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 > 正文

海南红药水西瓜真相:媒体误报致瓜农损失3千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17:32 央视《经济半小时》
海南红药水西瓜真相:媒体误报致瓜农损失3千万

海南的瓜农们眼看着这些熟透的西瓜成片的烂在地里,一筹莫展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海南红药水西瓜真相:媒体误报致瓜农损失3千万

  成堆扔掉的西瓜随处可见,而瓜地里,成片的已经熟透的西瓜也是任意遗弃在那里,有些腐烂的西瓜发出一阵阵酸臭味,引来了不少了苍蝇



海南红药水西瓜真相:媒体误报致瓜农损失3千万

没注过水的西瓜和注过红药水的西瓜相比,没注水的西瓜瓤很新鲜的,注过红药水的西瓜已经开始腐烂了。


  经济半小时8月22日播出节目《半小时观察:红药水西瓜的真相》,以下为节目内容。

  每年夏天,西瓜总是最畅销的水果,而今年,我国海南、河南、山西等地西瓜都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五、六千斤,有的甚至达到了上万斤,照理说,西瓜丰收了,瓜农们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海南的瓜农们现在却是愁眉不展。事情还要从7月中下旬说起,当时正是海南西瓜开始大量销往广东的时候,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广东的一些媒体刊登了同样一
条消息,说广州市面上发现有西瓜被注射了“红药水”,紧接着香港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这样一条消息马上就在市场上炸开了锅,最受伤害的当然就是海南的西瓜,一夜之间,一斤海南西瓜的价格从9毛钱下跌到3毛钱,有的甚至掉到了两分钱一斤还是无人问津,与此同时,海南供应香港的大部分西瓜定单也被中止。

  就是一条很简单的消息,将数千万吨熟透的西瓜堵在了海南岛上。而海南的瓜农们只能眼看着这些熟透的西瓜成片的烂在地里,一筹莫展,那么,海南的西瓜是不是真的注射了“红药水”?这次“红药水”事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记者在海南、广东两地进行了调查。

  “红药水”事件令瓜农损失惨重

  海南省文昌市瓜农韩传光 :“你看这些西瓜长得多好,今年产量至少有6000斤。”

  记者:“今年西瓜很密集,这个地方这么多。”

  韩传光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名瓜农,有着20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在今年夏季,种植了300多亩西瓜地,让他倍感欣慰的是,今年培育的“创利牌”无籽西瓜又获得了大丰收,西瓜丰收了,望着瓜地里成片的西瓜,老韩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而且见到记者的第一面,老韩就做出了一个让人诧异的举动:把西瓜摔碎在地。

  韩传光:“这西瓜,你看,这么好的西瓜,你尝尝,很甜,现在都卖不出去,这么好的西瓜都卖不出去。”

  将自己辛勤培育的无籽西瓜像这样在记者面前摔碎,对于老韩来说,这是第一次,也很让他伤心,按照往年,他种植的西瓜是不愁卖的,到了西瓜成熟的时节,瓜商都会踏破他的门槛,而且西瓜价格也高,可是今年到了现在,眼看炎热的夏季都快过去了,他的西瓜还没有卖出一车,他的伙计们也只能每天等待在瓜地里,休息或者聊天。

  韩传光:“你看这西瓜现在都熟了这个,现在还卖不出去,我们只好用树叶把它盖住,要不太阳把它晒黄了就更不能卖了,人家瓜商就不要了。”

  不仅仅是老韩,瓜农邢治秀今年种植的80亩西瓜也没有瓜商来买,见到记者的第一面,邢治秀与老韩一样,拉着记者要记者先尝尝他种的“黑美人”西瓜,证明西瓜没有注射“红药水”。

  海南省文昌市瓜农邢治秀:“你们试一下这瓜,是不是有药水还是什么,来,大家试一下,这瓜是不是有红药水,非常甜,口感很好,大家觉得怎么样,这瓜不错吧,绝对没有什么红药水拉,纯粹是自然熟啦,这时间到了,它就自然会熟,我们种瓜种了十多年,重来没听说过灌什么红药水。”

