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穷人银行让230万户穷人脱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17:14 观察与思考

  -胡喜盈

  2006年10月13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农村银行及该银行创始 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以表彰他们努力为穷人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公告中说,尤努斯通过孟加拉国 农村银行向孟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提供小额银行贷款,使这些在通常金融制度下无法得到信贷的人有了发展的起步资本。小额
信 贷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了发展经济和人权的前提,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

  58%的借款人

  已成功脱离贫穷线

  穿过孟加拉首都达卡的街道,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令人很痛心。一离开达卡的富人区,就看到街上人力车和汽车挤做一 团。40多摄氏度的高温热得人头昏脑胀,一群躲在树荫下的孩子看到外国人就条件反射一样一拥而上,嘴里喊着“Mone y!Money!(钱!钱!)”一个脚踝受伤的少年踯躅而过。一个怀孕的女人一手抱着一丝不挂的孩子,一手拍打着一辆 汽车的玻璃乞讨。达卡,这是一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着的城市……

  今年63岁的尤努斯出生在孟加拉南部沿海城市吉大港一个宝石加工工场主家庭,曾

留学美国,在那里获得经济学博 士学位。1972年,尤努斯回到孟加拉,在吉大港大学教授经济学。1976年尤努斯开始走访乔布拉村中一些最贫困的家 庭。一个名叫苏菲亚的生有3个孩子的年轻农妇,每天从高利贷者手中获得5塔卡(相当于22美分)的贷款用于购买竹子, 编织好竹凳交给高利贷者还贷,每天只能获得50波沙(约2美分)的收入。苏菲亚每天微薄的2美分收入,使她和她的孩子 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贫困循环。

  这种境况使尤努斯异常震惊,尤努斯说:“在大学里的课程中,我对成千上万美元的数额进行理论分析,但是在这儿 ,就在我的眼前,生与死的问题是以‘分’为单位展示出来的。什么地方出错了?我的大学课程怎么没有反映苏菲亚的生活现 实呢!我很生气,生自己的气,生经济学系的气,还有那些数以千计才华横溢的教授们,他们都没有尝试去提出并解决这个问 题。”

  两年后,孟加拉不幸遭受了一场大饥荒,眼睁睁看着无数同胞,特别是妇女、儿童悲惨地饿死,尤努斯开始投身扶贫 运动。他想解决当时在孟加拉农村十分猖獗的高利贷问题,试着说服银行向穷人提供贷款,但所有的银行都拒绝了他的建议。 银行家们理直气壮地说,贷款给没有能力提供担保的人是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

  1976年,尤努斯第一次试着把自己口袋里的27美元借给乔布拉村的42名村民。当然他完全可以以慈善的形式 ,直接把这些钱捐给村民们,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借”的形式。他认为施舍行为只会培养人的惰性,不利于“真扶贫 ”。

  然而真正的扶贫需要大量资金。尤努斯到学校附近的银行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了1万塔卡(约合174美元)的贷款, 然后把这些钱以小额贷款的形式贷给需要的人。他给这个带有摸索和实验性质的扶贫工程起名为“格莱明”(孟加拉语“村子 ”的意思)。

  结果这项工程取得了成功,很多人在它帮助下摆脱了赤贫状态。初步获得成功后,尤努斯产生了把“格莱明工程”推 广到孟加拉全国的想法。为筹集更多资金,尤努斯广泛接触银行界头面人物。但是银行家们仍然坚持不能向连面也没见过的人 提供无担保贷款。不过,他们也松了口,说如果“格莱明模式”能在更多地区取得成功的话,他们将考虑提供贷款。就为了这 一句话,尤努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战乱频发、动荡不安的汤吉尔地区,开设了19家“格莱明工程”分支机构。“格莱明 工程”在汤吉尔一带的资金回收率达到90%以上。1983年,孟加拉政府认可了该项目,批准成立格莱明银行。

