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城红色胜地展新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7:03 扬子晚报 | |||||||||
图为会宁一景。资料图片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名垂青史。如今的会宁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肉羊之乡”,并且成为甘肃省绿色产业基地和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地。 有人曾给红军长征总结出四个关键地点:瑞金是出发点,遵义是转折点,会宁是会合点,陕北是落脚点。
10月10日,我们走进会宁城,站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们顺着宽阔笔直的长征路进入城区,一路走来,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新楼、平整的街道、宽阔的广场、漂亮的礼堂、雄伟的体育馆…… 会宁是个穷县,山穷土瘦,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来之不易。但是,贫穷并没有阻挡住会宁人改天换地的脚步。靠着长征火炬点燃的精神之火,一群埋头苦干的会宁人,在几年之内铸起了一座美丽的“新城”。 一座占地500多亩的“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展现于前。微缩的瑞金古塔、遵义会址、泸定桥、腊子口等一一铺陈在青山之间,无声地讲述着长征路上那说也说不完的故事。 会宁县城乡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黎朋笃说,这几年,会宁城市建设投资达6亿多元,其中民间资本就占了60%多。他说,从群众口袋里“掏钱”搞建设,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刚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现在,享受着“新城”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好处,大家都说,这个钱掏得值。 漂亮的新城,不仅吸引了企业和商人的目光,纷纷来这里寻觅商机,投资淘金,也吸引了众多文艺团体和体育赛事,三天两头来这里搞演出,打比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勒紧裤带”搞教育的会宁县,曾创造了著名的“三苦两乐”精神。如今,城市建设的“会宁模式”、“会宁速度”,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经常有人跑来取经。 日夜流淌的祖厉河水,见证了会宁从过去到今天的沧桑巨变,勤劳的会宁人民,正迈步走向幸福的明天。甘枚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