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对话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信息助农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09:42 央视《新闻会客厅》

  央视《新闻会客厅》11月17日《决策者说》播出《廖晓淇:信息助农促发展》,以下为节目内容。

  张 羽: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看《决策者说》。农民朋友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确实,把路修通了,物流畅通了,丰产丰收之后就可以换来财富,但最近一些事情好像告诉我们道理并不是这样的,很多种瓜的瓜农,瓜田丰收了,但是最后变不了富裕,今天我们
请的嘉宾就要讲,还要给农民朋友修另外一条路,不是走车走人的路,是一条看不见的路,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今天的嘉宾。

  廖晓淇简历

  廖晓淇,男,汉族,1947年8月出生,重庆丰都人,大学文化。曾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国家建设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干部,中央纪委办公厅副处级秘书、办公厅二处处长;对外经济贸易部政策体制司处长,驻立陶宛经济商务参赞处参赞,国务院办公厅副局级秘书、局级秘书;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03年3月至今,任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张 羽:有请廖晓淇副部长。廖部长,一开始我就跟观众朋友介绍说,我们要给农民朋友修一条看不见的路,也是帮他们致富的路,不是走车走人的路,什么路?

  廖晓淇:互联网的网路。

  张 羽:这条路能帮农民致富吗?

  廖晓淇:我觉得最近的一些实践表明,应该是可以的,或者是可能的。

  张 羽:怎么会想到给农民修这么一条路呢?

  廖晓淇:商务部今年在流通领域有13项重点工程,其中有一个要求我们来促进农村的市场体系的建设,也是我们商务部一个重要的工作。我们就想是不是在我们政府网站的基础上建一个新农村的商网,就是通过互联网搞一个专门为农民服务的网络。

  张 羽:这是做生意的?

  廖晓淇:对。这个是做生意的,但是不是直接在上面做买卖,我们叫对接,交易的对接,今年8月7号我们就看到,在《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报道,说陕西的瓜农种了瓜,但是卖不出去。

  张 羽:我们把这篇报道找到了,这是当时的《人民日报》。

  廖晓淇:这个消息我当时看到了以后,我觉得应该说又是伤心,另外也觉得非常着急,我个人感觉,一方面农民辛辛苦苦几个月,劳作下来以后,生产出来的果实卖不出去。

  张 羽:为什么卖不出去呢?

  廖晓淇:现在我认为主要是信息不通,这个大家都知道,流通应该说从程序或者过程来说是三个阶段或者三个部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恐怕缺一不可,没有信息,买的人不知道在哪里有卖的,卖的人不知道卖给谁,这个交易不可能产生。

  张 羽:连买都没有人卖的,最后这瓜都烂在地里了?

  廖晓淇:我看了以后想是不是可以,既然我们新农村商网有这样一个交易对接的功能,看一看能不能帮助农民销售他们的瓜,所以我就在这个消息旁边写了几句话,要求我们的信息化司,我们部里一个职能部门。

  张 羽:您是看到这条消息,特意就这条消息批了一段话。

  廖晓淇:当天批的,我就说请信息化司立刻和陕西省商务厅联系,请他们了解一些情况,把瓜农信息,卖瓜的信息放到网上,我们来认真努力帮助农民解决卖瓜难的问题。

  张 羽:部长,我请教一下,农民当地的瓜卖不出去,跟商务部有什么关系?

  廖晓淇:应该说有关系,也没关系。没关系,买卖是市场的,政府部门不用去搀和,这跟我们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商务部是负责流通这样的部门,我们有这个责任。

  张 羽:商务部就是负责流通的。

  廖晓淇:怎么样使市场更加通畅,市场更加便利,这方面来说商务部应该说是有责任的。

  张 羽:您批了文件了,转达到陕西商务厅了,瓜卖出去了吗?

  廖晓淇:为什么要让我们的信息化司给商务厅,按说买主或者卖主是通过互联网把信息传上去以后,但是现在现实是什么?是我们的农民,他现在没有掌握这种计算机,掌握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为他们的销售和购买服务的能力,怎么办?如果没有人去,这个信息是不可能自动上到网上的,所以我们只能让商务厅的同志下去,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去找,这样我们上了170多条需要销售西瓜的信息。

  张 羽:细到每个村吗?

