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位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到达终点延安(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22:15 央视《新闻会客厅》 | |||||||||
罗东进:联系还是有一些,有的时候有些活动,见个面,所以跟他们都比较熟悉,也见面。 李小萌:我知道像左阿姨、彭阿姨,你们小的时候是一起长起来的,我还听说过一个雨衣的故事。
彭 钢:有一次我伯父从国外回来,买了好几个雨衣,当时送了很多人,最后可能剩下两件,因为我们俩住在一起,剩下两件雨衣,后来他先让太北挑,我拿着一件,剩下一件给了我,我当时嫌那个小,我说人家挑剩下的我不要。 李小萌:发小脾气。 彭 钢:后来当时我伯父就说我一通,你知不知道,她比你小,她的父亲早牺牲了,而且你姓彭,她姓左,你不知道让吗,所以从那儿以后我就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事情我们俩都还是挺好的。 李小萌:你们小时候在一起长大,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互相看着皱纹、头发斑白了,但是因为父辈的原因,大家在一起携手重新走长征路,这种同行有什么感受吗? 彭 钢:有,比如太北,我在遵义,比她早走几个小时,又听说她病倒了,我说你也不早说,早说我就把她一块带到三医大治疗。 李小萌:互相还很牵挂。 彭 钢:对,所以我一听她病了,我也挺着急的。 李小萌:我们知道,今年因为是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个纪念,所以像民间、媒体都发起了走长征路,作为你们以现在的身份重新走,跟普通人去走有什么不一样? 罗东进:我觉得从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影响上来说,可能外界对我们更关注一些。还有一点刚才彭钢也说了,我们的年龄都比较大,我们的父辈走长征路的时候就是30来岁,现在我们都是60多岁的人了,要让我们像小崔那样组织走,我们也走不过来。 李小萌:您刚才说外界的关注度会更高,您觉得这种关注是出于什么? 罗东进:因为我们的父辈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这样他们的后代也要沿着这条路,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另外也有一些人讲,他们又是坐着车,他要走这条路,什么意义呢? 李小萌:所以今天正好是一个回答。 罗东进:我们出来的时候从网上就听说了,有人讲,这些人开着宝马,开着奔驰,拿着善款去长征,当然这些说法,年轻人不大了解,所以我们也并不是说太在意,但是我觉得我们得给年轻人一个解释,因为他们有这些想法,是有他们的原因的,他们对干部子弟,尤其是对高干子弟,觉得他们是住着洋房,靠着父辈这么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就和大家商量,我们提了五不准。 李小萌:五不准。 罗东进:对,不准收受礼物,不坐小轿车,沿途我们都是坐大巴,不专门去旅游,有些旅游景点我们是绕道而走。 李小萌:你们觉得像这样的五不准的自律有必要吗? 左太北:有,非常有必要。 彭 钢:因为这样把这个社会人家对我们的看法能够否定。 左太北:我记得那时候没吃过甜的东西,我就记着那时候大一点了,三四岁了,去挖,这个地方有甜甘草,我觉得小时候甜的东西就是从吃甜甘草,所以我对甜甘草的印象也很深,所以我们这一代就是在跟着革命队伍,实际上是条件很艰苦的环境长大的。 李小萌:小时候吃的这些苦对自己一生都是有影响的,对吗? 左太北:对,我们就是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就是这种生活条件。我再说一句,我在彭伯伯家住那么多年,我不记得坐过彭伯伯的汽车,从来没坐过,可能有一次有病了给我送医院坐过车。 李小萌:我想他们可能会猜测,革命战争年代吃苦是肯定会苦,到和平年代是不是就相对要优越得多了? 罗东进:解放以后,父辈们对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印象很深,进了北京,条件好了,父辈们告诫我们,一个是不能忘了老区的人民,因为我们从小就寄养在老乡家,山东那时候非常苦,老百姓,尤其在沂蒙山区,吃地瓜面和另一种面混在一起摊煎饼,这个也都很少,这种煎饼很硬,拉嗓子,折不起来,不是像现在的煎饼是白面的,就像吃点心差不多,那时候就是叔叔、大爷、大娘他们嚼,在嘴里嚼完了,孩子趴在身上,就像大鸟喂小鸟,是这样的。 李小萌:嘴对嘴这样喂。 罗东进:因为小孩嚼不动那个东西,所以我们那时候肚子大、头大,胳膊、腿都很细。 李小萌:营养不良。 罗东进:我一直到了6岁的时候,走路走着走着就想让人家抱,缺钙,那时候不懂,我母亲有时候把我接回来,给我点白面煎饼,我不敢要,因为没见过白面煎饼,所以父母一再讲千万不能忘了本,是老区人民,是人民抚养我们。 罗 箭:父亲、母亲也经常跟我们讲,他们这一路走过来,是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所以我们走这一路都是要尽量去寻访一些还健在的红军,这些人是为革命做出贡献的。 李小萌:这些走过长征路的老战士,他们见到你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罗 箭:我可以跟你说一个小故事,在昆明的时候,请了当地的一些老红军来,在介绍的过程中间,底下的一位老红军就是我父亲在延安的警卫员,他离开的时候我还比较小,我没有印象,会散了以后,他就上来一把抓住我。 李小萌:他还抱过您呢。 罗 箭:他说你爸爸是谁谁谁,我说是,他说我在延安的时候是给你爸爸当警卫员,我抱过你。