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五千里的感动四川泸定篇:魅力泸定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14:08 SMG广播新闻中心 |
记录2006,我们一起关注2006。大家好,我是魏雪雯。71年前的红军飞夺泸定桥,是万里长征中充满英雄主义的传奇故事,是一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战役,这场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也关系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71年后的今天,泸定人民正在这个英雄的土地上创造着另一个奇迹——泸定人民的思想、泸定城市的面貌正在这片传奇的土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听本期记录2006《两万五千里的感动四川泸定篇——魅力泸定》。 童声朗读《飞夺泸定桥》的片断(渐弱) 说起泸定桥,对于曾经读过小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的人来说,肯定不会感到陌生,这样一场激烈艰险的战斗到底发生在怎样的一座桥上?71年过去了,那里有没有变化呢?带着一个又一个问号,我们踏上了这一次的寻访之旅。 (激昂一点的音乐) 从成都出发,经过几个小时成雅高速公路上的奔驰,我们离开平原进入了山区。大巴驶下高速,逢山盘道遇水过桥,沿着川藏公路一路行驶,300多公里的行程经蒲江、雅安、天全,穿越4000多米长的二郎山隧道,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把进入康藏高原的第一座大山二郎山丢在了后面,此时,我们已经在车上颠簸了将近六个小时了。虽然对此行的艰苦作了充分的准备,还是不免感觉有点辛苦。 这时候,司机告诉我们说,下了山就是素有“康巴东大门”的泸定县了。车窗外,只见大渡河两岸山势雄伟,陡峭如刀削,大渡河水惊涛拍岸,一泄千里。相信在那冷兵器时代,这地方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显要去处。此时已经将近晚上七点,当地光照依然很好,突然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出现在我们眼前:“红色名城、英雄泸定”的字样赫然显现,读起来很有气势、听上去非常振奋,它树立在此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不及多想,我们就被告知准备下车了。 片花: 71年前的飞夺泸定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传奇故事?大渡河到底有多汹涌?铁索桥到底有多险要?本期《记录2006——魅力泸定》继续为您讲述。 下车的地点是在大渡河的西岸,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人,她是泸定县委宣传部的彭菁,她就是我们今天的向导,我们沿着一条朴实的泥土路,步行了一百多米,哗哗的水流声已经清晰传来,我莫名的激动起来,我们就要真正地走进历史,走向泸定桥,去感受当年的那份惊心动魄了。几步之后,泸定桥那具有古建筑风貌的木结构桥亭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桥亭带着古朴的风格,彭菁告诉我们这是新修葺过的,不过还是留有当年激战的痕迹。 此时,彭菁向我们引见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名叫王永模,原泸定县人大主任,他在泸定生活近了50年,当年来到泸定县后,就与泸定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研究泸定桥历史、查阅大量史料、收集红军档案,远赴北京、上海、江西、贵州、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调查访问、寻访红军,造访飞夺泸定桥战役的领军人物红四团政委杨成武,如今已经成为了泸定县上的“长征通”。 还没走上泸定桥,王老伯就向我们讲述起了桥的历史。原来,这座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已经在大渡河上经历了300年的风雨洗礼: 王永模实况:公元1705年康熙帝为了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南边陲,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他下旨修建了泸定桥,也是当时大渡河上第一座铁索桥。 