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限制公务用车 疏通北京交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5:49 中国新闻周刊

  中非论坛期间,由于政府对公车上街的限制,北京显示出了难得一见的交通顺畅。此举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公车改革的议论

  本刊记者/王寻

  11月12日,星期六。晚上五六点钟,北京的北半城似乎都在堵车。黄咏和一票好友去
莲花山游玩,回来时被堵在八达岭高速路进北京的路上,交通广播不断报告各个路口的拥堵情况,一周前北京在开中非论坛时的道路通畅已成为往事,北京又恢复成“首堵”的北京。

  公车封存一半,交通立时改善

  11月1日到6日,北京市政府为中非论坛的召开,实施了数项交通管制特别措施。北京人都还记得,这几天,北京的交通状况出奇地好,显现了难得一见的交通顺畅、秩序井然。

  11月6日上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交通秩序的整体情况。

  据介绍,11月1日中非论坛峰会的第一天,长安街及三条环路的交通流量明显下降,7时~19时,长安街和二、三、四环路平均小时流量分别为7345辆、6962辆、6843辆、9758辆,比前一周同期分别下降11.97%、8.97%、5.12%、9.08%;平均小时车速分别为25.3公里、49.3公里、49.0公里、65.7公里,比前一周同期分别提高20.5%、17.4%、8.9%、7.7%。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几天里,各主要道路的平均每小时车流量都在呈持续下降趋势,车速则有着不断的上升。

  

北京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小明,把此次良好的交通环境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北京市政府要求各个单位严格管理自己单位车辆的使用,同时采用了错峰上下班削减交通总量等方式,使得交通总需求得到一定数量的控制;

  第二,各公共交通服务部门加大运力。公共交通在11月1日~5日共发车66.2万次,比平日增长10%。运送的旅客五天达到了5335万人次,比平时增加了6.7%。 地铁5天运送了1084万人次,同比增加了15.9%;共发车8145列,同比增长20%。

  第三,有关部门及时通过媒体、交通指示牌,包括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告诉市民交通路况的情况,方便市民的出行。

  虽然调控手段多种多样,但相较以往,人们一致公认,力度最大的措施就是对于公车的封存。

  据北京交管局新闻办公室主任张景春提供的数据,北京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82万辆,其中私家车就占有200万辆,公共汽车1.8万辆,公车约80余万辆。在政府的重视和各级单位的严格执行下,截至10月31日晚6时,共有49万余辆公车封存入库。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5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 交通”的相关新闻
银川市北京东路交通事故多发 10个月8人殒命 (2006-11-16)
视频:北京市长为解决交通拥堵赴香港取经 (2006-11-15)
北京市长参观香港交通设施表达借鉴经验意愿 (2006-11-15)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交通启发北京城市管理 (2006-11-08)
讨薪民工在北京堵交通被提起公诉 (2006-11-08)
北京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成立 (200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