  由于没有瓜商前来购买,为了能避免西瓜在地里烂掉,这天邢治秀决定自己拉西瓜到广东的市场上去卖。

  邢治秀:“往年像正常情况下,这种西瓜最少也卖到八毛至一块钱,像我们这种产量可以说绝对有钱赚,今年搞的这西瓜两三毛没人要,自己没办法要跑到上面去卖瓜了。”

  正常情况下,海南的良种西瓜每斤卖到了8角钱到1元,而现在,价格跌到了二三角钱,还没有人要,受到“红药水”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在文昌市,记者了解到,海南省今年夏季西瓜总共种植了6万多亩,按照每亩5000斤计算,海南西瓜的产量今年大约会有3亿斤以上,西瓜滞销,瓜农的损失就很大,就在记者采访时,在田间地头,记者看到,像这样成堆扔掉的西瓜随处可见;而瓜地里,成片的已经熟透的西瓜也是任意遗弃在那里,有些腐烂的西瓜发出一阵阵酸臭味,引来了不少了苍蝇.

  老韩:“没用了,就烂在地里了,这都是别人不要的,像这个瓜我看重量差不多都有十几斤重,今年主要是西瓜销售不出去,所以才有这些瓜扔在地里,不知道烂了多少。”

  海南省农业厅:“预计损失在3000万,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由于地理的优势,海南西瓜的品质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就像刚才我们在节目里看到的,很多都是独具海南特色的西瓜品种,记者也亲口尝了,味道确实不错,过去,这些海南西瓜主要都是通过广东

东莞、深圳等地,转到香港出口,这扇出口的大门是海南瓜农经过多年努力才打开的,可是今年的红药水事件,一下子就把这扇大门给关上了。

  在广东东莞市果菜副食品交易市场,见到记者的到来,这些瓜商都围了上来,争相向记者倒起了苦水,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来自海南的瓜农。

  瓜商:“今年的销售是最难做的一年,再好的瓜也没有往年那么好卖,在往年的话,一般的价钱都是七八角钱一块来钱,今年就是两三角钱 三四角钱。”

  海南瓜农:“很难卖的,很难卖。”

  记者:“为什么很难卖?”

  瓜农:“那个价钱很低的,本钱很大的。”

  西瓜滞销,瓜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记者看到,市场里前来买西瓜人并不多,一些瓜商在西瓜堆前打起了瞌睡,而更有甚者,四个人凑成一桌打起了

麻将。在这里,记者也碰到了老韩的外甥符敏,他告诉记者,海南的瓜送到这里以后,卖得很慢,有的甚至会积压五六天才能卖出,这对于海南的西瓜商而言,是从来没有的现象。

  韩传光的外甥符敏:“在往年在这个时候,一天可以卖两三百车三四百车,可是今年就不行了,今年真的一点都不行,我们种瓜都亏很多钱 一个人亏几十万的都有,很惨。”

  在这里记者了解到,在媒体报道西瓜注射“红药水”事件之后,不仅仅是海南的西瓜难卖,河南,山西等地的西瓜销售一样影响巨大,很多供应香港的西瓜定单也被中止,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值检处副处长王峻也向记者证实,“红药水”事件之后,出港西瓜的数量是明显的下降。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值检处副处长王峻:“这个就是我们业务统计的数据,从这个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7月24号25号,这是一个高峰期几乎每天出口能在一千多吨左右。但是从这个26号以后,这个数量呢就有一个显著的一个下滑,只有两百多吨,到了30号左右的话就只有一百多吨了,明显的下降。”

  本来今年是海南西瓜的一个丰收年,但是因为出了红药水事件,这一年已经变成了海南瓜农的一个伤心年。我们也看到了,现在海南的瓜农们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广东和香港的市场再打不开的话,他们一年的心血和投入,都要付之东流了。

  距离广州及香港媒体报道西瓜注射“红药水”事件已经6天了,海南的西瓜销售感觉好像是进入了寒冬,没有一点起色,老韩和其他瓜农一样,望着西瓜一天天成熟,每天都在瓜地里焦急的等待瓜商的到来。

  老韩:“像这样的西瓜,要是再过一个星期,那就没用了,现在的瓜叶,都是已经全部成熟了,就是说,瓜叶也下来了,再没有人来买的话就没用了。”

  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林尤胜:“在整个西瓜销售这方面,就是属于死水一潭啊,好像没有一点生气了。”

  “红药水”西瓜无利可图

  西瓜滞销,瓜农的损失巨大,瓜农也在第一时间反映到了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

  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会长梁亚宽:“我们都着急,每个人开会都大骂,怎么会出这种事情?怎么出呀?怎么搞?怎么弄?”

