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并购大猫学做大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1:59 南都周刊 | |||||||||
陈一舟 (前言)陈一舟曾经是个经典的IT创业英雄:创立chinaren,一度成为1.0网络潮的神话,然后又尝尽泡末散尽的消沉。 2.0的高潮里,陈卷土重来,他的千橡在资本的供护下,从猫扑开始大肆收购具有概念潜力的中小网站,以收购与业务组合的方式,再度向纳斯达克冲刺。
但上市至今未见曙光,而千橡人数过千,网络大猫已然过饱。这是创业狂人过去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记者 许十文 广州报道 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热骤然降温,陈一舟把自己一手创办的Chinaren社区网站卖给了搜狐。但陈并不认为那是一次失败,充其量只是一件事情没做完而已。 时光流转,IT英雄之一的陈一舟又站到了纳斯达克的门前。乘着Web 2.0的翅膀,宛如1.0时代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桥段,陈把2.0概念里最红的几家网站纳入千橡的阵营;然后,“千橡能不能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今年业界讨论得最多的热门问题之一。“我最希望的剧情是,有几个月大家找不到我了,然后,突然千橡就上市了。”年初时陈的愿望很赤裸。 不过现在陈也坦言,美国的投资市场并不看好千像一揽子打包的上市概念。陈还要想更多的办法。他的新妙想是,把千橡旗下的明星,譬如猫扑和Donews分开向纳斯达克冲刺;也有消息说他正在谋划借壳上市。同时,他也在砍掉先前买来的“种子”,裁员,引来业界议论纷纷。 上市一缓下来,千橡的事业部门,除了猫扑和Donews,似乎一下子都与上市无关了,陈一舟有了新挑战:“我这辈子第一次管超过1000个人,”陈不断向记者表明千橡已经是一个大公司了;他新近在强调集权,要牢固把握所有的项目;他也在头痛内部执行力的问题。从1.0时代的创业狂人,到2.0时代的“种子”(中小网站)收购狂,陈一舟历经了多次小企业快速成长的粗放过程。如今的千橡号称“矩阵”,在网站、无线互联网、客户端的三条线有不下十个事业部门。 但陈最令同行羡慕之处,在于他在融资方面的能力,而钱,总是能稀释很多眼前的风险。年初陈又获得了4800万美元风险投资,“相当于小型上市”。这些钱甚至够他再收购一些“橡树的种子”。陈向记者算了算,4800万美元已经花了2000万,又有两个WEB 2.0概念的网站被他收购,还有一个游戏项目、一个电子商务项目在启动。 粘于社区的生存 在陈的互联网事业里,最有个人情结的是大学社区网站,“我了解年轻人,尤其年轻大学生。他们关心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前途,一个是爱情。还有音乐,明星和游戏。”这些诉求都能在千橡的网站上看到。 陈对人们沟通的需求同样敏感。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是个很骄傲的家伙,他的第一个好朋友,就是在声讨共同敌人(老师)中建立起友谊。陈的成名作,Chinaren,是中国互联网上第一个针对校园交流开发的社区,他与两位拍档,周云帆、杨宁,也成为了1.0网络潮时代的风云人物。 在Chinaren卖给搜狐以后,陈一舟到美国赶光通讯的潮流,却“赶上了泡沫破灭的时候”。2002年底,陈再度回国,没有追逐无线或网络游戏等当红的领域,他一是成立了千橡,主要业务是SP,二是开发了青少年社区dudu.com。这都宛如chinaren事业的延续。“我回到社区,做最了解,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东西。可能在中国所有的网络公司CEO里面,我在社区里泡的时间最长。”陈一舟说。 他喜欢钻研猫扑网。“如果上帝说,明天千橡就可以上市了,但前提是要我抛弃猫扑,那我宁愿不上市。”陈一舟这样形容自己对猫扑的感情。猫扑网原本是个人网站,社区里一个问题会有上万回帖,形形色色的答案超乎正常逻辑,至今都是网络社会次文化的一个著名集散地。2002年,陈一舟把猫扑站长请来,一天时间就谈好了合作、收购。 在外界,不少评论认为陈在2.0的风潮里更像投资者,而不是以创业、营销、技术等实业家的形象出现。“自我创新与资本业务组合是我们的两条腿,”陈不满这种说法,猫扑网是他最大的例证。“猫扑网的发展,频道,内容,产品,本身就有很多创新。在2002年收购猫扑的时候,它还只是个有两台主机,60兆带宽的小网站,现在呢?” 