我非常感动,我没想到我在长征路上还真找到这么一位老人,我们两个真是约好了以后还会再见面的。 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重走长征路,对于这个特殊队伍的成员们来说,这是对一段非凡历史的纪念之旅,更是对曾经书写中国历史亲人的缅怀之旅。 采访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我带了一些小石头,洗好了放在家里,这样自己心里会比较踏实一点。 采访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父亲当年给我讲,他在长征中吃的最好的是一小块腊肉,后来我在云南听讲解员讲的时候,提到了这个故事。 因为朱敏身体不适,79岁的丈夫刘铮替他跟随队伍,一路来到了父亲朱德当年居住过的地方。 李小萌:这次大家共同的一个大的心愿,是重走长征路,感受父辈这种长征精神,具体到每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己的父辈在长征当中担任的职务不同,经历也多少有差异,每个人有什么心愿。彭阿姨,这次您带来的,属于您个人的心愿是什么? 彭 钢:个人心愿,我就是想看看过去和我伯伯,对他的一生中有影响的地方。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一个,他跟我讲,他说你以为我们愿意长征,我们并不愿意,后来我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由于五次反围剿失败,他当时跟我讲了这么一个情况,背着背包,因为三军团打得非常艰苦,牺牲的人非常多,所以他打着背包去找李德算帐,我说你为什么还打着背包去,他说我就准备坐牢杀头,因为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多了,这种瞎指挥是不行的,所以他就去找他。找他以后,他首先就跟李德干起来了,就说你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崽就是儿子的意思,就是下辈子,儿子卖了老子的田,你卖掉,心里是不难受的,是这么一句话,当时是伍修权给他翻译的,伍修权可能没有真正把这个意思直接翻译出来。完了以后他就讲,杨伯伯就给他翻译了,翻译完了以后李德就骂他,说你封建封建,就直接说这个问题。从这儿以后,因为我们的力量,损失以后就开始了战略转移。文化大革命前,我伯父在三线的时候,去给老长工送了十块钱,结果文化大革命把他斗得要死,就是说你收买人心,所以这次我也想,当然这个长工已经去世了,他儿子、孙子这次我也见到了。 李小萌:您亲身去找的? 彭 钢:我找了,找了以后,他就说当时我伯父那年讲了一下这个情况以后,这个长工当时就说,他们1966年见面的时候,在三线见面的时候,后来彭德怀问他,你还认不认得我,因为那个老长工眼睛都瞎了,他说我不认识了,他一说我是彭德怀,那个老长工就说,我记得,你当时坐我的船的时候给了我八块大洋,后来我伯父就问他,他说后来生活困难,全部都花光了,后来我也找到他的儿子和孙子,这是一个想去的地方。 李小萌:左阿姨,大家都说这一趟您明显是最兴奋的一个,而且刚才您也说因为兴奋,心脏病都发了,为什么您尤其兴奋? 左太北:长征,因为我父亲抗日战争牺牲了,说实在,我也没听我父亲说过什么,我只是从书上了解我父亲。这次我更深地体会到一点,我父亲实际上在草地,他大概就是试各种草,哪种草有毒,哪种草没有毒,吃了大概六七十种草,他知道三十多种草没有毒,后来到了延安以后,红军过来了以后都知道哪个草可以吃,哪个草不能吃,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所以这个长征精神,只要有了长征精神,真是就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李小萌:是不是您还发现了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左太北:那是,那是在长汀。 李小萌:照片上您那时候多大? 左太北:我那个时候大概也就一岁多吧。 李小萌:那您能认识哪个是自己? 左太北:因为我还有别的其它的照片也是类似的,都是就在那个托儿所。 罗东进:她长得特别像她妈妈。 李小萌:您跟那张照片合影了没有? 左太北:合影了,我们也是比较意外地发现,所以很高兴,到那个医院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当时是等于苏区的一个最好的医院,父辈都在那儿住过院,在那儿治过病,我根本没想到在那儿还有一个我,我觉得挺意外。 李小萌:像你们这代人,生在战争年代,从和平年代成长起来,但是是在父辈的呵护下长大的,和你们的下一代比,他们又完全生活在和平年代,相对要稳定得多,你们这一代人是承上启下,你们觉得你们肩上承担的应该是什么? 罗东进:我们一路走来,我也感觉到,不少年轻人也是对红军这一段两万五千里很崇敬,我现在戴的这个就是我在于都的时候碰到苏州大学,他们也是在纪念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70周年,所以我觉得广大的年轻朋友们,还有很多人辞掉自己的工作来走长征,这种精神是应该提倡的。 彭 钢:要把这个精神传下去,我感觉到这样困难的情况下都能走过来,再遇到困难,我们就都不怕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勇往直前,你有这个理想也就能够达到,我就有这个想法。 左太北:希望我们的后代能理解前辈们那种献身的精神,继续学习他们的精神,使我们国家更大强大。 罗 箭:这次长征路上我们见了那么多年轻人也在探寻长征精神,红军精神,我们感觉非常欣慰,就是说那个遥远的年代离他们也并不是很远,他们也愿意学习,愿意探索,这是非常好的。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