  梁亚宽,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会长,也是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作为省西瓜协会的会长,7月下旬,由他组织了西瓜协会的理事、文昌市农业局、科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召开了会议,提出了初步的应对措施。

  梁亚宽:“对于这件事情,我是冷静的对待它,一步一步来,先把这个造谣呀,跟他对着干,我就发动二十多个媒体,哪里都报,大报小报,都报。”

  然而,海南省西瓜协会的做法并没有引来西瓜价格的上升,瓜农的西瓜还是难卖。

  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林尤胜:“效果是稍微有好转,但是作用不是太大。”

  在海南省西瓜协会组织媒体澄清事实的同时,老韩做的最多的就是向瓜商打电话,求他们前来买西瓜,此时距离广州媒体报道红药水事件已经进入了8天。

  老韩:“你过来吧,赶紧过来,这西瓜很好,一点事都没有,这个你放心好了。”

  林尤胜:“农民站出来说话,我认为不适当,因为他是其中人,他是种瓜的,你说你不注水人家不信,小贩跟销售者站出来说话也不对,也不是恰如其分,因为你是其中人,你是买瓜的,你怎么向人家解释,人家也不相信。最主要这个时候是政府部门出面。”

  自我辩护让瓜商和消费者难以信服,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瓜农们告诉记者,他们最需要的是来自政府的支持。

  文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苏文蛟:“农业主管部门,对这个事情,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来说不是那么重视。”

  海南的瓜农们希望当地政府也能出面,替他们来澄清真相,帮助海南西瓜打开销路。其实,受到红药水事件影响的,并不止是海南西瓜。远在河南省开封市,西瓜的销路也受到这个事件的波及,以至于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都亲自到开封卖起西瓜,目的就是要还河南西瓜一个清白。小小的红药水居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我们说到现在,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涉及,这就是,是不是有的西瓜里真的打进了红药水,如果红药水打进西瓜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现在就一起来作个试验。

  在海南采访时,记者听到最多就是瓜农和瓜商向记者辨明,西瓜不可能注射“红药水”,为了让记者相信,海南省西瓜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林尤胜买来了注射器、红药水,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我们分别在西瓜的不同地方注射了红药水和自来水。

  “现在我们给这个西瓜,这个随便取个点注水,很硬的,打不进去,有针孔的地方它就开始冒水了。现在我们把这个瓜切开以后,看他的剖面上是一个什么变化,现在已经过了多长时间了,你看,注过水的,红药水的跟不注水的,你说,不注水的它这个瓤,是很新鲜的,很鲜艳的,就是鲜红鲜红的,注过水的以后呢,就是这个就被破坏了,它已经开始腐烂了。”

  很明显,在注射红药水和自来水的部位已经开始腐烂,在颜色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此时,林秘书长又做出了一个令记者担心不已的举动。

  林尤胜:“这个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你看,就是很苦的,味道是非常苦的,而且你看,西瓜的瓤是不红的,而且,打了红药水的,你要吃了以后,你看,满手都是红的,能一样吗?不一样的,苦苦的。”

  林秘书长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买一瓶红药水要一元钱,一瓶红药水50毫升,全部注射进去,需要费时三分钟,以产地价格0.6元/斤计算,50毫升水所增加重量所增加的价值大概不到0.1元,很明显,若要给田里所有西瓜都注射红药水,红药水成本不说,就是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笔巨大的消耗,光成本就是不合算的。

  莫翠岗海南省农业厅市场与信息管理处处长:“如果是注红药水的话,注红药水的那个本钱,成本都还要比卖西瓜的高,瓜商不可能去注红药水。”

  西瓜注射“红药水”事件也引起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关注和重视,8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专门派相关专家配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供港西瓜进行抽查检验。

  王处长:“我们抽取了44个样品,对供港西瓜进行了糖精钠、红药水还有人工色素有关物质进行了检测,通过我们检测的情况看话,没有发现不合格的情况,也就是没有发现注水西瓜的现象。”

