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扶贫中国行专题 > 正文

创新奖候选—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事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10:43 中国扶贫基金会

  一、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

  晴隆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中段。国土面积1327.3平方公里,全县辖14个乡镇、181个村。居住 着汉、布依、苗、仡佬等13个民族,总人口2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该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属于典型的喀 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岩溶发育强烈,河流深切,地形此起彼伏,土地贫瘠,75%的耕地呈条状形小块坡地,保水 保肥能力差
,自然灾害频繁,最高海拔2025米,最低海拔543米,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1 995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称:晴隆县是全国最贫困的县。2000年末,农民人均粮食335公斤,人均收入115 6元,人民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当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的时候,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面对石漠化严重的现实,晴隆县委、县政府在深化县情认 识的基础上,既要让农民增收,又要建设生态,决定把草地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头 戏来抓。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等项目的支持下,经过5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 绩:一是建立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草地。建设草地15.9万亩,其中人工草地10.6万亩,改良草地5.3万亩。 二是建立了优质肉羊基地。肉羊基地由23个肉羊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组成。三是促进了全县乃至全州及周边地区草地畜牧业的 发展。2000年,全县养羊9000多只,通过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现在养羊达11.8万只。由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省各县市及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湖北等均组团到晴隆县考察学习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四是大幅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养羊农户年收入最低的达到3000元,最高的可达到20000元。五是培养了一批草地畜牧业的建设人才。2000年 以前,晴隆县没有一个技术干部是学习草业科学专业的,现在全县已有200多名技术人员,不仅会种草养畜,而且掌握防病 治病等技术。六是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昔日的石漠化地区,现在变成了绿茵茵的优质牧草,黔西南州委书记许正维称之为“ 披上了一层绿色地毯”。

  过去,晴隆因为贫困被定为全国最贫困的县,而闻名中国。现在,晴隆因为种草养畜,发展草地畜牧业,不但在黔西 南自治州、在贵州省,而且在全国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晴隆县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政协、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 、国家发改委、国家扶贫办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认可。

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参考消息、《贵州日报》及《黔西 南日报》都先后作了采访报道。2006年6月19日—22日科技扶贫(全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现场经验交流暨培训会议在 晴隆召开,对晴隆扶贫模式进行认真总结,与会领导和专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建议在南方各省区大力推广这一扶贫模 式。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洪绂曾认为晴隆发展草地畜牧业创造了三种模式,值得全国推广:①南方喀斯特山区产业结构调整, 使农民迅速脱贫致富的模式;②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成效显著的模式;③国家企业和农民利益有效结合的机制模式 。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认为晴隆扶贫模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路好、二是模式好、三是机制好。

  二、晴隆县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做法

  (一)选准了一条适合晴隆草地畜牧业发展的路子

  在黔西南自治州的8个县市中,晴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自从晴隆被定为全国最贫困的县后,在群众干部中带来了很 大的反响。如何摆脱贫困,增加农民收入,谋发展,成为全县上下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成为人们谈话的焦点。县委、政府针 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通过长期调研,进一步深化了对县情的 认识,县委、政府认为,在粮食已基本自给的情况下,要摆脱贫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调整的重点和突破口就在畜牧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畜牧业,而是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生态畜牧业。2000年下半年 ,晴隆县委、政府站在新千年,面向新世纪正式决定把草地畜牧业作为晴隆县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农民增收 的重头戏。经过五年的发展,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实践证明,晴隆县选择草地畜牧业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只有一如既往坚持抓下去,晴隆县的草地畜牧业必将大见成效。

  (二)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县委、县政府将发展草地畜牧业纳入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进行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制定了《晴 隆县2001—2010年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建设草地达到3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20万亩、改良草 地10万亩,优质肉羊存栏25万只;三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实行目标管理 。县政府分别与乡镇签定目标管理责任状,半年抽查,年末检查,严格兑现奖惩。五是建立机构。为促进发展,在县畜牧局的 基础上,成立了晴隆县波尔山羊基地办公室,负责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工作。为加快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在波尔山羊基地办公室 的基础上,成立了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中心,2004年12月进行改制,组建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县 的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工作。县委、政府明确:草地畜牧业开发中心可以在全县畜牧系统挑选技术干部,组织人事部门及时办理 调动手续。公司先后从全县畜牧系统选调了24名素质高、业务技术过硬的干部到公司工作。

