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中国的大运河流入现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9:27 青年参考

  AlfredCang发自扬州

  缪小析/编译

  

  几百年来,许多船民跟16岁的李晋标(音译)一样,往返于中国的大运河。他们的运输驳船里常常堆满了货物,那 里也是他们生活的家。

  但是,随着中国准备使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重焕生机,那些数以千计、锈迹斑斑的驳船,将被更大、更有 效率的船只取代,如今的运河船民要迁移到陆上生活。

  在当地政府出台了一项规定,禁止小船舶在运河航行,以缓解航道拥堵状况之后,李晋标的父母打算把自家的驳船卖 掉,然后搬到附近的一个小镇居住。李晋标说:“我不是不喜欢运河,但我希望能和朋友们多些时间踢球。夏天我仍可以到河 里戏水。”

  这条大运河开通于公元608年,连接着长江以南富饶的稻米产地和1800公里以外的北方京都。由于水道的变迁 和战乱,以及现代人对它的忽视,该运河的南北部分河段已无法通航。但在江苏省河段,装载谷物、碎石和煤的货船依然塞满 了运河。

  中国计划斥资25亿美元改善运河的交通。在过去几年,运输瓶颈已经威胁到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随着政府支出和 私人投资从沿海城市转向内陆,运输问题可能变得更加尖锐。

  与长江不一样,运河上的货运大多由家庭经营,规模都比较小。

  过去10年来,李晋标的父母用来跑运输的是一条60吨位的驳船。他们要以3万元左右的价格把它卖掉,然后在离 运河不远处买一套住房。他的母亲将在镇上找一份工作,以资助儿子读书,但他们一家仍保持与运河的纽带。“爸爸要在我姑 妈的大船上干活,从苏北那边运煤到这里卖。”李晋标说。

  与

扬州数以千计的运河船民一样,46岁的戴家邦(音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加快经济改革之际,离开了农 田投身运河货运。

  那些最初从事货运的船主把钢铁运到上海,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但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上涨的

柴油价格,使得 运河生涯变得艰难。戴家邦说:“运河沿岸的有些村子,几乎每户人家都靠驳船运输谋生。”

  不过,他说他们家不想离开运河,“水上生意毕竟比到城里打工好,赚的钱更多,也更自由。不管怎么样,我还算是 个船老大。”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