  “红药水事件” 纯粹传言

  刚才一个简单的试验证明,给西瓜打红药水不会给瓜农带来任何利益,谁也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蠢事。如此以来,当然也可以证明,那些满天飞的传言纯粹是无稽之谈。谣言不攻自破,但是3000万元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那么瓜农们也有权利知道,引发红药水事件的那条所谓的新闻稿件到底是谁炮制的,他的依据又是什么?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事件的源头。

  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报告公布以后,西瓜的销售出现好转,价格也有所回升,但这一切似乎来得晚了一些,西瓜销售的旺季已经过去,积压了那么多的西瓜是否最后能销售出去,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瓜农老韩:“现在只要有人买就卖,不管价格多低。现在像这种天气又要刮台风拉,你留着干嘛?这是西瓜不是石头,要是石头那无所谓,对吧?所以呢,搞西瓜在今年就是这么倒霉,运气不好。”

  梁会长:“谁登这份报纸,哪一个人写的?让他说话。”

  苏文蛟:“找凶手,找原凶,要找他对质,他说一句就等于我们说一百句。”

  那么,广州某媒体报道西瓜注射“红药水”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也找到了最早报道红药水事件的记者。

  “你登了一篇文章说西瓜注水是吧?”

  “对、对、对。”

  “是你自己采访的吗?还是投诉,听到有人投诉的?那注红药水的事实有吗?”

  “这个也是听说的。”

  “那我看你上面有一个某大学的杨女士,这个杨女士是?”

  “现在没办法帮你联系了,当时给了电话,过后电话都忘记了,你跟那个女士见过面了吗?”

  “也是电话里面聊过,因为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吃西瓜嘛,那个西瓜不好吃,咱们就一起聊天嘛,就聊到这个现象,现在我做的比较小,因为原来打算做大的,但找不到那个真正的普遍的现象,也不好做大嘛。”

  “但是我看后来那个媒体,因为红药水事件,后来闹得挺大的。”

  “香港有的报纸做了,他其实就是把我的东西移植过去了,配了图片而已,他就是没调查。”

  “但是,这篇报道后来影响面挺大的”

  “因为是这样 我当时也没想到,知道它影响那么大我也不会做它了。”

  评论:假作真时真亦假

  现在看起来,西瓜注射红药水事件有点像是一场荒诞剧。一条空穴来风的消息居然造成了三千万元的损失,让各地的瓜农受到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在同情瓜农、谴责假消息传播者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条很容易就可以揭穿的假消息却让那么多人信以为真,以至于整个夏天都不再吃西瓜。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叫“假作真时真亦假”,意思是说,当假的东西做得跟真的一样,真的东西也就没有人相信了。西瓜注射红药水事件之所以有人相信、而且迅速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最近这些年我们周围的食品中,有太多作假的事情了。

  为了让大米发亮,有人往大米里掺石蜡,为了让米粉看起来更白,又有人往米粉里掺吊白块;另外还有我们熟悉的

苏丹红事件等等。这样的事情一多,大家就有了个印象:越来越多的食品出售之前都要经过梳妆打扮;而目前监管部门对这些有毒的化妆手段又没有足够的防范手段;所以,时间长了,大家对卖食品的和管食品的都开始失去信心了。

  于是,本来没有任何问题的西瓜就在这样缺乏诚信的环境里遭到了误杀。

  这次误杀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在于,最早传这个假消息的居然是一家正规的报纸。能够理解,现在媒体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到处寻找独家消息,但是不能够理解的是,只需要一个简单试验就可以揭穿的这样一种荒唐说法,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刊登出去,并且被连续多次转载。

  另外,这次红药水事件还暴露了当地政府应急机制的缺乏,在事件出来之后,有关方面应对迟缓,除了发出一些空洞的声明外,在取信于消费者方面几乎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海南西瓜在谣言中被误杀的事实已经无法挽回,面对对缺乏诚信的社会环境,农民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西瓜是好的。所以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诚信的环境。当假的东西无法以假乱真的时候,真的东西自然就不怕别人造谣生事了。

  记者:卢小波 黄勇

  摄像:董伟涛

  相关专题:央视《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