  廖晓淇:当然,每个户,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公斤,是什么品种的,可能的最低价格是什么,我们的人组织把它上到我们的网上,上到网上还不行,因为这是个新的网,没有人知道,上了网以后也没有人去看它。所以我们这边又组织人从网上去寻找,有没有求购西瓜的信息。

  张 羽:不光找到卖瓜的,还得找到买瓜的?

  廖晓淇:我们这个叫网上网下结合,光是网上是不行的,我们去寻找,找了将近50条, 50条信息上到网上以后,我们就去打电话,给这些要买西瓜的人说,陕西的某某村有什么什么西瓜,他的电话是什么,让他们之间对接,我们的功能就是这个,效果还真有。比如说河北、重庆、四川、广东、湖南甚至于香港,都有客商提出要买西瓜,而且他们确实都已经建立了联系,甚至于签订了合同,我们统计了一下,十天时间差不多卖出去2800多吨,为陕西的农民卖出去的西瓜2800多吨。

  张 羽:我们找到一个陕西的农民,现在我们就电话连线陕西省华阴市华西镇北洛村的村民任君文,让我们接通他的电话。我们接通这位农民朋友了。任君文,您好。我叫张羽,是决策者说的记者。您好,我想问一下,今年种了多少瓜?

  任君文:我们这里今年种了三万亩西瓜。

  张 羽:三万亩,产出了多少?

  任君文:产了一亩地,八千斤左右。

  张 羽:这数字挺大的。当时是有多少滞销了,卖不出去?

  任君文:客商少,卖不出去。

  张 羽:一亩地会亏多少钱?

  任君文:一亩地能亏二三百元。

  张 羽:那你告诉我后来怎么客商多了,新农村商网给你们提供了什么实质的帮助吗?

  任君文:后来我在咱们新农村商网登了过后,我们这里有三万亩西瓜,面积特别大,再一个我们这里的瓜品种也好,最后来的客商特别多,把我们这里的西瓜全部拉完了。

  张 羽:最后卖多少钱一斤?

  任君文:最高时,像我们这里的无籽瓜卖到香港和广州的客商就七毛多钱一斤。

  张 羽:还卖到香港?

  任君文:卖到香港。

  张 羽:以前卖到过香港吗?

  任君文:以前没卖到过香港。

  张 羽:这次西瓜漂洋过海了,今年要再种西瓜,有什么调整吗?

  任君文:今年再种西瓜就是西瓜又增加了好的品种。

  张 羽:我问你一下,这些客商今年把你们的西瓜都买走了,有没有跟人家谈明年你要什么品种,我们再种,跟人沟通好了事先?

  任君文:谈到那方面了。

  张 羽:明年可以直接找到这个买家了?

  任君文:是的。我也上网,我自己有电脑。

  张 羽:你自己上网,你能在网上上新农村商网,看到他们提供的信息和看到买家的信息吗?

  任君文:能看到。上面都留有电话联系,我可以和他沟通的。

  张 羽:我问你,除了你会上网,当地的瓜农都能上网吗?有条件上网吗?

  任君文:有一部分有条件上网,大部分还是没条件上网的。

  张 羽:那像最开始这个登录信息和买家信息,是商务厅的人帮你们联系吗?

  任君文:是的。

  张 羽:好,谢谢你,祝你明年又能丰收还能赚大钱,谢谢。

  2006年8月25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共同点击开通了“新农村商网”,并为《新农村商报》首刊揭牌。商网、商报的开通,旨在以商务信息服务推动农村流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信福工程”真的能给农民带来幸福吗?决策者说,正在播出。

  张 羽:商务部搞这个工程名字非常好听,信福工程,跟幸福是谐音的,是信息福芷工程,我是这么理解,部长能不能跟我们简单概括介绍一下,这个工程都包含什么内容?

