位的工人。”施工队里也有跟鲁万北差不多大的,“外地来的人都挺热情的,他们对唐山人印象也挺好的。我们常跟他们聊天,问问他们那边的生活。他们分三班倒,总有人在干活,那时候工地上很忙碌,几天搭起一栋楼,特别是板房。”

  根据《唐山市志》记载,最多的时候一共有11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个援建单位的工人在唐山施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施工现场投入的大塔吊200多台,载重车辆2500多辆。众多援建施工队中,最著名的是邯郸市二建公司,“邯二是那时的一面旗帜”,程才实说,他们创出第一个全优样板楼,第一个住宅全优小区。

  建设最快的是1985年建成的龙华小区,程才实说:“该小区实现‘四个当年’: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配套、当年入住。”当时一共5家建筑公司参与建设,“被称为‘五虎闹龙华’”。

  直到今天,依然能看出当年快速建设的痕迹,每一栋楼都是方方正正的“火柴盒”,而且小区与小区之间也显得千篇一律,可是当年,这些问题都被忽略了,程才实说“这是历史的人做的历史的事,他们时刻想着让居民尽早迁入新居。”

  十年建一城

  1983年,鲁万北不用再和另一家人挤在一起了,他分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还在赵庄小区”,在这里,他认识了未来的妻子。“那阵谈恋爱,特别单调,也没地方去玩,就是在外面散散步,有个凤凰山公园逛逛,里面还有很多简易房呢。”鲁万北说,那时候要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可以去天津看电影,“看好一点的,舒服一点的”。新华东道上的新华电影院正在建设,“我们只能去文化宫、少年宫里半简易的电影院,音响效果不好,人声嘈杂”。正是在这样的电影院中,鲁万北看了《少林寺》、《洪湖赤卫队》这些电影。

  每天骑车上班下班,鲁万北看着新华道两边陆陆续续建好了楼房,“虽然基本上是同时建,但有快有慢”。1983年以后,他觉得这个城市的主干道渐渐不像废墟了,“清理得都差不多了”。

  1984年4月28日开业的百货大楼是新华道上比较早完工的大楼,曾经让鲁万北期盼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人们都觉得没有一个正式的商场,买东西都到简易房里,百货大楼建了两年,期盼的感觉也有两年,上下班来回总看看,好了没有。可是每天看的都是在施工。”

  “百货大楼1979年就开始筹备了,由于包括钢材等物资短缺,建这个楼进行得比较艰难,断断续续盖了两三年的时间。”百货大楼董事长谢仁义说:“这个大楼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使用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地震以后最早建成的商业网点之一,也是唐山建市以来最大的商业楼,标志着唐山商业恢复建设的开始。”

  “百货大楼开业当天,唐山很多市民很早就到外面等着,开业开始的那几天,不得已分批进入,分批疏散老百姓。其实当时里面商品都是计划内的,也不多,但已经觉得挺了不起了。”谢仁义说。鲁万北也去参观了一下期盼已久的百货大楼,“10多天以后,我也特地去看看,没买东西,就是去参观,其实也就是三层,但就觉得挺壮观了。”

  谢仁义介绍,百货大楼的建设总共投入480万元,“开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我们边营业、边还贷款、边营利、边扩建,到1988年又建设了比开业时候的楼大得多的条式楼”。

  百货大楼开业之后,新华道两边其他的楼房也渐渐完工了,鲁万北说:“我是1984年结婚的,结婚的第二年基本上看着新华道都有规模了,工地渐渐少了。”这个与唐山整个的重建也是基本同步的,程才实认为唐山重建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978年初至1979年7月,搞试点趟路子;1979年下半年至1984年底,大规模建设;1985年之后,完成扫尾工程。

  1986年7月28日,1万多名唐山各界人士聚集在纪念碑广场举行唐山抗震10周年纪念大会,程才实说,“正式宣告唐山重建基本结束”。1990年11月,唐山市政府因为震后重建工作而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有点现代城市的感觉了

  “10周年以后,新华道两边的变化就不多了。”鲁万北说。当然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我孩子1985年出生的,小时候我常带他到火车站那边玩,那阵连站台都还没修好呢,路上还可以看看两边的庄稼地,孩子五六岁了的时候,新华道两边就看不到庄稼,都是楼房了”。

  那以后,鲁万北每天骑车上班路上都看不到街道上的变化,“直到近几年,感觉上又变得快了”。他说最直观的一个感受是“新华道变堵了,我们玩牌时候还说呢,新华道刚建时觉得挺宽的,现在怎么觉得这么窄呢?路上车子太多了,有一次我坐车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被堵了半个多钟头。”

  “唐山有点现代城市的感觉了”,鲁万北说,就这五六年,新华道两旁增加了很多门面房,唐山变得繁华了。“苏宁电器、国美什么的都有了,买大件东西就不用都到百货大楼了。”去年,鲁万北家就在苏宁电器买了一个微波炉。

  唐山开始繁华的同时房价也跟着涨起来了,前几年还是每平方米100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3000多、接近4000了。鲁万北说:”儿子快到成家的年龄了,我们家大件的东西也不缺啥了,现在就愁着这房子没钱买了。” □本报记者 王吉陆

  1978年,唐山市揭开了恢复建设的新篇章,来自全国50多个援建单位的十万建筑大军鏖战唐山。唐山老百姓熟悉的火柴盒式楼房,就是那个特殊时代下的特殊建筑物。到1986年底,唐山建成面积达101.38平方公里,建设抗震性能较好的3至8层住宅楼5972栋及部分平房,建筑面积达121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1990年11月,联合国向唐山市颁发了“人居荣誉奖”,这是国内城市第一次获此殊荣。唐山市政府自此载入联合国“为人类居住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史册。

  ▲新华道,唐山的长安街,城市的命运始终围绕这条主干道展开。地震时,长街的繁华顷刻间灰飞烟灭;地震后,一个现代都市从这里开始复活。对于唐山人而言,一条马路,分割着过去和现在。一边是苦难的记忆,一边是新生的希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