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牢记学生身份 不随便约见网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02:33 杭州日报

  在中国1亿网民中,35岁以下的占到了82%,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了18%。网络成瘾者的日趋低龄化,以及因此而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歧途等新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昨天,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新闻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关工委、省监狱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网络文明与青少年教育座谈会”上,从事青少年教育的老师、专门研
究青少年教育和网络文化的专家、从事未成年犯管教工作的同志以及亲历孩子沉迷网络的学生家长、网络文明志愿者们聚集一堂,为共同给孩子们营建起一个绿色的网上家园而共商对策,发出倡议。

  说病:网瘾孩子问题逐年突出

  昨天会上专家公布的几组数据让人震惊。

  在去年,全国网瘾少年的总数已有260万之多,而预计一年时间内这个数字有可能将再递增25%;

  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宣教科科长汪文虎则在对1600余名未成年犯的实样调查后发现,他们中间,经常上网的占35.8%,因网络直接引发犯罪的占3.6%,间接引发犯罪的占3.1%,87.63%的未成年犯上网看过淫秽色情内容。

  此外,在因网络而导致犯罪的未成年犯中,其侵害对象为网友的竟占到了58.12%。

  在这些数据的堆砌下,一群处在危险边缘的孩子的形象已然鲜明。他们中有的不愿与社会交往、不愿与家人沟通,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乃至只能休学、退学;有的为在网上虚拟世界实现自我,或是混淆网络内外,在现实生活中侵财犯罪,走上不归之路。

  诊断:孩子没错错的是教育方法

  当许多学校、家长都抱着放弃的态度,给这些网瘾少年扣上“坏孩子”帽子的时候,曾帮助过数百孩子戒除网瘾的心理学家应力大声地指出:孩子没错,错的是教育方法。

  她说,在不久前北京举办的一次网瘾少年夏令营中,有8名孩子甚至是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得主。与这些孩子家长的接触,让她发现,大人们常因工作繁忙而造成对孩子的忽略,直接导致了孩子转向网络世界寻求慰藉。

  与应力的观点相呼应,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汪文虎也提出,亲情的缺失和过于严厉的要求都会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引发犯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轻者产生严重对抗心理,重者逃学甚至失学在家,进而与社会上闲散人员结伙作案,走进大墙。

  下药:用健康的内容占领阵地

  怎样遏制不断攀升的网瘾青少年数量,并帮助已沉迷者戒除网瘾,昨天专家们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方子”。省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徐全升的方子,是用健康向上的网站占领阵地,引导更多的青少年文明上网、上文明网。浙大教授马庆国又为这个方子加了味良药,他说:绿色网站开发一些“严肃游戏”吸引青少年,不失为一种手段。

  另外,曾经成功帮助一名网瘾少年戒除网瘾的志愿者告诉我们,带领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去参与群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会使他们慢慢发现除了网络其实还有许多值得他们投注精力的事情。

  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

  浙江大学团委、浙江工业大学团委、浙江师范大学团委、杭州高级中学团委、宁波余姚中学团委等十家浙江教育单位14日在杭州共同发起《浙江省青少年文明上网倡议书》。

  倡议书倡议浙江省青少年共同维护文明网络环境,共同清扫网络垃圾。

  该倡议书还倡议,青少年要文明上网、上网文明,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网民。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见网友;牢记学生身份,只选取有益的信息和资料,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争当新时代的好青年、好少年。(记者陈玮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