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交往50年:从政府走向民间从援助走向合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00:07 环球时报 | |||||||||
有几位非洲元首的名字,给不同年代的中国人留下了深刻而亲切的印象:纳赛尔、恩克鲁玛、尼雷尔……当年的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时有熟悉的非洲人的面孔闪过。50年,中国的步子走得很快,非洲的变化沧海桑田,而在各自经历着的坎坎坷坷之间,双方一直是彼此鼓励、相互支持的伙伴。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非洲和中国始终是好朋友
1956年,推翻王朝统治不久的非洲国家埃及,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国与非洲建交的重要契机。埃及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拉姆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当时的埃及与中国有很多共性:两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承了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古代文明;两国在自己所在的地区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这些共性让两个国家走到了一起。 1956年5月30日,中国和埃及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在埃及影响下,许多非洲国家在独立后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建交高潮。到目前为止,53个非洲国家中共有48个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与非洲始终像好朋友一样,给予对方一如既往的有力支持。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对非洲10国进行访问。访问加纳前夕该国发生了未遂政变,周总理坚持按原定计划出访,他向恩克鲁玛总统表示:“我来了以后你不要到机场去接,会谈就在你住的城堡举行,一切活动都在你住的地方。”这令恩克鲁玛非常感动。 而在人权、台湾,以及后来中国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问题上,非洲国家都站在中国一边。据熟悉非洲情况的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黄泽全先生介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尤其能说明这一点。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31个会员国出席这次联合国大会。当时23个提案国中,10个是非洲国家;76张赞成票中,26张来自非洲国家,占会员国的20%,占赞成票国的34%。当决议顺利通过后,时任坦桑尼亚驻联合国大使的萨利姆(后任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在联合国大厅里情不自禁地跳起了非洲舞蹈。西方国家指责他没有礼数,非洲国家的代表反驳道,我们是为中国朋友感到高兴啊。难怪毛泽东主席曾幽默地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南部非洲国家纳米比亚就是第一个支持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国家。曾经在非洲3个国家任大使的陈来元先生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那是2000年,纳米比亚总统努乔马访问上海,当时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工作尚未启动,但上海市长顺便跟努乔马总统提了一句,上海准备申办希望纳米比亚支持。努乔马总统非常痛快地答应说:“上海是你的城市,也是我的城市,我们一定会支持你们的。”果然,纳米比亚驻国际展览局代表在世博会的投票过程中,一路为上海开绿灯,每次都为上海投上一票。 中国民营企业甚至个体户开始进出非洲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自己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从各个方面援助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东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有中国援非的最大项目——坦赞铁路。在西部非洲国家利比里亚,中国人给热爱足球运动的当地人民建体育场;在南部非洲的莱索托建国际会议中心;在北部非洲的埃及中国援建了技术学校……这些让非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就是中国与非洲深厚友谊的象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非洲在经济上互补的特点愈加突出。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而中国拥有资金、人员。1956年,中非经贸额仅1200万美元,2005年则已猛增至397亿美元,2006年的中非贸易额将突破500亿美元。每天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进出非洲,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友好交往不断加深,前往非洲的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多。第二,走进非洲的中国人不再清一色是政府官员或“国字号”大企业代表,许多民营企业甚至个体户也纷纷前往非洲“淘金”。记者日前在西非国家穿梭采访,亲眼目睹的许多鲜活的场面为上述两个结论做了注脚。因换机的缘故,我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停留了近一天。在偌大的机场转了好几圈,记者发现在等候前往非洲航班的人群中不时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在非洲各国之间换机时,中国旅客的身影更是随处可见。 记者在机场碰到了很多衣着、神态各异的中国人。他们中有的西装革履,提着公文箱和笔记本电脑,神情自信,一看就是商界精英。有的成群结伙的中国乘客穿着也很整齐,但眼神却有些茫然。这些人大都是首次走出国门的劳务人员。在加纳首都阿克拉机场,记者遇到了十几位来自辽宁省的劳务人员。一聊才知道,他们同大连一家劳务公司签了合同,准备前往利比里亚从事渔业生产活动。这些人一句外语都不懂,但要在阿联酋和加纳等国换几次飞机后才能抵达目的地,其间所遭受的煎熬可想而知。一位看上去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很乐观,虽说根本不知道利比里亚在地球的哪一端,但他相信大连那家公司有关一年能挣五六万元人民币的承诺。他说,在老家当农民的日子也能过得不错,可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为了付学费只好离家到外面吃点苦。 近年来,非洲经济状况总体上趋于好转,这也为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水产、土木建筑等领域的大型中国国有企业同非洲国家有着几十年的合作历史,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人气也很旺。这为推动大型合作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富于冒险精神。东北一位个体老板在距加纳首都30公里的特马自由贸易区开了家制药厂,目前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该国领导人多次到工厂视察。这位老板感慨地说:说叫自贸区,最初连水电都没有,要是没有赌一把的勇气根本办不起这个工厂。西非一些国家不允许外国人从事零售业,所以虽说市场上有不少商品,可没见到几个中国小商贩。据几位中餐馆老板介绍,非洲的商品供应较差,中国货到这里的价钱经常可以翻几番。普普通通的一顿中餐,价格是国内的十几倍,这为餐馆老板的信息提供了佐证。看来中非经贸的潜力的确很大。 非洲越来越走近中国 “我们1993年去非洲开拓市场的时候曾经非常尴尬,不少非洲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李小龙的功夫和长袍马褂梳辫子的形象上”,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华立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逯春明如是说。然而,通过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这样的尴尬如今不再存在。 据逯春明先生介绍,肯尼亚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1995年,内罗毕附近的一个村庄是疟疾重灾区,村里的一位孕妇不幸染上了疟疾。如果用当时的常规方法医治,即使母亲能活下来,胎儿也很容易流产或成为畸形。这个村庄的医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用来自中国的青蒿素抗疟药“科泰新”治疗。奇迹出现了,不仅母亲平安无事,孩子也健康地生了下来。喜极而泣的母亲为表感激之情,把孩子取名为“科泰新”,时时牢记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几十年来,中国也一直持续向非洲国家派出医疗队和维和人员。 歌唱家朱明瑛一直致力于宣传非洲的文化艺术。她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她曾在埃及的舞台上演唱埃及歌曲《百斯布撒》(也是埃及一种甜点的名称),当时不仅出现台上台下同唱一首歌的感人场面,而且在短短一首歌曲的时间里,埃及观众给予了32次热烈的掌声。这次演唱的录像甚至在埃及国内播放了一年之久,以至于埃及人亲切地称呼朱明瑛为“百斯布撒”,中国人的形象也在埃及家喻户晓。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在接见包括朱明瑛在内的随行的文艺工作者时,温总理说,你们表演的节目,就如同我们援建了一个国家,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同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多,汉语热也在非洲悄然兴起。能够到中国专门学汉语的机会毕竟不多,非洲高校纷纷开设中文课,中文老师十分抢手。不少非洲小商小贩则在实践中学习。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有个民俗村,这其实是出售当地工艺品的市场。令记者大为吃惊的是,几十位小商贩几乎都会几句汉语:“买木雕吧,不是假的”,“很便宜的,一点也不贵”……听着这些地道的汉语,看着眼前这些黑人朋友,记者忽然感到非洲不再那么陌生和遥远。离开尼日利亚前,一位外交官告诉记者: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正准备开通广州到拉各斯的航线。▲本报赴非洲特派记者 吕岩松 本报记者 段聪聪 相关专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