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慢慢走欣赏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4:59 观察与思考

  —与年终感慨岁月飞驰的人们共勉

  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 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无生趣的囚牢。这是 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朋友,“慢慢走,欣赏啊!”

  打开最近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先生的《朱光潜谈美》一书,以上这段文字,让我怦然心动—

  朱光潜先生年轻的时候在英国和法国

留学,当时他的生活陷入窘境。“……我一直在闹贫,官费经常不发,不得不靠 写作来挣稿费吃饭。”然而,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的他,还是长时间地待在
图书馆
里,大量阅读,勤奋写作,完成了 一系列的著作。《文艺心理学》以及它的缩写本《谈美》,就是在那时完成的。

  这使我想到了古时的边塞诗人。岑参是较为特别的一个。在边塞残酷险恶的环境中,岑参却能以“功名只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英雄气慨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浪漫情怀,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名句:“北风卷地百草 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善于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现美的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人是毛泽东。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毛泽东的长征诗,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哪一首不是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诞生的?而特别值得说的是,毛泽东的诗词单纯描写自然环境的, 几乎没有,但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倒是一首写景状物“比重较大”的佳作,如上半阕写北方的雪景:“北国 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鸟瞰神州,气吞山河,挥洒自如,把个“如此多娇”表现得“分外妖 娆”。难怪诗词造诣精湛的柳亚子高度评价这首词的美学价值,认为“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 犹瞠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美,不是纯粹的“客观存在”。美之所以被我们认为是美的,是因为我们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快乐原子”被具有审美 价值的“客观存在”“引爆”而已。有着高尚人格和美好情怀的人,内心总是充满着“柔情蜜意”。这些人会比一些生性冷酷 、极端自私、缺乏爱意的人,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接受到更多的美的信号。他们是拥有美的“富有者”。 他们才会在来到阿尔卑斯山谷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

  但美不全是主观的,或者说无中生有的。能够给人带来审美快乐的客观事物,本身需要具备一些“客观条件”。这是 毋庸赘述的。

  面对一些“客观条件缺损”的我们,当然无须“慢慢走”了,而且还会“避之惟恐不及”。不日前,我所在的办公大 楼,原本非常漂亮的建筑物,突然被包上了巨大的广告牌。怎么也想不到,泛滥成灾的城市中的广告牌—这种远甚于“做假证 件”、“召男公关”的所谓的“牛皮癣”的“超级牛皮癣”,竟然蔓延到这里来了。于是,悲从中来,美悦荡然无存。

  这也如康德所说的,美必须借心才能感觉到,但物亦必须具备有适合心理机能的条件,才能使心感觉到美。否则,人 的心里,不会有“美”,反觉有“丑”。这种情况,我们稍加留意,会有许多发现的。交通的拥堵,不会让人想到“流动的音 符”而只会联想到“肠梗阻”;河水的污染,不会让人想到“皆若空游无所依”而只会联想到“臭鱼烂虾”……遇到此类的“ 风景”,朋友,我们快些走啊!

  从另外一个角度,“慢慢走,欣赏啊”,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说,人最终都要“去的”。但这“去的”地 方,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做人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的”。我们平时讲“不在乎结果而在乎 过程”,这之于做人是很合适的。既然如此,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要“慢慢走”,而且还要“慢慢欣赏”。这需要达到 一种境界:也就是,你要跳出“原我”,而变成“另一个我”,从而“吾日三省吾身”—即对“原我”进行审美。你的人品是 高尚的,你的行为是端正的,那你就好好地去欣赏你的人生过程吧!这种“慢慢欣赏”,一定会在你的心灵中浮泛起无比欣慰 、无比惬意、无比爽悦的感觉。这才是做人的味道啊!

  无论对美好的自然事物的欣赏(这些自然事物大凡都具有这样的元素:就简单的线型来说,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最美的 线型是圆和直线;画家霍加斯以为它该是波动的曲线。就物的几何比例来说,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提出 的“黄金分割”),还是对美好的人生的欣赏,都需要时间。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千万要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包括心 的脚步,慢慢地去欣赏自然事物的美和人生的美(欣赏人生的美,也包括欣赏他人的人生之美。比如倾听,便是静静地欣赏他 人人生之美的重要手段)。

  当有人问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何为幸福”时,这位巨人说,心的宁静,并且无所畏惧(大意)。而被誉为20世纪拥 有最纯净心灵的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则说:“只要心不再困惑而彻底清明时,美就出现了。”于是,我也想说,设法拥有 这样的“幸福”和这样的“清明”,尔后让我们上路吧—朋友!

  主编:邹建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