  格莱明银行成立后,从1976年开始,在短短的三十年中,从微不足道的贷款艰难起步发展成为拥有近四百万借款 者(96%为妇女)、1277个分行(分行遍及46620个村庄)、12546个员工、贷款总额达40多亿美元、还款 率高达98.89%的庞大的银行网络。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已经成功脱离了贫穷线。其为贫困农户小额贷款的成功模式 ,被复制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连美国这样现代金融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成功地建立了格莱明网络并有效 实施反贫困项目。

  一种完美的结合模式

  格莱明银行的业务报告很特别,不像其他银行那样记录贷款给什么人,回收率多少,利润多少,而是记录贷款人用贷 款做了什么,如何成功脱贫等等。尤努斯手上有一份银行2001年经营报告。里面有一张照片,照片上人们正向一个和自行 车连在一起的移动式面粉机里放粮食,加工面粉。尤努斯说:“使人们找回自信不需要很多钱,只要借给他们一点钱,让他们 自制移动式磨面机,就能帮他们找到一条生路。每个人来还钱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心里在说:‘我也能活 出个人样儿了!’”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贷款需要抵押担保已经成为一种顽固的习惯。因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自利 最大化假定”,根据这个假定,传统的商业银行总是设想每个借款人都打算赖帐,于是他们用繁密的法律条款来限制客户,保 证自己不受损失。然而,尤努斯创建的格莱明银行却相反,它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个借款者都是诚实的。“我们确信,建立银 行的基础应该是对人类的信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纸上合同。格莱明的胜败,会取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力量。”事实证明, 只要制度设计可取,穷人比富人值得信任。

  尤努斯认为,如果穷人不按时还贷的话,他们将失去惟一的机会,重蹈贫困的覆辙。仔细研究格莱明的模式,不难发 现其中的制衡机制。赤贫的贷款者需要组成一个5人小组自己管理,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小的熟人社会而受到监督,这种监督是 互相的,如果一个人不还贷,那么其他人就会帮助他,或者延长还款期限,或者让他每天少还一点,总而言之,他还在熟人社 会里,处于监督之下。因此,若他拒绝还贷的话,他在这个熟人社会中的信用就会受损,很难在熟人社会中继续生活下去。这 样,熟人社会的相互监督就能极大地消除道德风险。贷款支持小组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机制上的创新,它有效地降低了格莱明银 行的监管成本,将来自银行的外部的监督转化为来自成员自身的内部监督;同时,支持小组还在小组内部激发起更大的竞争意 识和更强烈的相互支撑意识。

  尤努斯在自传中非常详细地分析了支持小组的巨大作用:“小组成员的身份不仅建立起相互的支持与保护,还舒缓了 单个成员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使每一个贷款人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可靠。来自平等伙伴之间的微妙而更直接的压力,使每一个成 员时时保持与贷款项目的大目标保持一致;小组内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激励着每一个成员都要有所作为。将初始监管的任 务移交给小组,不仅减少了银行的工作,还增强了每个贷款人的自立能力。”

  在支持小组的基础上,格莱明银行还鼓励各支持小组形成更大的联盟,即“中心”。“中心”是村子里八个小组组成 的联盟,每周按时在约定的地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开会。中心的负责人是由所有成员选出的组长,负责中心的事务,帮助解决 任何单个小组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并与银行指派到这个中心的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当格莱明银行的某一个成员村民在一次会 议期间正式提出一项贷款申请,银行工作人员通常会向支持小组组长和中心负责人咨询,组长与中心负责人在决定贷款中担负 很大的责任,也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利。

  更为重要且意义深远的是,格莱明银行通过这种特殊的机制,极大地调动起借贷者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 些本来完全没有金融知识的贫穷村民,通过小组与中心彼此联结起来,在中心会议上进行公开的民主的讨论,使他们自然地对 管理自身的事务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他们往往比银行职员更能提出创新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与他们自身命运的改变 密切相关,他们有强烈的内在动力去寻找新的途径而使自己和其他成员尽快脱离贫困。尤努斯深有感触地说:“我意识到,如 果给予机会,人类是多么富有活力与创造力。”

