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与诸儿女的长征情结(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9:37 华商网-华商报 | |||||||||||||
淡泊名利的老红军安德坤 本报记者赵雄韬摄
参加长征,知道了革命的艰辛和活着的不易,注定他淡泊名利的一生; “不拉私人关系”让儿女体味人生长征路,他一生无悔; 两代人共有的长征情结,是那段历史的坚持和延续,也是他身后留下的宝贵财富。 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安家姐弟七个对“不喜欢搞私人关系”的父亲安德坤愈发敬重了。父亲身上的伤痕,让建国前后出生的几个兄弟姐妹对长征的苦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父亲只言片语的回忆里,安家儿女产生了别人无法体会的长征情结。 讲不完的长征故事 当年参加红军,安德坤是和哥哥一起走的。离家时,父亲已经亡故,唯有母亲一人守着四川广元安家湾的老宅。 1933年11月2日,四川宣汉县城解放大会在县城西门操场隆重举行。当天,中国革命史上创就一个奇迹———一个县独自建立一个军,18岁的安德坤所在的川东游击军正式改编成红四方面军第33军,下辖三个师,总兵力上万人。曾经利用灵活的“飘忽”战术和夜袭手段,游击军对敌军势力进行了重创,在五爪堰、白沙河等一系列游击战中威名大震。 如今,耄耋之年的安德坤很难再现当年的英勇,只有身上的伤疤是那段历史的明证。 1933年10月,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的同时,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剿匪”总司令,率四川军阀110个团20余万兵力,对川陕苏区实行“六路围剿”。持续数月之久的战争直到次年9月底结束。损兵折将8万余人后,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的“六路围剿”以失败告终。为了遏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苏区的发展壮大,“六路围剿”之后,蒋介石亲自坐镇西安部署“川陕会剿”,30余万国民党军队再次对川陕苏区形成新的围攻态势。战斗紧张而惨烈,要么狭路相逢,要么正面冲击,战斗中,一名冲上来的敌军将刺刀狠狠刺入安德坤的小腿肚里……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挥师北上。为配合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起义,西进强渡嘉陵江,打通中央红军北上障碍。 这就是安德坤给孩子们讲不完的故事。 安家七个子女从小就知道了长征的艰辛、曲折,尽管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想像起那艰苦历程,他们总会啧啧不已,对父亲充满敬意。翻越大雪山,安德坤被冻伤双脚,一位厨师帮他渡过难关,跟上长征队伍;横穿大草地,一觉醒来,身旁的战友抱着步枪倒在草丛里,没了呼吸。“父亲不容易。”小儿子安建民说。70年后,安德坤的经历成了这个家庭的一段传奇。1935年负责朱德的警卫工作,次年进入刘伯承的警卫班;1937年又成了八路军129师骑兵团的一名战士,并横渡黄河东征抗日,被鬼子的一颗子弹打伤胳膊;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中原和华北…… 父亲不爱当官有点“怪” 长征路上,红军战士遇到过各种险情,枪林弹雨的战场使斗争艰苦惨烈。那些时刻,不仅在红军战士脑海里深深铭刻,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改变着这一代人的生存轨迹。以至今天,仍能在下一代人的身上找到它的印记。 解放后,安德坤被分配到西安,出任陕西省五金交电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直到1975年离休。文革之后,安德坤在家养病,其间,组织多次决定让他担任领导职务,但都被他拒绝。“我父亲不爱当官。”在安建民眼里,父亲就是有点“怪”。 一次,安德坤到北京参加会议,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朱德听说后,派自己的警卫员去接安德坤,想见见他。可安德坤认为,朱元帅是国家领导人,自己只是平民百姓,能否见面已不再重要了。让警卫员捎回对朱德的问候,他就早早离开了北京。现在,提起这件事,安建民始终认为:“或许这次见面能给父亲带来转机。” 回到西安的安德坤没有变,儿女们却开始有些埋怨他固执。可安德坤就一句话:“工作上,我不喜欢给自己拉私人关系。”此后,安家老少都对这句话有了深刻体会。 