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一个争议官员的成名前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7:32 新世纪周刊 | |||||||||
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激进的仇和成名了;在一个更显赫的位置上,他还能保持这种激进吗? 这本是江苏省内的一次普通工作会议,但却吸引了全国很多媒体的关注,甚至一些海外的媒体都发表了相关的评论。
标题无一例外凸现10月9日这次会议主持者的名字:副省长仇和,曾经的中国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成名仇和本是农民出身,1957年出生在江苏盐城滨海县农村。1978年他考上了大学,这成为仇和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当时稀缺的大学生,他进入省农科院工作,两年升为副处级。 1996年,仇和作为江苏省派出深造人员,从美国学成归来,并在39岁的时候担任宿迁市副市长兼下属的沭阳县县委书记。2000年,仇和升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8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宿迁市委书记。 在地理版图上,仇和所在的宿迁市在省内都是个默默无名的地方。这个10年前新建的地级市历史短,虽说行政级别和江苏的苏州、扬州一样,但名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更要命的是穷,在江苏这个富裕省份,如果说宿迁在江苏有什么特点,那就是“突出”的穷。1996年宿迁建市初期,人均GDP还不到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3,仅相当于中部地区的1/1.7,被称为江苏经济的“第四极”。这个排在苏南、苏中和苏北之后,既穷且大的宿迁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板。 然而就是在这个“穷乡僻壤”,仇和的命运在2004年发生了转变,依靠一系列激进的人治色彩浓厚的改革措施,他一举成名。 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 2003年,宿迁市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变卖幼儿园和医院,引起激烈争议。从当年的7月12日至10月2日的短短时间内,央视《焦点访谈》三次聚焦宿迁。 “仇和望一望,拆到南关荡,仇和手一挥,拆到沂河堆。”“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民间段子如此描述。 2004年2月5日,一位南方的记者发表了《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一文,迅速引起全国性的轰动。 仇和出名了,一场关于“仇和现象”的讨论随之而来。 视察 2004年5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造访宿迁,视察当地城乡状况之余,和当地百姓进行直接交谈,而仇和也当面汇报了自己的工作。 一位陪同视察的宿迁市级官员回忆,胡锦涛当时听得很认真,也问得很细,但没有表态。“仇书记汇报时,胡总书记问到了公推公选等政治民主制度建设的情况。” 此后发表的报道称,仇和理解胡总书记当时的话的含义是,“选一个人,是机制,选一套班子,就是制度了。” 5月6日,新华社公开报道了胡锦涛此次视察工作。报道引述胡锦涛的话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切实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宿迁市委副秘书长刘斌就此理解为,对仇和所做的改革不要去争论法律依据,这些改革本身就是破除不规范的东西,消除矛盾,在制度无法推动制度建设的情况下,试图用人治的方式最终推动制度的建设、健全。 此后,包括审计长李金华等在内的省部级官员有近40人次到达宿迁,其中国家各部委、中纪委、中组部的副部级以上官员有15人次之多。 升迁 2006年元旦,严肃的仇和一反常态,给宿迁的每个官员都寄去了一张贺卡。而跟随他多年的身边工作人员,也出现了新的工作安排。 1月20日上午8点30分,江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进入选举程序,要从两名候选人中投票产生新任的副省长,仇和名列其中。 当时仇和坐在主席台的第四排,穿一件藏青色西装,配上一条灰色带花纹的领带,白色的衬衣袖口特别醒目,而他一如既往地表情严肃。 9点投票开始,大会共发出736张选票,收回有效票733张——仇和得票541张。 9点50分左右,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宣布仇和当选江苏省副省长,负责协调苏北发展、城乡建设、交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 在10月9日的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仇和的讲话一如既往的严厉,要求用“最坚决、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彻底整治“小化工”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对仇和而言,治理工业污染的困难并不比他之前遇到的麻烦小。 化工行业是江苏省的“第一排污大户”和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区,江苏上下一直有整治化工行业的呼声,但多年来始终未见显著成效。 在激烈的言辞之后,是否有激烈之举?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还不得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