  廖晓淇:我们这个工程名字叫做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称是这个。

  张 羽:简称信福工程。

  廖晓淇:主要是通过信息来为农民服务的,所以它是利用信息来引致富为农民,所以我们简称信福工程。它的内容是这样,一个叫商网,刚才已经讲了,另外我们有一份叫新农村商报,办了一份公益性的报纸给农民。第三就是刚才我说的,要为农民,为农村建一些信息站,来为农民服务,同时也为农民示范信息技术怎么样为农民来服务,为农村服务,带动大家来把这个农村的信息服务扩展起来。另外我们也培训一些乡村的信息员,商务的信息员,让他们来为农民服务,同时我们也培训一些大户,其实刚才那位电话可能是大户,或者是它的经纪人,他不一定种,但是他是在这一片来负责包销或者是负责这个,对这些人也进行培训,我们这样三个部分。

  张 羽:一个网,一个报,一个站,可以这样分吧,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农民收集信息,然后再把信息传递给农民,网刚才部长已经详细介绍了,报纸我这儿有一份,这是第一期新农村商报,第一期我们看开篇词有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部长的开篇词,还有农业部部长杜青林部长的这样一个开篇词,这个报纸现在发行有多少?

  廖晓淇:这个报纸现在是发行量是每期是123万份。

  张 羽:相当大的一个数字。

  廖晓淇:相当大,按单期的报纸,在全国的报纸里面,单期在前五位。

  张 羽:每个村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报纸吗?

  廖晓淇:所有的村,61.8万个行政村,我们都通过邮局免费寄送给他们,每个村两份,这样他才能够不会放在谁的抽屉里,而是能够张贴起来,张贴一贴这边就挡住了,那边还有,需要两份,使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

  张 羽:这个报纸什么东西最受农民朋友欢迎?

  廖晓淇:我们现在已经十期了,9月1号开始到现在一周一期,每期是四开八版,十期情况来看,大家主要关心的还是市场信息,最主要关心的是市场信息,就是农副产品的市场信息,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信息,种子、化肥、农药这些信息,另外农业机械一些信息,对这些信息他们非常感兴趣。

  张 羽:这报纸多少钱一份?

  廖晓淇:没有价,不要钱,我们免费向所有的农村赠送。

  张 羽:全是免费的。

  廖晓淇:全部免费。

  张 羽:网站也是免费的吗?从网站上获取信息?

  廖晓淇:任何钱不会收的,我们一分钱也不收,所有的信福工程都是不给地方,不给农村,不给农民增加一分钱的负担,全部由政府来公共财政,公共的服务,这样来提供的。

  张 羽:其实我们看到,关于这种市场信息的报纸不少,而且网上也有很多,比如说一些商务网站,我们也可以从上面获取一些市场的供求信息,为什么我们商务部要单办这样一份报纸和单独这样一个网站呢?

  廖晓淇:就是因为只有这份,所有的都替代不了,我们这个报纸这种办法是其它报纸都替代不了的,它的内容是非常集中的,全部都是三农的信息和农村市场信息。另外发行这么广,覆盖全国的所有村子这个没有。第三个就是免费公益,这个也没有。我们这个报纸和任何其它的报纸,包括涉农的报纸都是不一样的。

  张 羽:我看到这样一个统计数字,现在咱们国家网民已经是1.2亿了,但是农村人口的网民可能是三十三分之一,就是真正上网的人很少,包括刚才农民朋友任君文也讲到,只有少部分人会上网,我们网站虽然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但是农民朋友怎么上网呢?

  廖晓淇:这就是要靠政府来推动,但是想一天解决恐怕是不行的,我想恐怕是要有一个过程。现在国家最近新农村建设也好,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的电信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像中国网通、中国电讯大力发展宽带进村的这样的工作,我们最近了解,我很吃惊,现在有些省宽带的ADSL进村率已经超过60%、70%、80%都有,就是说这一个省80%的村都已经有了宽带网,已经进到这个村里了,我觉得这是对农村将来开展信息化打好很好的一个物质基础。但是我认为,网络进村不等于信息进村,没有一个终端,没有会使用这个终端人还是没用的,还是一个不能够使信息能够进去。所以这个事情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张 羽:会不会有农民朋友这样要求,说你看网建好了,不错,内容也不错,能不能再给我们点终端,给我们点电脑?

