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上海时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4:40 南方人物周刊 | |||||||||
上海夜色 -本刊编辑部 1990年代,上海曾经刮起一股强烈的怀三十年代之旧的风潮。这股风潮是不是暗藏着恢复远东第一大都会的抱负,我们不得而知,但也绝非仅仅是对于月份牌和爵士乐的恋物癖那么简单。
在世界的眼中,上海的魔力很接近传说中的福地香格里拉。对于上海的过度崇拜,甚至让一些人多少有些献媚地将“Shanghai”和“Shangri-La”的字母拼写作一番语源学上的附会。 也有人把这个“Shang-”跟发音十分近似的法语的“Cha-”做联想(如香榭丽舍Champs Elysees、法国香颂Chanson等等),舌尖与上颚若即若离的触碰发出的这个音节,似乎就象征着一切精致、优雅、奢靡、虚幻、妩媚与妖娆。 其实“上海”一名起于南宋,其含义,不过是简单的“出海之地”。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朝廷在此设立镇治,称“上海镇”。直到元二十八年,朝廷才将华亭县东北的5个乡划出,正式定名为“上海县”,直到这时,上海才初具城市雏形。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军入侵上海、南京等地,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开埠。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他们在上海设立租界、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上海一直是侵略者和冒险家的乐园。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上海崛起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基地。 改革开放后,这座城市进入了加速度成长期。现在它早已超越广州,并且呈现出直逼香港地位的强势。 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也许伟大的相对论可以得到非常好的验证。河南农村和山西农村的时间,处在相近的维度上,昆明时间和成都时间,略略相仿,但是没有一个城市的时间可以和上海时间相比,因为它比照的是纽约,东京,和巴黎。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列驶向现代化的高速列车,那么上海无疑可以比作这列火车的子弹头。 时间对上海似乎特别恩宠,3年的时间可以取得其他城市10年的成果;时间对上海也格外残酷,一岁一枯荣在这里已是光阴的几度轮回。行走在夜上海,就仿佛走在一个不知今夕何夕的梦里。 如果说“北京时间”是一种政治概念和地理概念,那么“上海时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概念,一种生活的模式与态度。在这里,时间可以是柔韧的,弹性的,尖锐的,模糊的。贫富的划分、新旧的更迭、中西的杂交与融合……都仿佛哈哈镜一般,在这里被放到最大。石库门古朴庄严的老式殖民建筑,如今夜夜上演着缠绵的笙歌;10年前迁离浦东的居民,故地重游却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有限的篇幅里,我们希望能够客观地记录那些已经被这个城市的速度和自身的速度嵌入不同阶层与空间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同在上海,住滨江豪宅、开名贵跑车、养尊处优、穿梭在高架的金领,跟清晨即起、住廉租小屋、费力踩单车、四处讨生活的保姆,他们很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相遇。这座磁铁般吸引着穷人和富人的超级大都会,已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以财富为主要指标的阶层划分,空间划分,消费划分和趣味划分。他人不得入内的华贵场所,世界顶级奢侈品制造商供应的尊贵格调,为金字塔尖的人们营造了身份识别的符号,在有钱人和没钱人之间划定了一条难以涉过的界河。小人物的焦灼,是每天都在的,他甚至在接到了有钱亲戚邀请他去赴晚宴的当天,还没有一身可以去赴宴的体面衣服;貌似光鲜的白领们,不舍昼夜地积累财富;而金字塔尖的人们的快乐,未必和他们拥有的财富一样,可以车载斗量,甚至是稀少的,不确定的,转瞬即逝的,甚至暗含着从衣香鬓影的场所一转身就会掉进去的苦涩。 上海的速度,未必能将所有上海人一网打尽地驱赶进高速发展的时代快车,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自动地或被动地进入了这个速度,这个速度已经或者终将把他送到一个他已经准备好,或者完全手足无措的空间里,令他欣喜,痛苦,或者迷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