原来,300年前大渡河称为泸水,康熙皇帝在铁索桥建成之后,取泸水、平定之意,为桥取名“泸定桥”。并御笔题写这三个字,立碑于桥头。我们转身看到了这块碑就在我们身后。300年前他的出现带来了汉藏的交流与安康,71年前他的存在又让红军突破大渡河天险,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成为一座被誉为“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名桥!他到底有多神奇呢? 片花: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多吨。13根铁链的组成也是一个象征,当年共有十三个省为修建泸定桥进行了募捐,凝聚着百姓国人的心血和功劳。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建成以来一直以军事要塞和藏汉交流的重要通道著称,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 穿过桥亭,眼前豁然开阔,只见雷霆万钧的大渡河汹涌奔流,如一道长虹般凌空而过的泸定桥出现在我们面前,耳畔传来一阵阵雷鸣般的涛声,在王老伯的鼓励下,我们走上泸定桥,站上桥面竟然有些胆战心惊,木板铺就的桥面,每块板之间都有近10厘米宽的缝隙,透过缝隙,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脚下大渡河水怒涛汹涌,奔腾而过。望着湍急的河水,我们踏在颤抖的木板上,随着桥身不停晃动,两边是悬空的铁链,此时此刻不免有些害怕起来。就在我们身边的王老伯开始向我们介绍起了脚下的大渡河,河流是自北向南的流向,每年5月就是水流最湍急的时候: 王永模实况:大渡河是这样的,在横断山、邛崃山之间的长长的河流,它落差很高,所以水流很急,每秒3米,4米的速度流速,遇到涨水的时候,山洪从山上冲下来,水流是相当急的。 5月,那不正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时刻吗?王老伯肯定地告诉我们:的确,就在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红一师第一团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由于当时大渡河水暴涨,水流很急,多次架桥都不能成功,三万红军要用三个船来渡河是非常困难的,来往一次需要一个小时,三万红军要度完要花一个月多的时间,为了避免石达开第二的命运,以最快的速度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泸定桥就是最大的转折点。夺桥胜利后,刘伯承元帅曾走上泸定桥,从东桥头走到西桥头,在从西桥头走向东桥头,然后在桥中央停下脚步,扶住桥栏,着力的在桥板上连蹬三脚,感慨夺桥的不易!被称为“长征通”的王老伯站在铁索桥上,他激情的述说,向我们展现了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的那一个历史画面: 王永模实况: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了就是下午4点钟,我们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站在西桥头亲临指挥战斗,战斗一开始,全团的火力一起向敌人开枪射击,我们22个勇士在廖大珠的率领下,他们每一个人手持冲锋枪腰缠12颗手榴弹,背上背了大马刀,然后就扒着铁锁链抱着铁索,匍匐着向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去…… 敌人看到我们进攻开始啦,他们也开始用迫击炮、重机枪一起向桥上开火,子弹打在桥上,铁锁链上叮叮当当发响,红军英勇顽强,敌人看抵挡不住了,敌人放火烧了东桥亭, 22勇士看到这个情况迟疑起来了,怎么办呢,千钧一发的时刻,杨承武就在这个地方高声大喊:同志们冲啊,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啦,冲啊冲过去就胜利啦,不能迟疑啊。突击队长廖大珠第一个跃起来冲进火海,冲进火海的时候,头发帽子都着火了,他也不管不顾,后面的突击队员一个又一个向里面冲,冲到街上,就和敌人进行巷战,这时候,杨承武率领后面大部队,冲过去,左右开弓,经过两小时的战斗终于把敌人打垮了。 这就是发生在71年前的艰险激烈的战斗,虽然王老伯的激情述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却仿佛已经回到了71年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22勇士不顾一切地向对岸冲去的惊险场面。