  廖晓淇:这个我们想争取,这个东西就是量很大了,所以恐怕不能够完全解决,靠政府解决恐怕是不行的,我认为政府主要是示范,通过培训使更多的人了解电脑是怎么回事,政府可以配一些,但是不会配太多,最后还是要靠经纪人、企业,农村的企业家,富起来一点的农民,比如东部地区的富一点的农民,他们会用了,而且看到他的好处以后,自己就购买,恐怕还得靠这个。

  张 羽:一旦他们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他们获益了,可能一些富裕的农民就有动力,有愿望去买电脑,通过网上进行交易和获取信息了,但是很多地方的农民朋友,他不知道把我的信息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去,没有这样一个购销信息,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

  廖晓淇:这个要逐步来解决,这有个过程。但是我们觉得,政府要起一定的作用,从西瓜的问题,这个例子启发了我们,可以用互联网来帮助农民,农副产品来销售,发挥作用,我们就搞了农副产品的秋季网上的对接会,各个省都动员起来。从9月15号到10月底,45天。

  张 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对接会的情况吗?

  廖晓淇:这个应该说效果还是很好,也是刚才讲的网上网下结合,大致的方法和西瓜的方法是一样的。统计了一下,我们让各个商务厅逐个去核实统计,整个的交易额超过七亿元人民币,其中有3.8亿是实际成交,签了合同的,还有3.4亿是达成意向,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涉及到29个省市区469个县,超过2400个村的农民或者是企业,他们对接成功。比如说比较大一点的,辽宁有一个县,肉牛通过我们这个对接会卖出去两万两千头,金额差不多是8200多万元。比如说广西有一个县,它的香蕉通过互联网,通过我们的对接会卖了3.6万吨,差不多是六千多万元。另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张 羽:也就是说在初期的时候当农民还不能自己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放到网上的时候,实际我们刚才说那个服务站在帮农民收集信息,放到网上来完成这样一个购销。

  廖晓淇:现在可能那个站建设也有一个过程,恐怕还不是那么简单,现在主要是靠人。

  张 羽:人到村里去跑。

  廖晓淇:靠人,我们的信息员下去了解这个村子有些什么信息,然后把它上到网上,主要是靠这个,我们这边还有人用电话、E—mail,用其它各种方式,传真来帮助他们来对接。

  张 羽:今天我们也请来一位信息员,是福建南平的苏雄,欢迎你苏雄。苏雄,你平时做什么工作的?

  苏 雄:我是福建省南平市下派的流通助理,我下派在建瓯市的徐敦镇。

  张 羽:你告诉我你作为一个信息员平时做什么工作呢?

  苏 雄:我们下派的时候,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化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农民致富,我们主要做了那么几项事情。第一个就是打通农村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城市和乡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最后一公里,谁来打通的问题,所以我回去以后就马上找了电信部门、广电部门,找他们去谈,给他们宣传信福工程,可以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商机,但是这些部门当时都有些顾虑,就是因为他们要去投入,这个基础设施投入,他们一直感到农村电脑消费估计没有那么大,因为农村是线路布得长,回报是很低的,所以他们都有些顾虑,他们建瓯市电信公司的于经理就带着相关部门的人到我们镇来座谈,在座谈过程中他就被我们农民朋友的渴望信息,很想买电脑上网的这个情绪感染。

  张 羽:农民对上网需求很强烈吗?

  苏 雄:很强烈,现在特别是我们在国道沿线的那些村的农民,他们接触的东西更多一点,他们对这个需求是非常强烈。每个村的村委会都非常积极支持这件事情,他们马上召开村民会议,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致通过了,和电信部门共建村话,村里拿一点钱,电信部门出大头,一起共建村话,但是要求同时要把ADSL宽带一起接入。

  张 羽:首先解决了通路和硬件的问题,你如何从农民那儿收集信息或者农民如何把信息能放到网上进行对接?

