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和谐社会要政通人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10月11日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注定要写入历史。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全会公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并指出“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专家分析说,这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过去约28年的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进入到全面落实未来发展新蓝图时期,中国正式进入和谐社会执行、实施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13亿国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行业、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就业、分配、社保等问题日益凸显,政府自身的改革、职能的转变进展缓慢。 如何增进全民福祉,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进入深水阶段的改革怎么进行,就业、分配、社保等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的改革怎么推进,和谐社会沿何种路径展开? 为此,本报专访了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并就民生的几大问题进行梳理讨论。 执政理念落到人 《21世纪》:原来我们认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提出和谐社会,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重,是否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周天勇:和谐社会的提出,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种变化,具有标杆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有一个问题,很容易使党的中心工作以物为本。这导致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而忽视了各种社会问题所造成的社会矛盾。 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实际上是党的执政理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型。 《21世纪》: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是否意味着中央要把目标调整到社会事务层面?社会建设——契合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 周天勇:重视社会建设应该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体现。 社会建设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背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个人都是“单位人”,农村集体人,政府管单位,公社管大队,就等于管理了社会成员。现在劳动者流动性大,成为社会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发生了多元化的变化,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社会事务在一个国家,尤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 社会事业范围很广,比如说教育、卫生、住房、社会安定。这些也是民众最关心的领域。抓住了社会建设,就等于掌握了解决社会不和谐,协调社会利益矛盾、舒缓社会紧张的方法。 建立积极的和谐社会 《21世纪》:实现和谐社会沿何种路径展开? 周天勇: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和任务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积极的和谐社会,积极的和谐社会关键是要鼓励老百姓创业、就业,这样使大部分人都有事业,有物业,有职业,这是一个社会安定的基础。就业意味着个人能够有尊严的生存,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第二,要解决三大差距问题,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然收入差距核心还是和创造就业环境有关。如缩小城乡差距,就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要鼓励农民创业、就业。 在这个情况下,再通过税收的办法调节高收入,对高收入者的财富进行再分配,同时,国家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大对医疗、教育、公交等方面财政支出的力度。 第三就是转移支付,财政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低收入人群,弱势人群,还有不发达地区,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来平衡。 第四,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网是关键,它使大家有安全感,没有后顾之忧。 《21世纪》:现在中央提出更加注重公平,如何实现更加公平?落到一个制度层面。您觉得什么是最核心或者最重要的? 周天勇:解决公平问题最重要是解决人们的创业和就业。光靠财政的钱来实现公平,那是不现实的。 政府自身改革是核心 《21世纪》:近几年来,我们看到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高增长,原因在哪? 周天勇:关键是政府转变职能。现在社会存在一些不和谐,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这些部门利益就严重影响了创业、和就业环境,妨碍了就业,尤其在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医疗、社保、教育不足问题也与转变政府职能有关。 《21世纪》:现在讲要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百姓的承受力统一起来,这是否意味我们改革的速度要放慢一点? 周天勇:实际上我觉得现在把老百姓改革得差不多了。但是政府领域改的不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哪块改革力度减小、哪块改革力度应当加大的问题。 另外说到速度,还必须考虑老百姓承受能力的问题。现在公用事业价格上涨,如只涨这一项,估计问题不大。但是这个也涨,那个也涨,老百姓肯定受不了。 还有就是公共财政改革不到位,有些该政府掏的钱不掏,转嫁给老百姓。还有一些垄断行业,其价格、成本、消耗标准都要进行监管和社会听证等制度,防止因监管无力而形成特殊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集团。 《21世纪》: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吗? 周天勇: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政通人和。所以处理政府与老百姓、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很重要,这个关系如果搞不好,和谐社会也建立不起来。中心环节还是在政府。 与之相关的是,要防止形成特殊的利益群体、利益集团,其中最主要就是垄断行业。 另外,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是民主法治。民主就是要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社会,大家参与,公开、公正、民主,而法治是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障。 ·链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节选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关专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