一步一步走在这座大渡河上唯一的铁索桥上,我们回顾着71年前发生的激烈场面、缅怀那些夺桥成功的勇士,那一刻没有桥面只有锁链,那一刻炮火纷飞时间紧迫…… 当年攻夺泸定桥书写奇迹的勇士,每人得到了一套列宁服、一个日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一个搪瓷盆和一双筷子,这是当年红军战士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 片花:《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直在身边的泸定县委宣传部的彭菁告诉我们,不远处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和纪念馆一定会让我们更身临其境。于是,收起那一份怀念,我们跟随两位来到了纪念碑前。彭菁告诉我们这个纪念碑有个最特殊的意义,就是当时在夺取了泸定桥以后,刘伯承元帅走上桥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说如果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在泸定县建一座纪念碑,以纪念红军战士的不朽功勋,所以在全国各地有着大大小小的红军纪念碑,但是被高级指战员说过要修纪念碑的只有这一座。 解说员实况:这个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碑名和聂荣臻元帅撰写的碑文,全国只有仅此一座。右边就是聂荣臻元帅撰写的碑文,在这边是藏族的文字,这是汉族的。这个铜像代表了当时红四团的战士从泸定县魁武村一昼夜急行军二百四十里的场景,前面这个战士是受了伤的,在这个上面聂荣臻元帅就用了四个字很形象地形容了当时泸定桥战斗的场景,就是“奇绝惊险”。 纪念碑的背后就是纪念馆,走进馆门突然眼前一亮,入口处迎接参观者的是红底的墙壁和金色的大字:这不就是我们之前吟诵的那两句著名的七律诗词吗? 解说员实况:这就是毛主席的那两句著名的七律诗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什么要用一个“暖”来衬托一个“寒”呢,因为当时红军进入四川地区已经是35年的五月份,在四川地区大多数是高山峡谷,走在高山峡谷是会感到非常的闷热潮湿,所以他就用一个暖字衬托一个寒,所以当时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桥板是全部被拆去的,就十三根铁链寒光四射。 在纪念馆大厅中央,我们看到了22根方形纪念石柱整齐地矗立着,这就是纪念那些英勇夺桥的22勇士的。当时,他们从枪林弹雨里冲向对岸时,其中有三个战士被敌人桥头堡里射出的机枪子弹击中,而落入了滔滔急流的河水中壮烈牺牲。我们抬头瞻仰这排列整齐的22根纪念柱,发现只有最前排的5根柱子写着名字,仅最中间一根刻着头像。馆员告诉我们:一个英雄的城市,却不能清楚知道英雄是谁,也是一种的遗憾。 总片花 回忆那一段英勇历史、感受那一份革命信仰 踏上那一方红色土地、寻访那一片崭新天地 英雄们在泸定桥上创造历史,后人们在壮丽山水中规划未来。 《记录2006》系列报道——两万五千里的感动四川泸定篇正在播出。 9月的泸定县城,灿烂的太阳犹如一枚巨大的勋章,照耀着这里的一草一木。71年前,红四团不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急行军纪录,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也创造了这座英雄的城市。我们走出纪念馆、走进泸定城,试图把刚才的那些回忆和眼前的新城镇联系起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军旗军徽、红五星、22勇士中队、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等图案雕塑满城争辉;正对泸定桥的是宽敞的长征大道;桥东两侧,是以当年率红四团勇夺泸定桥的团长、政委名字命名的开湘路、成武路;从南到北,是瑞金路、遵义路、延安路……走过泸定城的大街小巷,就仿佛翻开了长征波澜壮阔的画卷。泸定城的每一个细节,都因71年前那段史诗般的历史而厚重。 眺望不远处的泸定县城,泸定桥东岸——新建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广场、滨河长廊镶嵌其中,装点出一个现代化都市城镇,西岸建筑古朴庄严,与之交相辉映,络绎不绝的游客为之吸引纷至沓来,人们在缅怀那段历史、重温那段革命故事的同时,还对泸定的崭新面貌赞不绝口: 1轨:我是从新疆来的,泸定是第一次来,我们是39年前的宣传队,那时候我们都是15、6岁的小姑娘小伙子,39年后我们在成都聚会,聚会我们决定到泸定桥、跑马溜溜的草原上看一看,(感受怎样),非常深刻,我当时想象的以前因为是战争过的地方,一定很破烂,来了后发现这里的变化非常大,非常开心,我今天路了很多镜头,回去后给亲戚朋友我的儿女看一看。 