  苏 雄:单单有硬件还不够,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知识和上网操作的一些技能。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5月12号举办了我们徐敦镇首期农民电脑培训。开始我计划是50个人,因为不能都排满,50个人,到报名的时候就55个人了,到我开始培训的时候,已经60个人了,所有的电脑都排满了。到结业考试的时候是66个人了,有的一台电脑上两个人。

  张 羽:越来人越多。

  苏 雄:人越来越多。

  张 羽:现在网络也铺通了,电脑也有了,人也培训出来了,最后见到效益了吗?

  苏 雄:我们前一个月有个富头村,刚刚组建了一个户头的蔬果合作社,他搞了一个综合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一开业以后我就发现,他们对市场信息非常渴望,没电脑怎么办?我就带着他们到各个部门去游说,然后我们建瓯市捐赠了他们一台电脑,回来就接上了,马上就上宽带,就上去了,南京的客商,沈阳的客商,一个接一个就联系上了。这个合作社综合市场开业才一个多月,就发送了蔬菜52万斤,蜜桔就是66万斤。目前根据他们手上的订单,他们已经排了,到春节前,他们还可以发送蔬菜20万斤,因为这时候我们的蔬菜这时候是尾巴了,进入淡季的时候了,还可以发送20万斤,他们现在正在积极组织货源,接下去的芦柑他们从订单上看还有180万斤。

  张 羽:苏雄,你真是没白辛苦,一个人辛苦带富了一片农民,谢谢你。廖部长,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来自于福建南平当地农民上网收集信息的例子。

  廖晓淇:他们南平每一个乡都有一个像他这样的流通助理员,来做类似的工作,不止他一个,他只是其中一个。

  张 羽:每一个乡都有?

  廖晓淇:每一个乡都有,他是其中一个代表,做得是比较好的。从他刚才讲的这段也可以看出来农民非常渴望信息,他为什么愿意去学电脑,首先我认为是他渴望信息,渴望市场信息,这是他的一个原动力,否则他不会去玩,他没有这工夫。

  张 羽:在人们的概念当中,互联网离农民还是挺远的。

  廖晓淇:互联网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快捷、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这么说,在北京,在上海,甚至于在纽约,只要它有终端,有了网络,我们在偏远的农村,打开以后,它所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内容,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还没有任何时间的差别,这是和其它的东西不一样的,有些消费品可能会从国外到国内,或者从发达地方逐步梯次地向下转移,但是互联网不是这样,有了互联网,有了终端,他就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不能说光这一个,他是不可能就富了,但是这是一个渠道,特别是在商品生产,农村的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候,那这个作用就非常大了,而越偏远的地方,它的作用反而是越大的。所以现在咱们像商品生产很多地方,蔬菜,有的县成了全国瞩目的,像寿光,我们下去调查,很多县,比如山西有的县,黄花,这是非常好,那个地方就有这种传统,那个地方的气候、土壤就适合种这个,质量、品质非常好,不仅国内畅销,国外都畅销,它是这样一个情况,那就非常需要市场的信息。互联网完全可以为他们打开这种销路,完全可以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增收,丰收。从现在的情况看,政府需要介入,需要扶持,为什么?本来这个交易是企业的事情,政府是可以不参与的,但是现在的现实就是大量的农民没有能够掌握运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个事情可以由企业来做,比如电子商务的一些公司、企业来做,但是企业的原则是利润,他不会去无偿为农民提供服务,当然不是说没有,咱们有些公司可能也会提供一些服务,但是从基本上来讲是不会的。这个时候政府做一些引导,做一些示范,我想作用就很大。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对接会,以后还会开对接会,它会解决七亿元,七亿元你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对全国来说解决了多少问题,这很难说,我们只能说很部分的,很局限地解决了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我们的这种做法能够为大家示范出来,互联网可以为农民做出这样的好事来,增产增收,其他人是不是也可以做?我们的企业什么时候也可以做?我们想希望能够起到这样的示范的效益。

  张 羽: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今年是7亿元,也许明年是14亿元,也许再过几年是70亿元,网站提供了很好的内容,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农民朋友也非常需求,随着我们网站越来使用的人越多,报纸看到的人越多,我们会不会收费?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现在收益非常好的商务网站,就是靠这种网上交易来完成的?