客观地说,这几年陈一舟确实在猫扑上花了很多心思,朋友圈、贴吧、猫仔队、“极客”视频……各种产品、服务与营销概念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猫扑的内容以大杂烩为特征,汇集了很多搞笑、无厘头的信息,有些还引起了文化学者与社会观察家的非议。在猫扑之外,陈在渠道营销上也承认自己走了一些弯路,譬如“趟入了客户端流氓软件的浑水”,把本来有好前景的市场产品给做坏了。 猫扑网给陈带来的不但是个人喜好的满足,在今天还成为了千橡的支柱。2006年,这家国内最大的年轻人社区广告收益将突破1亿元,而之前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陈还积极在猫扑上实验基于2.0的宽频互动营销广告。在如今千橡“琳琅满目”的事业线上,猫扑是最赚钱的,而且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可持续的赢利模式。 并购大猫学做大企业 《商务周刊》的一篇评论认为,千橡这样巨无霸式Web2.0公司的出现,不知道是2.0的幸还是不幸。千橡旗下多个web2.0气质的网站,包括猫扑网,都是通过收购完成的,而同样在国外,默多克收购了My Space,Yahoo相继收购了Flicker、Blog、Delicious——并购让创业者看到了赢利的希望,但同时,也让那些欲以Web2.0来推翻门户网站继而统治用户眼球的理想主义者感到心寒。 陈一舟认为自己在商业最强的能力是“发现重要的机会”。在大学里巡回演讲,他认为学生们应该到二线城市去,到中小明星公司里去,因为大城市大公司竞争激烈,倒不如去那些发展快又竞争少的地方。在互联网上,在今年9月26日以前,陈更像是一只看起来有点贪婪的大猫,在收购猫扑以后,接二连三地并购多家知名中小网站,不知疲倦,不怕肥胖。 目前陈一舟已经拥有九大门户,形成一个整合型的互联网公司,分布在网站、无线互联网、客户端三条线,一度被形容为“千橡矩阵”。 熟悉美国资本市场口味的陈一舟,收购、再包装的项目都显得特别时髦,全部都有美国先行者的影子,譬如猫扑就很像My space,“UUME要做中国的Youtube”,等等。不过国内随2.0风潮起来的,是竞相模仿国外明星的互联网公司密密麻麻,陈这只网络大猫,不但要吃得多,还要吃得快。为什么?几个月前,他拿Youtube做例子:中国有150家公司做微视频! 陈一舟特别欣赏如家连锁的模式,对沈南鹏印象很好。10月26日,如家快捷酒店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前又以“疯狂的速度扩张”。“我们还会不断扩充,一年收购一个社区……”今年年初,陈又获得了4800万美元的风投,在2.0热潮退温的今天令不少创业者侧目。陈自己对此也比较得意,大眼咕噜地转:“资本手段,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 陈一舟与美国VC们的缘分早在1999年开始。当时陈一舟拿着商业计划书,在著名的沙山路一家一家地敲门找投资商,找到了一笔200多万美元的投资。陈也面对过资本的冰点,2000年网络潮退却,他找遍风险投资商,却没有一个再肯出手,无奈之下只得把Chinaren卖给搜狐。 现在的陈在资本圈子里可算驾轻就熟。2005年底,陈一舟在上海吃晚餐时碰上美国风险投资商DCM的联合创始人David Chao,闲谈一阵就给David Chao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David Chao把在中国最大一笔投资给了陈;著名的GA,也把千橡作为其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投资对象。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陈一舟说,在美国一半的投资公司里,他都能找到校友。 一些熟悉中国两次网络潮的人士觉得,陈一舟越发少了网络创业的坚持,多了随资本市场而动的投机。陈一舟则说:“在这个行业,钱太不容易挣了。但我相对比较幸运,尽管创业不容易,但站在融资,资金链支持的角度,我还算比较顺利。” 但陈也清楚资本的意志与要求。“千橡狂飙突进式的青春期已经过去了,正处于运作上市及背负利润目标的发展期。”9月26日,千像宣布裁员10%,又宣布上市战略改变,把猫扑和Donews分拆上市。陈一舟说,不再允许做短期挣不到钱的事情,不再允许痛快淋漓四处突进,求的就是“走得更快一点”。 网络大猫陈一舟最后一次与记者通电话,谈的都是减肥的问题,诸如“十个网页打不开就有可能损失一个点纯利”的问题,利润压力昭然可见。既然说了暂缓上市,那么除了面对资本市场,陈一舟还需要时间去整理大杂烩一般的千橡业务,还需要钻研,如何做一家大公司。 说到这里,陈一舟又羡慕起马云来。他说,马云不用上市,就能通过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并购案套现10亿美金,从而获得更好的参与空间,做一些长期规划的事业,避免竞争的拥挤,还有资本市场的利润压力。