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商务楼里的党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12:32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孔瑞、特约撰稿蔡秀武/上海报道

  商务楼里的党建

  2006年7月19日,中组部的一份内部材料送达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这份有关上海市卢湾区以“两新组织”为特色的“把党组织建在外资企业里”,受到中共高层的重视。

  卢湾区,有白领阶层的梦幻天堂之誉,也是聚集全球投资者的乐园。IBM、思科、西门子、索尼、爱普生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0家入驻此地。

  卢湾区新经济组织多,在其中从业的人也多,在淮海中路和新天地这一社区就集中了数万人。“一旦有风吹草动,一旦这一块不是衷心跟着党,我们所说的‘党管人才’岂不是一句空话?”如何让这些新经济组织成立党组织,成了所在地卢湾区委领导考虑的一件大事。

  卢湾区委组织部部长陆兴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从担心影响招商引资的疑虑和进不了门、找不到人、说不上话的困惑开始,卢湾在推进落实‘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以服务为重点、文化为媒介、以争取业主理解支持为突破口、以层层实行责任制为抓手的工作思路,改变了被动局面。”

  截至2006年上半年,在卢湾注册或经营的可联系新经济组织总数为4836家,从业人员98878人,其中,党员4157人;50到99人新经济组织总数1

  40家,有党员的136家,占为97.1%;100人以上新经济组织103家,有党组织的102家,占99%

  。登记注册的新社会组织259家,从业人员总数4133人,其中,党员778人,20-50人新社会组织32家,有党员的31家,占97.5%,50人以上新社会组织10家,有党组织的9家,占90%。

  “423支部”

  “423支部”,一个多少有些神秘的编号一直躺在上海市人才交流中心经济党委。2005年7月,上海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党员组织关系归口梳理实行属地化管理,“423支部”被移交到淮海中路街道综合党委。

  这个有着198名党员档案的“423支部”,存放着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riucewaterhouseCoopers)国际会计公司(下称“普华永道”)里部分中共党员的档案。

  “300多号党员彼此之间,谁是党员,谁也不知道。”淮海中路街道综合党委书记孙明泉正用“震撼”来形容“普华永道”党的活动不正常的现象。

  党组织如同“地下党”一样,被边缘化,有的党员长期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一些党员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从不与组织联系。在整建制转进来的党员中,有9名2003年入党的预备党员两年多还没有按期转正。街道党委在与支部沟通时发现,一名刚刚转正的新党员是该公司的财务,称是支部负责人,但对本支部党员的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

  每年在华招聘至少500名以上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普华永道”,成了不折不扣的党建工作的真空地带。

  客观上的约束是,不断在华扩张的普华永道,员工常年有

  3/4的人长期出差,较少有面对面交流机会,平时的联络方式以内部网络为主,党员基本信息不全,这让街道党委伤透脑筋。

  “刚开始,连普华永道的门朝哪儿开,我们都摸不到边。”如今专门负责联系普华永道党委的“淮海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专职党务工作者蔡瑜亮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如果没有普华永道里面的老党员帮助打开大门,在普华永道建立党委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多次被蔡瑜亮和街道综合党委的孙书记提及的老党员叫沈培娣,是普华永道的行政经理;此外,还有一位叫周忠惠的党员,是普华永道合伙人之一、上海市人大代表。两人花了将近一年时间,理出了这家全球知名企业里的中共党员的基本信息,并推动建立了党支部。默默支持党组织为普华永道建立党委的沈培娣被推选上了党委书记的位置。

  “到企业去做党务工作,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要善于调动和展示党建工作者实打实的工作作风和个人人格魅力,用党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这种无声的武器赢得企业主和企业职工的尊重,换来他们对企业党组织的自愿支持和倾心认同。”这是卢湾区委组织部长陆兴祥对负责普华永道党务工作的街道综合党委的忠告

  “一年多下来,终于找到当年挺着腰杆举起右手宣誓的感觉。”街道党委有关同志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认为,

  党组织在外企中的话语权,在于对企业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党员的作用发挥得好,“资本家”是不会拒绝的。

  “口袋党员”的新归宿

  裴涛毕业于同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很多外地学生落户上海的白领

  一样,经过几年的打拼,不断换岗位和单位。目前他在“和讯”财经网做了客户总监,已有十年党龄的他一直是过着“孤独”的组织生活

  ,此前他都在外资企业服务。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他们,有不少在学校就加入了党组织。步入社会后,对自己的成长与成才有着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他们的梦想,在卢湾区白热化的竞争环境里寻找着发酵的机会。

  “这些年轻的党员面临的市场压力很大,他们太需要一个思想寄托和精神家园。”林卫慈是一家IT私企的老板,一个热心党务工作的非专业党委书记。作为“淮海街道新经济书记”的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我这个支部比较特殊,散落在淮海路街区楼宇中的165家外资企业180名“口袋”党员(无任何党组织活动的党员)都归在我们这里了,分别来自淮海路10余家商务楼宇,100多家外资、合资企业,这些党员平常加班多、出差多,组织活动几乎没法开展”

  针对这些党员文化层次高,信息技术娴熟的特点,卢湾区改变传统党组织活动的思路,提出了“网联党员”的创新构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党建网络服务平台,打通新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的“关节点”,实现在“无形空间”进行“有形互动”。

  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党员网站更成为学习的课堂、情感的纽带、交流的平台、自我展示的窗口,不仅给党员营造了家的感觉,

  而且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商务楼里的党建

  卢湾区拥有商务楼宇62幢,集聚了各类新经济组织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42000余名。其中,淮海中路和新天地等地区商务楼宇已经成为这些经济组织的重要集聚区域。一段时间里,商务楼里的党建工作常常面临的是“摸不清底,进不了门,说不上话,服不了人”的尴尬局面。

  开展楼宇党建,基础性的工作是要全面清楚地掌握楼宇内企业及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卢湾区通过基层党委、党员服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楼宇物业、楼宇联络员、楼宇党组织和企业组织人事部门,构筑起一个区域上下协作、楼宇内外沟通的全方位信息收集、反馈、利用联系网络。

  卢湾区的做法是,坚持在体内和体外建立开展建党工作,即在楼宇内符合建党条件的企业内部建立独立党组织;依托楼宇物业和骨干企业,组建楼宇联合支部;根据行业、规模、地域、企业性质等特点,由街道综合党委直接组建跨楼宇联合党支部。全区有3名以上党员的楼宇非公企业建党率达到95%。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作为求地位,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和社区建设,成为楼宇党建工作的坐标系。现在,

  90%的楼宇企业党组织参与过社区的共建事务,800余名楼宇党员报名加入党建志愿者队伍。依托社区,楼宇党建工作生动有效地展开。-

 

[上一页] [1] [2] [3]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