  廖晓淇:对,这就是我们交易会,我们的网和其它商业性的网根本不同的地方,首先我们的来源,我们的钱是公共财政的钱,它是不允许收费的,作为政府来说,它是为公众服务的机构,也不允许收费。所以我们的网,不管将来搞什么对接会,不管我们的报纸发行量将来会扩大多少,都不会收,永远不会收农民的一分钱。

  张羽:现在我们搞了这么一个全国性的新农村商务网站,其实在以前可能有一些地区或者一些协会也搞了一些小的网络平台,比如什么蔬菜网或者这种小平台,这样的既有资源给我们这个网站有资源整合的这种措施吗?

  廖晓淇:我觉得这不是整合,可能应该是大家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些有些专业的网站,他们尽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还希望他们能够发展得更好,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还有的做不到,没法做的,我们去做,这个我觉得不是矛盾的,也不可能谁去把谁整合了,其实我认为最后的结果应该是示范的结果,最后是随着农民认识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刚才为什么说培训,很多农民愿意来,他其实有一种神秘感,电脑还有这个问题,有钱他不敢买,这种情况太多了,没钱是大量的,但是也有很多是有钱,他不知道这个东西,电脑,计算机,这是信息技术,一听就跟我没关系。其实技术越发展,它越简单,某种程度上反而越简单,越傻瓜,就像是这么一种情况。一旦把这种示范给他以后,我认为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农业的企业家,他们有自己的电脑,他们运用互联网,而不要由政府做这个事情,我希望是这样的,这个才能真正起到整个的我们的农村信息化的程度,市场信息化的程度,把它大大提高。

  张 羽:据我们了解,目前商务部为了发展农村物流,我们已经推出的工程,万村千乡、东桑西移、双百工程,现在我们推出这样一个信福工程,这些工程有什么意图,最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廖晓淇:现在商务部为了贯彻中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样一个战略,为了促进农村的流通业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很多的工程,我们的信福工程只是其中一个,它的特点是利用信息来服务,我们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工程都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工程,它跟我们这个信福工程侧重点是略有不同的。万村千乡工程是建设村一级的连锁流通网络实体,它是鼓励支持企业建这种连锁的流通网络,是这样的一个工程,这是很需要的。另外双百工程是建设县和乡的一百个批发市场,这也是交易场所,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促进农村流通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这个是互为补充。

  观 众:您好,我是来自民族大学关注三农协会的,包括我们协会在内,社会有很多NGO、基金会,同样在做这件事情,包括农民工的电脑培训,我也非常希望有这样一个渠道,包括我们在座这么多人都可以去做这样一个老师。谢谢。

  廖晓淇:大学生确实有很多,他有这个条件,有这个知识,也有很多是从农村来的,他有这个愿望,有这个能力,也愿意为农村做一些工作。北大曾经有一个老师提出一个倡议,首先说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四年毕业以后,或者是六年毕业以后,那个电脑很多是要更新了,他也不愿意再带到新的地方去了,好像北大统计,一年恐怕有七千台需要处理的电脑,他都倡议能不能把这些电脑集中起来,送到农村去,把它修好以后送到农村去,这些送的人要负责到那里去培训三个五个农民,学会使用它。我认为这个事儿是很好的事情,作为一个政府,作为商务部我是非常支持,乐于支持他们这种做法,我们甚至于都考虑,能不能我们来资助,资助你们。总要有个路费,但是这个事情不是我们商务部自己能做得了的,我希望民族大学团委、学生会能不能组织这个事情,如果你们组织这个事情,我们愿意来讨论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来支持你们。

  张羽:好,谢谢部长。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播出时间:

  每周一至周四晚22:00--22:30

  周五特别节目《决策者说》播出时间:

  周五晚22:00--22:30

  新闻会客厅 会见新闻当事人,敬请收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