如游人们的所见所感一样,我们也惊叹于泸定如今的新面貌,彭菁告诉我们,靠经营城市的新观念,靠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泸定县政府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招商引资、旧城改造,短短三年时间不仅改变了旧城面貌,还把城区面积扩大了四倍,把一个农村乡场似的破旧小镇建成为独具长征文化背景的亮丽精品城市。说起泸定县的变化,生活在这里的泸定人都免不了透露出一份自豪。 A:我是从小就在泸定的土生土长的。生活上和过去明显的就是生活水平迥然提高了,交通明显改观。过去叫茶马古道,现在接近于高速公路水平,过去我们到成都最起码三天时间,现在4、5小时就到了,过去我们比较传统的木制建筑,现在每个人平均七八十平方。 片花: 短短几年里,究竟是什么让泸定出现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什么让泸定吸引了如此众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注目光?本期《记录2006——魅力泸定》继续为您讲述。 泸定县城因泸定桥而闻名,也以窄和小著称,全县仅8万多人口,历史上还曾经一度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今的泸定成为了人们瞻仰缅怀先烈,接受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基地,也成为了旅游观光的胜地。 原来泸定县就是那种很矮很矮的烂房子,比较多。最近三年,我们县上的新的一届班子,对旧城改造很关心,大家都很支持这个工作,收入肯定的,当这些城镇变化一起来,商铺就比较多了,第三产业啊,个体户啊,搞商业的多了。还有像泸定发展打造“红色旅游”之后,旅游的人增加了,就能带动很多产业,比如说第三产业、服务行业啊,泸定县和前几年相比,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位说话的中年女士叫孙世莲,她是泸定县上唯一的一位红军后代,今天,作为泸定县发展计划经济贸易局副局长的她,几十年来见证了泸定县的巨大变化,她告诉我们,泸定县委县政府已经把泸定桥定位为城市建设基准坐标,城镇建设坚持要修旧如旧,提出打造“红色名城”打造“英雄泸定”,建设以泸定桥为灵魂,长征文化为背景的新型旅游文化城市。 (锅庄音乐起) 泸定县是一个汉、藏、彝等多民族同胞合居的小县,每天傍晚在泸定桥纪念广场满载人们欢声笑语的舞蹈锅庄,正是这个小县城的独特的风景线,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两位身穿民族服饰,精神矍铄的老人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走近并和她们攀谈起来,原来她们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这里和她们的汉族伙伴们一起欢度这样的傍晚时分。穿着藏族服饰的张阿姨退休前原来曾是甘孜州白玉县的国税局局长,她给了泸定一个很高的评价: 张:96年来到这里,退休了到这里度晚年的,山好水好气候好,这里的气候特别适合老年人养老(哈哈哈哈)是是是,到这里来觉得是真正过的天堂的生活,翻天覆地意想不到的变化(哈哈哈哈)。 而蒙古族的余阿姨退休前是甘孜州甘孜县的教育局局长。一说起泸定,她的赞美之情也是溢于言表。 余:现在你看到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城市建设搞得非常好,可以说旧貌换新颜吧(哈哈哈),泸定交通四通八达,很发达了,这儿呢很多人觉得空气好污染不大,水好山好,现在看来环境也比较好气候好,冬天不是很冷,很多人在高原上的了病之后,都愿意到泸定买房子。 泸定城变了,告别了县城面积小、陈旧杂乱、街道狭窄的过去。县委领导向记者描述了更新的蓝图:以泸定桥、长征大道为历史轴线,展示红色文化;沿羊圈沟一线为山水轴线,凸显山水灵秀;以大渡河为风景轴线,展现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明天的魅力泸定呼之欲出。 入夜,漫步长征大道步行街,华灯璀璨,大渡河水依然步履匆忙。街的一头,是泸定桥纪念广场,激昂的乐曲、热闹的气氛,人们挥舞着手臂,欢快的跳着锅庄,欢笑声沸腾了泸定桥广场。(童声朗读课文的声音渐起)街的另一头,一个浮雕,13根铁链和一轮朝阳,这不正是泸定的古今写真吗?(童声渐弱、加悠扬音乐) 2006片花 本次节目监制江小青,编辑王坚、采访制作:阎瑾、魏雪雯,感谢您的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