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视角在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09:55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视角在变化

  这几天,美联社北京分社社长韩村乐(charlesHutzler)正忙着招兵买马。目前美联社在中国共有25 名工作人员,面对越来越重要的中国报道及各家通讯社之间的激烈竞争,这个人数已经远远不够了。

  “我们正尝试着报道一个真实的中国,普通人在这个国度里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命运在时代中的变化。”韩村乐表示。

  2004年下半年起,外国媒体的中国报道渐入高潮。美国《财富》杂志、加拿大《环球邮报》、英国《卫报》和《金融时报》,推出了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报道。2005年3月,BBC将政治辩论节目“提问时间”移到了上海。5月4日,CNN举行了“聚焦中国”的报道,历时一周。其后,《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纷纷推出中国特刊。

  姚明、章子怡,还有更多的普通中国人进入到他们的视野。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选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1995年、2000 年、2005年的中国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发现,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有所变化。

  研究员周庆安表示,一个重要变化体现在主题设置上: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传统话题仍然存在;但经济话题有了大幅增加,社会、文化领域报道增多,纯粹的政治报道比重有所下降。

  以经济题材报道为例,3家报纸2005年的报道量比1995年提高了20%以上,占所有涉华报道的1/3;从社会报道来看,3家报纸2005年的报道量与1995年相比,有两家报纸提高了15%以上。

  专业财经类媒体的中国历程无疑走得更快些。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甚至有了自己的中文网站。《金融时报》的中文网站上,除了翻译英文报道之外,还邀请了中国的专栏作家撰写中文稿件,讨论社会问题。目前的热门话题是“中国有无中产阶级”。

  英国人华衷至今记得刚到“卫报”时,编辑说的一番话:“人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社会变革中人的命运。”社会新闻是“卫报”中国报道的重头戏。环境、收入分配、土地以及妇女地位等等,都是他们非常热衷的话题。

  华衷采访过一位30多岁的建筑工人。他在上海工作了近10年,建造了20多座摩天大楼,他居住的工棚边上,便是车水马龙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的孩子改变命运,融入城市。

  这让华衷想起英国工业革命。“不同的是,英国用了近百年才走完这一历程。”华衷说。他觉得自己正在中国经历历史。

  清华的研究者认为,在文章的倾向性上,根据2005年数据,3家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平衡报道占多数,大约在 40%左右,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流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报道占涉华报道总数的60%到70%。

  变化原因

  对于美联社北京分社社长韩村乐而言,他感觉这一变化出现在19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开始成为主题。

  1999年前后,韩村乐在北京日报上看到一则故事,说京郊一个村落的农民见到了UFO。韩村乐于是驱车前往采访,那是个非常偏僻的村庄,位于狭长的山谷中间,交通极不便。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要采访UFO,热情的村民叫来了村支书。村支书很健谈,他跟韩村乐说了几分钟UFO之后,就开始大谈村子的发展计划,如何发展旅游业,盘活经济。

  “这个时候,我忽然感觉到了他们对我如此热情的真正原因。”韩村乐说,“我感觉到,发展经济的渴望已经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

  韩村乐对此有自己的理解。“1980年代,外国媒体把大量的报道篇幅花在改革本身,是否改革,如何改革,而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都随着经济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已经不可能再退回去了。所以,媒体就把报道的重点从改革本身转移开来,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今,整个世界都在消费“中国制造”。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于中国能源、贸易、环境等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张大卫在山西腹地的小村庄看到这样的场景:源源不断的煤炭从地底挖掘出来,它们被装上火车,运往东部各省份;煤炭转化成动力,支撑着东部巨大制造业基地的正常运转;然后,那些产品被打上“中国制造”的印记运往世界各地。全球化巨大的利益链条,让这个遥远的村落不再是异域情调。张大卫觉得自己看到了整个世界。

  NBC北京记者站站长埃力克承认,作为一家美国电视台,首先必须提供美国观众喜欢的新闻。在他看来,1980 年代是西方媒体与中国的蜜月期。时处冷战时期,中美两国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而且,中国正在改革开放。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前半期,中美关系降至冰点,此时的美国媒体把大量的目光集中在人权及相关政治话题上。其后,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利益格局的改变,报道热度又起,关注点自然有所变化。

  清华的研究者综合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三家美国主流媒体对2005年中国形象的描绘。

