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重生工厂调查:吸毒者自组艾滋病人集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3日11:15 法制早报 | |||||||||
死亡:艾滋病患者永恒的话题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人类已经与艾滋病战斗了25年,专家们也不清楚这场战斗将持续到何年何月。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特别推出在云南这个中国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将人生与艾滋病人联系在一起的人。
云南“重生工厂”调查 有人说他们是毒枭,有人说她们是妓女,有人说他们是江洋大盗……在云南省思茅市,有一个特殊的工厂,里面住着 182个特殊的人。每一个人的过去都可以写成一部惊心动魄的小说。吸毒以及因为吸毒而引发的各种犯罪和疾病都能在这里找到影子。他们自愿聚集在这里,共同面对生与死的最后战役,寻找万劫之后的重生之地。 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民间艾滋病感染者的集群生活生态群。182个人中,几近100%是吸毒人员,90%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年老的已经超过了60岁,年纪最轻的只有17岁。 当然还有人索性就把这间工厂称作是死亡工厂——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下一个离去的将会是谁,但是近在眼前的死亡,是182个人所面临的共同命运。 但是,工厂老板李继东说,虽然这是一群等待死亡的人,生命不可以重来,灵魂却可以重塑。 带着这样的信念,李继东成立了“重生工厂”,先后收留了430余名吸毒人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员们的吃、住、生病等费用由“重生工厂”负责,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远离毒品。 荣誉和光环源源不断地向“重生工厂”和李继东涌来。同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猜疑和质疑。有人质疑他的动机,说他精明地用工厂借机敛财;更有人质疑他的戒毒模式——对180多人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是不是侵犯了他们的权利? 他们的世界民办艾滋病感染者居住区 11月18日,云南边陲城市思茅一如既往的宁静。思茅与老挝、越南和缅甸三国接壤,距离瓦邦210公里,是全国7大毒品通道之一。 从思茅城向西双版纳州方向走不到2公里的公路边,就是“重生工厂”的厂址。那是一块紧贴着公路边的面积为36 亩的狭长土地,四周用栅栏围着。 工厂在公路下面,公路的护坡就是工厂的围墙。工厂旁边有鱼塘和农田,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只有人们身上露出的文身,才让人想到这里的与众不同。 现在,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民办艾滋病感染者居住的小社会。学员九成来自边境村子,里边有吸毒者86名,其中艾滋病感染者占了九成。 他们的感情 8对男女确定恋爱关系 小小扎着马尾辫,胳膊上有几十个烟头烫过的痕迹。旁边坐着她的未婚夫“望远镜”——他的真名叫王永青。恋爱两年的两人快结婚了。工厂里有大约8间单人房,其中一间就是他们的家。七八平方米的家里有三大件:一张床、一套布艺沙发和一个茶几。茶几上放着小小用的化妆品,都是“东哥”(李继东)买的。那个红色底黄色小花的沙发也是“东哥”专门给他们买的。 “重生工厂”目前有8对男女确定了恋爱关系,李继东专门修建了这样的单间房,让情侣们从集体宿舍搬出来住。 “死去的那个姐妹叫小英,就是上个月的事。”小小不会说普通话。“当时,她的头蒙着。我们5个女孩守着她。我想起了我的阿姐,阿姐和她一般年纪——我掀开蒙头的布,就那么抱着小英,然后亲她的脸。”小英生前是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小小在描述那段经历时,很平静。 “望远镜”是这里的厨师长,手底下有2个人负责洗菜、煮饭。“望远镜”也做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李继东这个轻易不落泪的男人哭了。 7月,属于这个群体中一分子的小刚死了,他还不到30岁。“当时,他已经没有多少食欲了,只是爱吃糖。东哥会给他买,还会买些零食。” 小刚还没火化的时候,他们去看他。“望远镜”提前就带了几块糖,见了小刚,轻轻地把糖放在了他的头边上,口里还说着:“你平时爱吃糖,现在你走了,我放了几块在你的头边,你想吃就吃吧。” 这个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李继东的脑海里。“他们就是邪恶的一面后面隐藏的真情,所以我觉得他们是人,他们越来越像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