  (三)政府办示范

  在晴隆县发展草地畜牧业是一项新的工作,当时,从领导到一般干部群众对这项新的工作不了解,缺乏认识,一些同 志持观望、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县委、政府一方面利用各种会议、电视广泛宣传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另一方面抓点带面促发展。2000年下半年,晴隆县政府选择光照、三望坪办点示范,组织农户种草4000多亩 ,引进波尔山羊与本地黑山羊开展杂交改良。当年牧草长势喜人。第二年产下一批波黑杂交羊。杂交羊以其个体大、长势快, 深得当地群众欢迎。在政府示范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县委、政府及时组织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点上参观学习,推 广典型。几年来,通过政府办示范,辐射带动了全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现在,全县建成29个种草养羊示范点(其中3个育 肥场、2个育种场、1个胚胎移植中心、23个肉羊生产点),存栏8.6万多只,覆盖12个乡镇58个村,带动农户82 00多户,4万余人。晴隆县千方百计增加投入,2006年4月带动农户超过1万户,羊存栏达11万只,农民收入得到了 大幅度增加,每户年收入3000元以上。通过政府办示范,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信心。

  (四)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

  在发展草地畜牧业的过程中,晴隆县十分重视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一是以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与贵州大学 动物科学院、山东莱阳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草地种植与改良、杂交羊繁殖、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标准羊的饲养管理等 7个方面的技术合作协议。二是定期不定期请专家对草地中心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技术干部业务素质。三是选派人 员到院校、科研所、企业学习深造。四是大力推广良种。2001年以来,共引进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8个家族的原种 波尔山羊500多只与本地羊进行杂交改良,改良后的肉羊集中了双亲的优点,杂交羊个体大、肉质好、长势快、成活率高、 抗病力强。五是开展波尔山羊胚胎移植。2003年、2004年两次与新西兰胚胎移植专家合作,成功地移植了两批波尔山 羊256只。

  (五)政策有利龙头企业的发展

  晴隆在2003年以前没有一个畜牧业方面的龙头企业。在推动全县草地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培 育龙头企业的发展。按照“主导产品选准,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做大,运行机制搞活,标准化水平提高”的思路,对原草 地畜牧中心进行改制,并注册了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给公司宽松的政策,在基础设施上帮助解决。通过几年 的培育和扶持,公司从小到大,2003年被批准为州级龙头企业;2004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同年被命名为龙 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

  (六)探索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运作机制

  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关键是要有一个充满活力的运作机制。运作机制好坏,事关草地畜牧业能否持续发展,事关农 民增收目标能否实现。经过五年实践,晴隆县探索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运作机制:

  1、草地畜牧中心建种羊基地和育肥基地。中心的良种基地和肉羊基地是进行产业化优质肉羊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户 种草养羊的示范,种羊基地无偿负责全县的种羊和能繁母羊供应。在建草场时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成片征用农户的土地和荒 山,如果农户的土地被占用60%以上的,农户的耕地按等级和面积一次性付给补助费,该农户就在基地当放牧员。保证农民 的工资加奖金最低每年收入5000元以上,其他农户通过农户间土地转让或在基地季节性劳务获得收入,并得到技术培训; 派往其他基地工作,或到草场较大的地方办基地,现派往外地工作的农户技术员126人,在基地工作的,草地中心根据个人 的管理情况,管理基础羊群40—60只,月基本工资350—800元不等,羊群增长率在95%以上的,每增一只羔羊, 奖农户80元,技干20元,少一只罚技干80元,农户20元。这种形式,农户的收入在8000元以上。