  经济形象:高速增长,前景广阔,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交往;政治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国内也有问题;社会形象:传统文化魅力久远,但公共卫生和环境水平需要提高,社会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革初期的记者们

  如果目光追溯到20多年前,则是另一番图景。1978年,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随着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胜利,国外主流媒体纷纷入驻中国。《纽约时报》来了,《时代周刊》来了,“美联社”来了,CNN、NBC都来了……

  “就像一扇封闭很久的大门忽然打开,一个神秘的国度终于开放,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关于中国的任何事情都是新鲜的。”埃力克说。

  1980年代的主题是改革。埃力克他们做了大量关于改革的故事。“比如,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比如,北京的老字号饮食店改制。现在说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但那个时候,却是很不平常。”埃力克说。

  1980年代的中国,外国人少见,外国记者更是特殊。埃力克有时申请去农村采访,采访车辆刚刚开进村庄,就被好奇的人们包围了。“我觉得自己像熊猫进了动物园,完全没法工作。”埃力克说。

  而之后,中国报道在1987年前后达到了高潮。1987年,NBC经过一年的申请与准备,成功派遣了150人的报道团队来到中国,展开题为“变化中的中国”特别报道。

  当时北京的涉外饭店有限,这样一个规模空前的记者团队前来,连住宿都显得紧张了。整整一周的时间,中国的画面与符号出现在NBC荧屏上,天安门、长城、外滩还有大熊猫。

  1980年代末至到1990年代上半期,外国驻华记者站的规模也有所变动。纽约时报在1990年代初期,驻华记者从以前的3名(2名北京,1名香港),变至2名(1名北京,1名香港)。此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这些数字又发生了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张国庆老师,长期关注美国政治与媒体研究,他说了个很形象的比方:“1980年代,外国记者到中国,说,请带我去看大熊猫;1990年代,他说,请带我去看不同政见者;到了21世纪,他会说,请带我去商务部。”

  百年交流

  时光如白驹过隙,时刻奔腾,不舍昼夜。或许很少有人记得,中国与外国记者的渊源可上溯至百年前。

  莫里逊报道八国联军入侵,并将慈禧太后推行立宪告知世界,澳大利亚记者端纳首先向世界披露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美国记者斯诺夫妇采访陕北红军,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和中共领导人面对面;白修德则因为描写中国共产党抗日的《中国的惊雷》而名扬世界。20世纪早期,动荡不安的中国局势为外国记者提供了一举成名的绝佳舞台。

  “早在1904年,我们就在东交民巷了。”美联社北京分社社长韩村乐说。

  100年前,中国的精英阶层,与西方媒体也接触甚多。1896年,时值晚清帝国风雨飘摇之际,74岁的李鸿章访问美国。他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专访。这位老人抨击了当时美国的排华法案,称之为“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

  《纽约时报》还采访过袁世凯,那个时候,他还在天津。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记者与中国的联系并未切断。

  随着中国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今日的外国记者更为专业和职业化。澳大利亚人储百亮更愿意把自己看成一名记录者与写作者,他这样解释自己的择业原因:“爱八卦,爱故事,爱政治,爱中国。”

  在埃力克加盟NBC的1984年,所有外国记者都需入住外交公寓。那是个物质贫乏时期,极为耀眼的建筑群,专为外交人员及国外记者设置。埃力克戏称之为“京城豪宅”。当年住房紧张,外国记者几乎也不可能在其他地方租赁办公场所。

  如今,已没有严格的居住和办公选址限制。《时代》周刊记者崔淑珍(SusanJohannaJakes)把家安在雍和宫边上。那里青砖黑瓦,草木旺盛,每户门前都打着红格子屏风。一墙之隔便是典型的北京胡同。崔淑珍认识胡同里的每一位中国邻居。

  笼罩在外国记者身上的神秘色彩正日渐淡去。“以前,我们是大部分地方不能去,少数地方能去。现在应该说是,大部分地方可以去,少数地方受限制。”埃力克说。

  7月20日,埃力克坐在他那间东南亚风情的办公室里回顾一生。1971年8月,菲律宾大学生埃力克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见到了一个红色的国度。其后,菲律宾马科斯政变,埃力克被迫滞留。

  从政治难民到外国记者,埃力克在中国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直至改革开放。如今,作为NBC记者,他已在中国工作了整整22年。

  中国有他的家和事业,中国报道让他获得了一次“艾美奖”。“一切恍如梦境。”埃力克说。(郑焰) 来源: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