“问一下搞VC和搞创业的人,都会说,马云做得真不错。”陈一舟抱着手,很认真地说。 陈一舟,现千橡互动集团首席执行官。曾把著名的chinaren.com成功卖给搜狐,并出任搜狐高级副总裁。 WEB 2.0公司 2.0中国的耀眼明星是猫扑和奇虎,两个论坛模式的Web2.0的公司,这两个网站背后的老板陈一舟和周鸿礻韦,也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典型人物,一位把Chinaren卖给了搜狐,另一位把3721卖给了雅虎,都拿到了数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却似乎并不满足,没有亲自登顶纳斯达克看似成了遗憾。 千橡的投资者 General Atlantic(GA) Doll Capital Management(DCM) 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TCV) Accel Partners Legend Capital 千橡大事记 千橡互动集团是集娱乐互动门户、移动增值业务、多媒体内容传输等多元化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互联网集团公司,于2002年11月成立,先后并购猫扑网(MOP.COM)、魔兽世界中国、RENREN.COM、UUME.COM、DONEWS.COM、5Q.COM、中国软件社区等网站。 访谈 Q:千橡裁员,又撤掉了一些项目。外界有很多评论。 A:我打个比方。手上有10只股票,但我知道其中有一只可能会掉价10倍,有5只会稳赚的。这样我自然知道要买什么,卖什么。而且,从大公司的角度,我想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全部都要砍掉。我这样进出,但股票只数不会超过10只,我的风险会比对手少很多,而且成长的速度不比别人慢。 Q:千橡的DNA是什么? A:如果没有束缚的话,我喜欢到处去试新东西,但如果有大量竞争对手,或者有资金的要求,只能回缩。 千橡比较愿意试新东西,同时对风险非常关注。对风险的关注,是我两次挫折后学到的,第一次是2000年卖chinaren,第二次是2001年回美国赶光通讯潮,被彻底打趴下了。现在我每天都在考虑如何规避风险。创业真是很艰难,成功率很低。 Q:不急着提上市了,那最近的关键目标是什么? A:很多运营上的事情是要做好的。一个网站,一个星期做不好,成长率就会掉10%。现在(2.0)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得拼效率。 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就是我第二次失败,倒在光通讯上的时候。这事情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之前我认为创业是比较容易的,后来才知道创业太容易失败了,Chinaren能卖掉,运气太好了。现在我做事情,心态已经跟1.0的时候不一样,不需要钱的时候我也会去融资;不可以上市,我想缓一缓也好。 Q:你认为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与1.0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担心过像美国那种寡头的情况出现? A:一个行业成熟以后,收购与兼并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过中国还没到这个时候,互联网公司活得都很好。 在2.0潮里,能够做到跟SINA等1.0大公司规模的不会超过两家。我希望千橡是其中一家。 从价值链上说,应用开发商、设备商、运营商的比例有个金字塔倒过来的过程。开始时,运营商拿到100%,逐渐给应用的越来越多,国外Google的规模已经大过运营商,这里大概经过了10年时间的演变。在内地,互联网公司规模还不大,不过金字塔总会转过来,但不会在一夜之间。我觉得电信企业在中国比较强大。他们擅长用巨量的资金与市场价值去收购各种公司,很能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相比之下,做应用公司的似乎没有机会去收购它们,只能相互兼并收购。这与美国是不同的。 我不担心被收购,但我宁愿永远处在收购小公司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千橡的一个DNA,只靠一两项技术,营销,很难做出名堂。我们收购的都是比较小的网站,我们讲求的是成长的速度,从0开始做太花时间,我们是用钱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