  2、中心带农户+养羊协会的形式。农户自己建草场,中心无偿提供草种,再由中心以羊放贷的形式向农户无偿发放 种公羊和基础母羊,由农户自己在中心的指导下进行饲养,并负责放牧,守牧和相应的草地管理,中心负责配套技术服务,提 供防疫治疗药品。每年结算一次,所增加的羊群按4:6(中心占4,农户占6)的比例进行分配,在扶贫户的存栏羊达到9 0只或自有羊达50只时,中心将根据农户的脱贫情况收回原提供的基础羊群,并把收回的40%的原来放的基础母羊转放给 其他农户饲养,不断加大项目的扶贫面,这样农户既不出资金又能获得基础羊群,且不断增加收入,每户有一个收入稳定的产 业。中心在没有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规模也逐步扩大了,中心负责农户商品羊的销售,农户将需要出售的商品羊赶到中心 的肉羊基地杂交羊按等级收购,羊款一次付清,不拖欠,不打白条。养羊协会由农户选举产生,主要负责解决农户之间存在的 问题、草场管理以及羊群的日常管理,并参与中心的销售经营等。

  3、集体转产的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整村推进,彻底改变原来的产业结构的形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选择比较边远、贫 困程度较深、基础设施薄弱、但土地面积较大、荒山较多的地区,由种植业转向养殖业,农民向牧民转变。一般都采用将农民 土地全部拿出来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种草、分区管理、分户核算,进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这种模式,中心负责提 供草种、种羊、配套技术服务,商品羊的销售,长期派技术人员蹲点,农户负责种草、放牧、守牧,按中心的标准管理草地。 协会负责草场管理,并与中心共同销售商品羊。利益分配:每销售一只羊,提4元作为协会的管理费用。中心第一年不分成, 全部归农户。第二年按3:7与农户分成,第三年按4:6,联合期3—5年。如江满村、火把村、三宝村等。

  4、中心为农民担保申请小额信贷。每户贷款5000—6000元,养羊20只左右,中心承担技术服务,无偿提 供种公羊,防疫治病只收成本价,帮助农户选购基础母羊,并负责调换生产性能差的基础母羊,负责农户的技术培训和商品羊 销售,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利润分配中心占20%,农户占80%。

  5、经过3—5年的发展,农户不断得到中心的培训和指导,他们对羊的饲养管理、防疫治疗、草地管理都能熟练掌 握后,并有一定数量的自有羊群后,要求自己饲养,这种形式草地中心每年无偿负责春秋两季防疫疫苗注射,8个月更换一次 种公羊,负责商品羊的销售,利润分配中心占10%,农户90%。

  (七)多渠道筹集资金

  晴隆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拿出几十万元发展草地畜牧业,如草水、草畜、草路配套资金。要发展,必须 以项目来支撑。2001年以来,晴隆县加大了项目库建设的力度,在国家、省和州的支持下,争取了一批项目,促进了该县 的草地畜牧业发展。如2002年,争取了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投资170万元;2002— 2005年期间,每年都争取了国家和省的财政科技扶贫资金570万元,投入草地畜牧业;争取了一批小额扶贫贷款;争取 了一批草畜、草水、草路配套项目。据统计,五年来通过项目和贷款共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晴隆县的草地 畜牧业发展。

  (八)抓好技术服务网络建设

  为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晴隆县建立了县有畜牧水产局、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乡镇有畜牧兽医站,基地有养羊 协会和项目负责人,农户有技术骨干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加快发展,服 务农户,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了30多名大中专学生为养羊点上的项目经理,聘请了200多名农民为养羊技 术人员。

  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他们并不满足,而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在中央、省委和 黔西南州委分别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出台后,晴隆县对未来五年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绘就了宏伟 蓝图,力争到2010年:建设草地3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20万亩,改良草地10万亩),发展养羊农户15000户, 建设养羊小区40个,优质肉羊存栏25万只,新建肉羊屠宰生产线一条,养羊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要实现以上 目标,晴隆县表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 干,奋发图强,进一步加快草地畜牧业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相关专题:扶贫中国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