  乞丐转变为小贩

  为了避免大额还款而给穷人带来的还款心理障碍,格莱明银行制定了每日还款计划,将巨额的还款切割成穷人可以接 受的小块,使他们在每日偿还中不但有了适当的还款能力,同时又完全有能力承受数额微小的每日还款(后来为了便于操作而 调整为每周还款)。同时,为了帮助那些根本没有知识与经验的借款者,格莱明银行不断简化他们的贷款程序,最终他们将格 莱明的信贷偿付机制提炼为:(1)贷款期1年;(2)每周分期付款;(3)从贷款一周后开始偿付;(4)利息是10% ;(5)偿付数额是每周偿还贷款额的2%,还50周;(6)每1000塔卡贷款,每周付2塔卡的利息。这种简化的贷款 偿付程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虽然微型信贷发放的贷款数额小,但是作用大。第一次人们也许只借30美元,切实受益后,他们会再借35美元。 渐渐的,穷人们找到自信,胆子慢慢放开,生意越做越大。同时,村民们也愿意把钱存在尤努斯乡村银行,这家银行的存款利 息比其他银行高。乡村银行就是这样一边提供高额的存款利息,一边向穷人发放微型信贷,从中只赚取一点利润。

  乡村银行生意兴隆,开始为全国瞩目。有人向尤努斯抱怨说,这些女人借到钱后,就会养鸡、养牛,除此以外什么都 不会,跟不上科技步伐,对农村现代化意义不大。

  尤努斯接受了批评,他决定向孟加拉农村引进现代化。他首先选择村民闻所未闻的移动电话业务。乡村银行配合尤努 斯的农村技术改革,为准备做手机生意的村民提供贷款。妇女们也已经跟上尤努斯的步伐,虽然她们第一次看到手机,但做生 意早已不是第一次。现在有十多万名妇女在孟加拉经营手机生意,这帮“女子移动兵团”已经向全世界发出无数成功信号。

  最近,尤努斯再次受到一些理论家枰击:“你做成功了,但只是聚焦在穷人中上层。那些食不饱、衣不暖的人你不管 了?”面对人们的质疑,尤努斯决定以行动回敬,向批评家表明“乡村银行是帮助所有人的银行,不分等级。”尤努斯将目光 投向乞丐,因为乞丐处在生存底线,没有谁比他们生活水平更低。

  尤努斯很快为乞丐们制定出一套商业计划。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无条件得到9美元作为在大街上出售玩具或甜食的本钱 ,乞丐如果讨不到钱,就可以靠做小买卖维持生计。这笔贷款是无息的,分期还贷额很低。消息传出后,尤努斯估计最多也就 有4000—5000名乞丐来贷款,结果一下子召来2.6万人。迄今有超过6.3万人参加了这个项目。

  庆幸的是,尤努斯成功了。尽管项目开展时间还不长,但是近60%的贷款已被偿清。乞丐们挺争气,他们大部分都 成功转变为小贩,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社会的尊重。用乞丐们的话说:“过去总是关着的门打开了,人们见了我们不躲了, 好多人还主动搬来板凳,请我们坐一会儿,人活着又有了尊严。”

  从无地自容、极度自卑到重树自信、自立精神,在乞丐们的心目中,尤努斯无疑是使他们“重新做人”的英雄。乞丐 一直是道社会难题,做乞丐本无奈亦无错,他们需要社会用更多的爱心去救助,真正伸出手去拉他们一把,而不仅仅只是保持 距离地给予他们宽容和施舍。社会进步呼唤拯救乞丐,尤努斯的创举为人类社会拯救乞丐树立了榜样。

  尤努斯有句名言:“对穷人的赠款是害了穷人,有偿才是真正帮助穷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