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查出传播登革热的蚊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10:53 台海网 | |||||||||
卫生防疫部门提醒:当心花斑蚊叮咬,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台海网9月15日讯 (范希平 叶然 王明斋) 入夏以来,我国部分省份特别是广东省陆续发生多起登革热疫情,病例有所增加,目前为止已有200多人发病。登革热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加强登革热蚊媒监测,查获一定数量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其中监测指标“布雷图指数”高于警戒线水平,提示登革热在厦门有流行的可能
受今年夏季台风雨季等因素影响,厦门局部地区蚊虫密度有所增加,厦门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开展了多轮除四害清除孳生地活动。目前,厦门尚未出现疫情,但厦门地理位置特殊,东南亚和我国广东、海南、台湾等登革热多发地区人员与厦门交往频繁,一旦传染源输入,很有可能造成传播流行。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日通过媒体提醒市民,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登革热多流行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地区,流行季节是5-10月,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白纹伊蚊体色黑色,头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银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称“花斑蚊”、“黑斑蚊”,最喜欢白天咬人,人们白天去公园休闲锻炼,午睡时未放蚊帐,都很有可能被“花斑蚊”叮咬。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后,经过3-15日潜伏期后,会出现发热,伴有头痛、骨关节、肌肉疼痛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出现颜面潮红、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结合膜出血、肝脾肿大等,其典型症状医学上称为“三红”。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甚至休克。登革热病的死亡率一般在0.1%左右,但东南亚某些地区病死率可高达30%-40%。 厦门疾控部门提示,前往疫区旅游的游客是感染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旅游、工作的人员,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专家支招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但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控部门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做到“二消、一防、五早”。 一要消除各种蚊虫孳生地,旧轮胎、废旧缸罐、盆景、饮料瓶等有积水的地方都是蚊虫的乐园,也是危害我们健康的“定时炸弹”,提醒大家注意“翻盒倒罐”,消除积水。 二要做到消灭成蚊,日出后、日出前约半小时灭蚊,效果最好,可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杀灭成蚊。 三要做好个人防护,夏季在室外活动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四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处理病例,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