多年后,从农村参军继而复员返城的安建民被分配到省五金交电公司,他当了保安又替公司讨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五金公司给职工分配了一批福利住房,按规定,安德坤五十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可以换个大房子。但公司时任领导较多,大房子不够分,可以给他按平方差再分一套小房子。子女们让父亲去争取一下,可他却觉得“这样住着挺好”。结果,他得到一套最小的住房。 求父亲办事“碰钉子” 2006年9月12日下午,安建民开着一辆邮政车,风尘仆仆地赶到西安市东六路邮局。五金公司每况愈下后,安建民开始在西安市邮政速递局干起了临时工。为了拿到每月800多块钱的工资,工作日里,安建民每天早晨要开车赶往咸阳机场,提到货便马不停蹄送到西安大街小巷各个邮政分局。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再去西安市最大的分拣机构———邮区中心局,将分好的货物一次次送出。夜幕降临的时候,他还要开车再到各分局去收取外地来的邮件。整整一天,安建民要跑近12个小时,但安建民很知足。 当年,安家即将步入社会的儿女们不仅要学着自己承受“文革”岁月的动荡,而且要开始习惯接受父亲的“怪脾气”。在人生的“节骨眼”上,父亲的“怪脾气”让他们很生气。凭父亲的资历和关系,安建民本以为,自己完全有可能干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碰了一次“钉子”后,他再也没有向父亲开口提说工作的事情。 1975年,高中毕业的安建民赶上了知青下乡运动,他和四姐安丽平一起被分到武功县代家公社(今代家乡)劳动。1978年,全国迎来了上千万知青返城浪潮,每个人都在尽力挖掘身边的关系,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份工作。此时,安建民也跑回家,央求父亲想想办法找份工作,让四姐和他回到城里。当时,安德坤正在323医院住院,同病房就有一位兰州军区某军政治部主任。可让安建民没有想到的是,父亲一口回绝了他的要求。“你有吃有穿,还有零花钱,已经不错了。回去好好当个农民。”安建民至今还记着父亲的回话。碰了钉子的安建民生起了闷气,径直跑到渭南去找同学。一个多月后,他才返回代家公社。 无意听说此事,那位政治部主任下决心无论如何要给“老前辈”的儿子解决入伍问题。事后,医院护士告诉安建民,政治部主任打听过他下乡的地点,就出院了,并赶到武功县去找他。可四天时间里,政治部主任翻遍所有的参军花名册都没有找到安建民的名字。原来,跑到渭南散心的安建民错过了那次报名参军的机会,一年后,才再次报名从军。 父亲同样也没有满足安丽平的要求,直到四年后,陕西五金交电公司去招工,才将她带了回来。至今,安丽平还住在每月300元的出租房内,对此她很满足。五金公司发不出工资后,安丽平开始在南大街一商场里打工。记忆里,除了当年的嫁妆,她再没有从父亲那里拿过任何东西。 在安建民印象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五金公司最辉煌的时候,仅每月奖金就能拿到1000多块钱。那时候,一些紧俏商品只有在五金公司可以买到。即使在辉煌时候,安家姐弟七个也没能享受父亲职位带来的好处,在公司里,安建民和其他职员一样接受奖惩。而安家最小的女儿安彩平一直都是一名“待业青年”,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给职工做年饭的老领导 安丽平记得,公司里很多职工都对她很客气,还向她竖起大拇指交口夸赞父亲安德坤。在职工眼里,安德坤不像个领导,倒像个伙计。 1982年春节,退休多年的安德坤突然跑到公司里,给加班的职工做饭、炒菜。这让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记忆犹新,感动不已。安德坤几乎认识当年公司里的每个职工,大家都说“像安德坤这样的领导已经不多见了”。亲耳闻听对父亲的称赞,安丽平突然想起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做人是第一位的。” 把“做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安德坤对党的忠诚说一不二,为此还能扯着嗓门训斥言语不恭的儿女们。有时候,姐弟在家里议论现在的社会如何,哪里的高级干部又锒铛入狱,安德坤一听就急了,反诘:“为什么就看不到好的东西?那毕竟是少数。” 现在,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女们分散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身体里流着一名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的血液。在漫漫人生路上,他们体味过酸甜苦辣,却没有一个人跌倒,反而活得刚强,走得端直,因为父亲给他们留下一笔不可磨灭的财富。 本报记者王瑞强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