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在2006年中欧工商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19:28 新华网 | |||||||||
9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新华网赫尔辛基9月12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在2006年中欧工商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互利共赢加强合作创新》的演讲。全文如下: 坚持互利共赢加强合作创新 ——在2006年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6年9月12日赫尔辛基) 尊敬的万哈宁总理, 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高兴在美丽的赫尔辛基出席2006年中欧工商峰会。首先感谢会议组织者的热情邀请和精心安排。今天,近500名中欧工商界人士相聚在这里,共商双方经济技术合作大计,这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座各位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市场前景,我愿简要作一介绍,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经贸合作谈一些看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8年来,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6%的高增长,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外贸易不断扩大,市场的规模和层次都发生根本改观。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和活力。 中国市场是日益开放的市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信守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取消了所有非关税措施。工业品关税水平降到9.9%,如果考虑加工贸易,平均关税水平还不到5%,比一些发达国家还低。在服务贸易领域,已经开放了旅游、电信、运输、会计、审计、法律等行业,银行业今年底也将全面开放。我们还放宽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股比和行业限制,有些领域已超过入世承诺提前开放。在WTO的160多个服务行业中,目前中国已开放了100多个,接近发达国家的开放水平。 中国市场是潜力巨大的市场。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长期的战略方针。中国有13亿多人口,又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市场需求巨大。住房、汽车、电子通讯、旅游和教育逐渐成为城乡家庭消费的热点。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需求将超过900万辆、移动电话用户将突破6亿。 中国市场是合作共赢的市场。中国既是出口大国,又是进口大国。中国通过对外经贸合作,得到了自身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外国投资者也在合作中获得了丰厚利润。1990-2005年,在华外资企业汇出利润达2800多亿美元。欧盟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有利的战略地位。中国已是空客飞机在亚洲的最大市场,也是诺基亚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法国进入中国核电市场已有20年的历史,多家英资银行入股中国商业银行。2005年飞利浦中国公司、西门子中国公司销售额,分别占其全球份额的10%和7%。中欧在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也硕果累累。 中国市场是日益规范的市场。我们恪守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对涉外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新《外贸法》已实施两年,与外资管理有关的法律也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目前90%以上的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要素市场日臻健全,市场中介组织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规范,为国内外企业开展公平竞争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给各国企业家带来巨大商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机遇和贡献,而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 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欧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更加成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达到2173亿美元,短短两年就翻了一番。今年1-7月达到14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截至今年6月底,欧盟在华设立企业超过2.4万家,实际投资突破500亿美元。互利共赢的中欧经贸关系,不仅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且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随着中欧经贸合作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误解乃至摩擦是难免的。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不断加深相互间的信任和了解。下面,我想就企业界朋友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是关于中欧贸易不平衡。据欧方统计,2005年欧盟在对华贸易中有1316亿美元逆差。造成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欧中贸易逆差中,有95%是加工贸易、81%是外资企业造成的。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贸易的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以现行原产地规则统计中国对欧盟贸易的顺差,并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贸易利益和贸易平衡状况。中国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方针,并不刻意追求顺差。目前中国总体顺差仅占GDP的4.6%,明显低于德国、挪威、荷兰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今后,我国将尽可能扩大从欧盟的进口,也希望欧方放松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和军民两用产品的限制,共同促进双边贸易平衡。 二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既是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中国自身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中国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态度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制定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加入了主要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同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签订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双边协议,建立了对话机制。国务院还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小组,在全国建立了50个知识产权投诉中心,完善机制和强化执法,降低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处罚门槛,加大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我们希望通过深化“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加强与欧盟的合作。我们也不赞成滥用知识产权协议和规则实施技术垄断的做法。人类的知识应该更好地造福人类。 三是关于能源消耗。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方针是,坚持立足国内,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我们将依靠科技进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化解能源供求矛盾。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总供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三分之二的水电资源尚未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刚刚起步。我们将在节约能源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今后五年,我国将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这个目标任务很艰巨,但我们有决心完成。中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同时,我们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四是关于贸易摩擦。近年来,中欧贸易摩擦有所增加,但中欧贸易的主流是健康的、规范的。中国既是贸易顺差大国,又是贸易逆差大国,保持良好的贸易环境符合贸易双方的共同利益。贸易摩擦是难免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应该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既考虑自身利益,也照顾对方关切,不使贸易问题政治化。我们在处理纺织品贸易等双边经贸摩擦中,已积累了不少互利共赢的经验。只要我们从合作大局出发,坚持协商对话,互尊互信,求同存异,中欧经贸合作的航船就一定能够破浪前进。 女士们,先生们: 本次峰会以“创新、合作、新起点”为主题,这是很有意义的。中欧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空间广阔,双方经贸合作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应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合作层次,推动经贸关系迈向新的高峰。为此,我愿意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拓展各类技术合作。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依靠科技,我们鼓励自主创新,同时也鼓励扩大技术引进和加强国际合作。欧洲在信息、生物医药、机械、汽车、电器、化学和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可以在中国找到广阔的发展天地。双方要寻求新的合作领域、项目和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合作。 第二,加强能源和环保合作。中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新能源和环保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欧盟在垃圾处理、建筑节能、环境管理以及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市场上可以大有作为。希望双方加强节能和环保合作。 第三,深化农业和服务业合作。中国正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欧洲农业技术先进,在温室技术、农业产业化等方面都值得中国学习。中欧可以在乡村发展、农村扶贫、农业生态、农产品质量、动物卫生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中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欧盟国家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双方在服务领域合作有很大潜力。 第四,推动中小企业合作。欧盟是中小企业的“王国”。中欧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企业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不少地方政府还专门开辟了欧洲中小企业工业园。希望双方中小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在技术转让、市场共享、加工贸易、人力资源等方面扩大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 中欧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中欧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在新世纪的舞台上,中欧人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把中欧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努力。 谢谢大家!(完) 相关专题:温家宝欧亚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