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为了公共利益”年度组织奖之爱德基金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0:40 南风窗

  颁奖词:爱德基金会作为一个中国基督徒发起的慈善性非政府组织,多年以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并以爱为纽带引入国际资源致力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和弱势人群的福祉。爱德的实践不仅给最需要的同胞带来实际的帮助和鼓舞,更在行动中向社会传播了同情、理解、关怀这些可贵的普世价值。

  婴儿洗澡椅热季促销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爱德基金会

  宗旨:在信仰互相尊重的原则下,共同献策出力,开展同海内外的友好交往,

  发展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维护世界和平。

  理念:受助者生活的丰盛就是助人者精神的丰盛。

  寓信于行 以爱证德

  作为一个每年支出六七千万元用于中国大陆公益事业的非政府组织,爱德基金会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低调的,很多人眼里爱德基金会有一种颇为神秘的色彩,而不少略有了解的人往往会把爱德基金会当作一个宗教团体。确实在中国它的地位有些特别,它和基督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由中国大陆基督徒在1985年创立的,主要发起人丁光训先生当时则是基督教协会的会长和三自爱国委员会的会长,甚至了解基督教的人会发现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公开发行的圣经都是由爱德基金会与国际组织联合圣经公会(United Bible Societies)合作的爱德印刷公司印制的,仅在04年就有545万册之多,而它所募集的善款更是主要来源于香港和欧美的教会组织及与教会有关的发展机构。但多年以来爱德基金会在中国基层地区作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却和传教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举办诸如教育、扶贫、医疗卫生、防盲治盲、农村发展、救灾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获得了很大成效,典型如复明行动(为18万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中国西部地区村医培训项目和 广西任豆树种植项目(解决生态贫困与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爱德基金会一直以传播爱为其最高使命,这也是其发起者们最初定下的基调。就像近两千年前,耶稣对他的信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所以,哪里有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无论是白内障患者、麻风病人还是贫困人口、失学儿童或是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爱德就会积极联络国际上资源,尽可能的提供援助。更可贵的是这种爱心象火种一样被爱德传播了出去。当我们怀疑村医培训项目会不会导致村医们有了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后纷纷离开乡村时,我们欣喜的听到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的一致反映:爱德项目培训的村医学到了爱德精神,富有爱心,技术知识扎实,乐于为村民服务。

  爱德更通过严格的自律及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确保了爱心在实际操作中不被扭曲。一方面他们坚持以较少的资源满足更多的社会需要,严格管理捐助资金,这也赢得了捐款人和捐款单位的信任。 例如,爱德退还的一笔项目捐款仅185元人民币,而退还的项目专项管理费达20多万元。另一方面, 对待任何项目,爱德始终坚持“三个一点”原则,即爱德支持一点、地方政府合作机构配套一点及受益群众贡献一点。通过这个原则,他们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还动员了其他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工作,并且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爱德相当注意不去大包大揽,造成受助方的依赖性。而通过实施项目,爱德也帮助民众了成为脱贫致富、改变处境的主力军,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我们看到,爱德虽最初由基督徒发起,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则表现出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他集聚了各界人士及各方支持,最初的理念也在这种淘洗中更加纯粹及明朗。就像丁光训大主教所强调的:“我们爱德基金会是由基督徒发起的,但我们办得并不是宗教活动而是社会事业,有很多不同信仰的人都参与了进来,我们的团体里也有民主党派,也有佛教徒。我们基督徒也绝不认为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上帝联系在一起,就有权要求别人也这样,比如雷锋、比如白求恩,他们不信基督,他们有另一种信仰,但同样表现出博大的爱,不相信上帝的人也可以作出让上帝喜悦的事情。”

  爱德的实践象我们展示,我们的时代其实并不缺乏好的精神资源,但愿这些资源都能如泉水一般涌出地面,汇成潮流,滋养这片土地。设想爱德的基督教背景也许在未来也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官方的统计,在中国生活着大约1700万基督徒,有关专家认为,未经统计的基督徒恐怕还要更多。如果提供顺畅的途径让这几千万同胞“作光作盐”的努力和中国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这何尝不是一件符合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好事呢。(郭宇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