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一部经典的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09:07 财经时报

  一部经典的诞生

  □ 本报记者 张万新

  见习记者 颜炼军

  走进西单图书大厦,一排排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出版物赫赫在目,在堆积成一座小山的书堆旁围满了捧读的读者。西单图书大厦负责人刘建宏向《财经时报》记者介绍,今年有关党史、党建类音像制品和出版物的销售品种近500种。自2006年7月设立长征题材图书专架后,购买者络绎不绝。而在这些出版物中,王树增的《长征》格外引人注目。

  把书房改造成作战室

  这不由得让记者想一窥《长征》作者王树增的尊容。据王树增周围的朋友说,王树增天生军人相:身高如塔,面大如盘,声大如钟。

  走进王树增的工作室,你会觉得上述比喻非常贴切。因为不会有哪位作家会把自己的工作室弄得像一个作战指挥部,而他的工作室,就犹如 “长征”作战室。墙上、地上布满了地图。

  为了写《长征》,王树增去总参测绘局弄来了长征所经所有省份的大比例尺详图。贵州、四川的地图现在都已经被他看破了,地图上面划了无数的线条。

  王树增说:“如果画长征全图,恐怕没有人能够做到。再精明的作战参谋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红军一边行军一边作战,路线实在太复杂了。看了战史我才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长征的路线图,顶多是一个示意图。”

  然而,就算是最简单的粗线条描绘出的长征示意图,看起来仍然是一条动力十足的血脉,而王树增细致描绘的那些行军路线,则像这条血脉延伸出来的毛细血管,深深地渗透进中国版图中。无论是自然地理版图,还是历史版图,都刻下了这道精神印痕。

  王树增的夫人王瑛说王树增写长征,就像在进行一场战争。

  为了写《长征》,王树增差不多翻阅了数千万字的资料,仅笔记就做了240多万字。 王树增说,“我给自己设计的标准是,只要是书中出现的事件、人物,哪怕这个人在书中只出现了一瞬间,也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有案可查的,不允许虚构。这是一个很苦的活儿。”

  天生一个写书人

  2001年,王树增看到了美国出版的《人类1000年》。该书公布了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重要事件。中国有3个事件入选,其中就有长征。

  王树增的妻子兼助手王瑛对记者说:“世界对长征的评价令我和王树增惊讶不已。自那时开始,我们就谈论这件事。有一天谈论到夜里三点。”

  是什么让他们夫妇二人如此着迷呢?“长征是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事件,却从来没有被中国人自己从人类精神遗产的角度认真而全面地叙述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那之后,王树增对长征史料的阅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自己要写一部从未有过的《长征》。

  王树增写《长征》期间,仿佛天天置身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是从晚上一直写到第二天。天亮了,我去上班,他开始睡觉。我想那时他已经不知今昔是何时了。”王瑛说。

  写到30万字的时候,王树增当上了武警文工团团长。但是,他两次递交了辞职报告,终获批准。他的朋友唐栋感慨地说:“大家嘴上都说不在乎功名,而至今只见树增一人辞掉了配有专车的职务。树增说他不是做官的人,是写书的人。”

  辞职后,王树增觉得一开始写的30万字不满意,就没有要,又开始重新写。王瑛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我心里很看重他做的事,不想让他有一天老了有遗憾和后悔。一个人活在世上,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做自己喜欢和渴望做的事并不容易,能够达成人生这种目标的人并不多。”

  不可替代的《长征》

  毫无疑问,《长征》的出版,不仅是长征70年纪念中最耀眼的事件之一,也是2006年出版界的重要事件之一。面对浩如烟海的长征题材作品,《长征》的独特性到底在哪儿呢?

  据《报告文学》主编吴双介绍,以文学的面目讲述长征故事的作品不计其数,然而只有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可以称为权威。这让长征伟业创造者的后代心有不甘。“读罢王树增60万言的新作《长征》,郁郁心结方得释然。”

  《长征》尤其让人欣慰的是对史实的忠实和尊敬。“过往一些对长征粉饰、神化的描绘,把艰苦卓绝、残酷复杂的斗争演绎成点石成金、羽化成仙的轻巧传奇,只会大大减弱甚而消弭长征本身的震撼力量。”

  “已出版的关于长征的读物,有的是史料汇编,有的是回忆录的集合,有的是图片集,也有论述和评价长征史实的著作。但像王树增《长征》这样的全景式写作、历史场景还原、人物细节求真的作品,却仅此一部。”该书的责任编辑脚印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在《长征》首发会上表示:“跟长征相关的图书已出版了200多种,王树增的这部《长征》在200多种图书里,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不可替代很大程度体现在《长征》的视角上。

  “不同的人看长征,当然有不同视角和观点。在中国的政治话语中讲长征,强调长征作为“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强调党内斗争、政治路线在长征中的转折,难以脱离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窠臼。实际上,今天谈论长征,应该探求新的思考角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在一次讨论会上说。

  全面是《长征》的另一个不可替代之处。

  “在树增的《长征》出版之前,我没有看到中国的哪一个作家全方位地记述过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由于《长征》同时写了红一、红二、红四、红二十五四支红军的长征,这使我们的眼前有了历史在同一时空发生的立体画面。全景式的而且是立体的,这是《长征》成为一部大书的重要特质。”《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陈先义说。

  “没有理由把一个人或一支军队认定为中国革命史上的政治主角——自人类进入有政治纷争的时代以来,所有推进文明的力量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而只能是某一种理想或某一种信仰。”王树增说。

  王树增主要著述

  《1901年》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3月

  作者以100年前《辛丑条约》签订为背景,通过对条约签订前后中国各阶层的描写,再现了100年前中西文明冲突下的中国社会。

  为写这部书,王树增做了超过200万字的笔记。书中对中国国情与民情的勾勒振聋发聩。虽然时光已过去百多年,但书中的情节在当代中国依旧悄无声息地上演着。一个网友在飞机上读完了《1901年》,“顿觉整个航程充满忧伤”。

  《远东朝鲜战争》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5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没有人怀疑美军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必胜。然而短短五年后,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却在朝鲜战争中失败了。

  本书的写作历时四年,真实地再现了朝鲜战争的宏大过程,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写完《远东朝鲜战争》,王树增说:今天如果中国一旦面临战争,不知道年轻的一代是否能够前赴后继舍生忘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