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题 > 正文

中医需要学术大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9:21 环球人物

  雷汉友(Dr.med.hans-J.Lehmann)德国

  今年10月,当我还在德国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中国国内展开了关于中医科学与否的讨论。11月,我在上海的报摊上看到了《环球人物》刊登的《生死中医》报道。虽然我的中文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但借助翻译的帮助,我还是通读了这个专题的所有文章。这是我在中国头一次看到媒体就中医问题展开这么多角度的报道与讨论,令我感到非常兴奋。

  1984年,我遇见我的中国太太,她是学习针灸的。因为她的关系,我接触和认识了针灸,并开始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

  在西方,中医的针灸、食疗等,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经过无数临床治疗实例的验证,中医的疗效得到了肯定。在德国,中医针灸可以治疗30-40种疾病。据我了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中医治疗,有兴趣学习中医的人也越来越多。德国的中医从业人员已有5万人左右,全欧洲大概有13万人。这意味着,中医不再只属于中国,它已经成为人类医学的一部分。它与西医相辅相成,将永远存在下去,并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但我也认为,中国的中医存在一些“问题”。据我了解,目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中医界不太喜欢进行争论,中医与西医之间也缺少讨论。举个例子,中医经络图左右两部分几乎是完全对称的,但现代医学证明,人只有一个心脏、一个胆囊,并且位置偏于一侧,这说明,人体左右两侧的经络不可能完全相同。仅这一点,就很难让西方医学专家接受中医完美对称的经络图。针对这一问题,我询问过很多老中医,他们也不能给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都只是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也说明,中国古代医药书籍(如《黄帝内经》)的一些细节内容,其科学性没有经过考证,从而给人一种现代中医体系不够严谨的印象。

  尽管中医药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理论缺陷,但这并不影响其疗效。从1982—1985年,德国有50万患有各种疼痛疾病的病人,见证了针灸的神奇疗效。所以,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应该真诚地为中医药的发展而努力,而不能像对待宗教那样对待中医——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盘否定,而应该与西医互相弥补、取长补短。

  另外,中医是科学,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不断发展变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学术的、公开的大讨论,是必不可少的。

  中医药缺的是宣传

  现代中医日渐式微,许多人对中医药存在误解,与中医药界不重视宣传其学理、成果有很大关系。与西医疗效型广告轰炸式的宣传相比,中医药可以用悄无声息来形容。比如,中医泰斗邓铁涛的弟子杨伊凡,在澳大利亚与当地合作开设丙肝医院;美国的许加杰教授作为一位西医学者,却笃信中医药并开设了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些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状况,中国人了解得很少。如果中医真的“毫无用处”,外国人就不会拿来使用了。

  其实,西医的病理解释也并非无懈可击。外国一些西医名家,如美国的恩格尔、英国的弗农·科尔曼(《别让医生杀死你》的作者),都曾强烈批判西医学的哲学思想。可是,为什么中国人只批判中医而不批判西医呢?除了西医比较贴近现代科学语言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般非专业人士并不了解西医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地对其理论加以研究、分析。

  建议媒体更全面地报道国内外中医的应用情况,让国人对中医的发展前景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野鹤居士 广州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医

  反对、质疑中医科学性的人,引用的观点往往来自非中医专家。“隔行如隔山”,中医科学与否,不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征集签名,或是发表几篇言论就可以拍案定“生死”的。

  拿西医的医学理论体系来衡量中医,并以此为标准来判定中医是否科学,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我本人也是中医师,主攻针灸。如果硬要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待针灸,那它无疑也是“伪科学”,因为针灸讲究的经络,在西医框架内是不存在的。但是,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要以疗效来说话。针灸或是穴位按摩的疗效,已历经几千年,并且被证明是真实有效的。

  另外,我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医药。中医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的中医已经开始改变自己,使用西医的仪器设备来武装自己,比如CT、核磁等。只不过,取西医之所长,用西医的“武器”来武装中医,并不代表放弃中医,中医的精髓始终未变。

  张克镇 北京

  中医药已有很大发展

  我从事中医药研究已经28年了。我认为,称中医为“伪科学”的人,往往并不是真正了解中医的人。

  以我擅长的中草药问题来说,中医所采用的药物往往都是天然草药,与人体细胞容易产生亲和作用,不易发生排斥反应;反观西医,多采用化学合成的药物,人体容易产生排斥反应。很多人认为,中药见效慢、口味差,而且熬制过程复杂。不过现在,我国的中医药界正在努力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比如改变药物的口味、生产丸剂和汤剂等,就是为了让患者可以很方便地服用中药,并正确认识中药的疗效。

  有人说“大病看西医,小病看中医”,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深度烧伤和类风湿对于西医来说都是比较难治的疾病,靠手术和用药都难以完全治愈;而中医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始使用纯正的中草药来治疗此类疾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在某些领域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

  我始终认为,中医和西医都是有科学性的医学,两者互为补充,共促发展。在中草药研究方面,发展的空间还很大,7000多种中草药,仅用于临床的就有5400多种,一般人很难驾驭。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中医、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中医药,使中医能真正造福人类。

  王汉章 徐州

  别再争吵,让中西医“结合”

  记得有这么一则药品广告:一男子感冒了,其妻说吃西药好得快,其母说吃中药疗效好,婆媳俩谁都不让步,男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大呼“中西结合”。看过这一广告的人,一般都不会去深究西药、中药治感冒孰好孰坏的问题。但我觉得,“中西结合”恰恰为中医的出路提供了一个方向,也可以消除中、西医谁更科学的争论。

  西医技术发展之纯熟、先进,大家有目共睹。现在,西医医师用手术刀在人体上动手术已司空见惯,但换成中医恐怕就不行。中药一直以传统的把脉、开方、抓药、煎熬、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很少有新式诊疗手段出现。当然,正如很多专家所认识到的,中药反过来对西药存在很大程度的辅助作用,另外中医还可以解决很多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请允许我向全中国的医生们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别再争吵了,不管你身处中医院还是西医院,请尝试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因为这样可能才是最为患者着想的办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