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题 > 正文

圆明园文物已成世界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8:11 环球人物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馆馆长霍尔认为圆明园文物已成世界财富

   本刊特约记者 曹  发自伦敦

  伦敦大英博物馆共有10个展馆,而中国展馆总是参观者聚集最多的地方。记者曾多次采访大英博物馆,但要见到中国展馆的馆长杰希卡·哈里森·霍尔女士,颇费了一番周折,
尤其是专访还跟圆明园文物有关。

  霍尔女士大约50岁出头,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她是一个“中国文化通”,一直从事中国陶瓷历史研究,写有《中国明清陶瓷》专著。我们的话题就从中国瓷器开始。

  记者:今年早些时候,一批清朝的名贵瓷瓶在伦敦拍卖,其中一些拍卖品被认为是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北京圆明园时劫掠来的,是这样吗?

  霍尔:这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这些文物在事隔百年后,如果仍被看作是非法劫掠品,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留存欧美的圆明园文物,已经成为世界的财富。

  记者:大英博物馆究竟收藏了多少件来自中国圆明园的文物呢?这是许多中国人一直关心的问题。

  霍尔:我也想知道大英博物馆里有多少件圆明园文物,可惜我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大英博物馆藏有超过两万件的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但只有十分之一会被公开陈设。像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那些特许的专家才有机会一饱眼福。这件文物曾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被藏在圆明园中。据称在1860年由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记者: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大英博物馆是如何收纳到这些中国文物珍品的?

  霍尔:我承认,中国许多文物的确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战争期间流传到欧洲的,但大英博物馆的这些藏品,主要来自英国昔日皇室的馈赠及私人捐献,另外还有一些是通过海外购买获得的。

  记者:虽然不少人和您一样,坚持认为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都来自正当的渠道,但中国人却为这些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而感慨。大英博物馆曾在北京举办世界文明珍宝展,为何展品中唯独缺少中国文物呢?

  霍尔:我记得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里格先生年初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解释了这个问题。他说中英两国政府是鼓励文化交流的,大英博物馆也从未对展品的选择进行限制。

  记者:麦克格里格先生曾表示,大英博物馆可以保存世界所有文化成就。那么,让其它国家的文物留存在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馆藏机构,一定就能得到妥善保管吗?

  霍尔:我并不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因为英国政府近几年对大英博物馆的投资越来越少,导致大量文物不得不存放在不见天日的保险箱中,也会让文物的安全出现问题。我感到最心痛的是,2004年10月29日,大英博物馆有15件中国文物失窃,至今也未追回。

  记者:如果有可能,您作为中国展馆的馆长,是否会建议让一部分原本属于中国的文物回到故乡?

  霍尔:大英博物馆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对艺术、自然、历史和科学的理解和认同。由于财力有限,大英博物馆过去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大英博物馆加强了与中国的交流。作为中国展馆的馆长,我希望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都能见到天日,并被安排回到中国展览。

  “文物在保险柜中存放百年也不会有任何价值,只有让它为人们所熟悉,才能真正体现它的历史蕴涵。”霍尔女士最后说,“虽然我可以接受中国文物以竞拍购买方式回到中国,但没有哪一个人或机构能购回大英博物馆里所有中国文物。如果真是这样,不如中英双方共同努力,让更多文物有机会对外展示,让它们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财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