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环球人物专题 > 正文

张永年追讨历史的风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8:11 环球人物

  因为寻访圆明园文物,他的古稀之年充满传奇

  张永年,追讨历史的风华

   本刊记者 路 琰

  横店要重建圆明园,徐文荣声称,回购流失海外的全部圆明园文物,至少需要5000亿元。但是,张永年知道:哪怕追讨一件圆明园文物,也谈何容易!

  75岁的张永年,充满睿智,也充满激情。

  记者刚一坐定,他就打了开话匣子,连续说了足足有8分钟的时间,中间没有停顿。在异国他乡追讨圆明园国宝的艰难,已渗透到他的话语和情怀之中。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这是张永年的头衔,他的工作只有一个:追讨因战争等非正常因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其中包括100多年前被外国侵略者抢走的圆明园文物。

    “这幅图留在法国,是你们的耻辱”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于2002年10月18日在北京成立。142年前的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选择这个日子,就是为了彰显这一机构的使命——追讨流失海外的国宝。

  眼下,张永年正在追讨《圆明园四十景图》,这是“基金会”成立之初,就被他盯准了的目标。

  “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耗时11年绘制,全图以工笔实录圆明园鼎盛时期建筑和园林的风貌,图成后乾隆皇帝特为其咏诗40首,记述圆明园四十景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内涵。圆明园被焚毁后,这套彩绘图册被法军上校杜潘掠至法国。就这样,圆明园和它的图像,从中国彻底消失了。此后国人能做的只有——“于瓦砾想见亭馆,于芒苇想见湖沼,于荆榛想见花树”,这是多么的悲哀与无奈!

  上世纪20年代末,安徽人程演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见到“四十景图”,“叹为国工圣迹”,经多方活动将“四十景图”的黑白照片带回中国。“现在我们要把原图讨回来。”张永年语调平静,一字一顿地说:“这不需要讲太多道理,他们烧了我们的园子,这笔账不算了。只剩下这么一幅图,返还是最低要求。”

  追讨“四十景图”,不仅因为这是后世重温圆明园昔日盛景的唯一资料,也因为此图为法军掠夺之事实不容质疑。张永年拿起《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给记者看:“这是法国人伯纳·布立赛写的,对‘四十景图’有详细记载:法军上校杜潘回国后把抢得的文物分三批拍卖,其中包括‘四十景图’,此举导致他被解职。从书中可以看出,即使按照法国当时的法律,拍卖圆明园文物也属于违法。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让他们还回来!”

  2003年1月14日,张永年的笔记本上清晰地写下这个日子——“四十景图”追讨从此开始。那天,他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起因是一个月前,欧美19家博物馆发表联合声明,拒绝按照联合国公约把文物归还所属国,理由为他们都是通过合法的拍卖手段获得文物。“这是耍花招!”张永年当时对法国记者说:“从根本上说文物是被法军抢走的。您如果是个正直、有勇气的人,请将我们的呼声转达给贵国公众——我们要讨还‘四十景图’。这幅图留在法国,是你们的耻辱。”

  尽管“四十景图”至今尚未追回,但张永年已获得包括法国友人在内的国内外各界人士支持,这让他深感欣慰。

  在隐秘状态下寻访国宝

  在中国近年来追回的圆明园文物中,最广为人知的是4件铜质兽首。

  这4件兽首是牛首、虎首、猴首、猪首,圆明园若没有被烧毁,它们应是海晏堂楼前喷水池的一部分。这座喷水池南北两岸用12生肖像表示12个时辰。这些生肖像皆为兽首人身,头部为铜雕,躯干为石刻,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就有代表该时辰的肖像由口中喷水。铜制兽首取材宫廷精炼红铜,色泽独特,制作手法精微,融东西方造型于一体,堪称旷世佳作。英法联军焚园后,这12件兽首不知去向。2000年5月,香港苏富比和嘉士德拍卖行公开拍卖3件兽首——牛首、虎首、猴首,中国保利博物馆以3170万港元拍得3件国宝。这一天价,引得各界哗然。

  此后,中国继续搜索和追讨其余兽首。首先映入张永年眼帘的是“猪首”。但搜索和追讨谈何容易。张永年回忆:“寻访工作差不多都是在隐秘状态下进行。”由于文物所有者、经手人都对身份和交易信息保密,搜寻过程曲折艰难。经常是“千方百计查得一条线索,追到最后却发现是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春,张永年获知,“猪首”在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手里。经过漫长的游说和协商,“猪首”于当年夏天秘密运抵北京,接受交易前的“背靠背鉴定”:由3个或3个以上专家在互不谋面的情况下,单独完成鉴定;如果一个人有异议,追讨也就宣告无效。专家们先后验查,逐一报出结果:真品!

  是真品就值得买回来!钱从何来?张永年想到了澳门商人何鸿燊。“为什么找他?因为他有钱啊!”回忆往事,张永年呵呵一笑:“何先生曾两次为我们的公益活动捐款。而且他和保利博物馆也有合作。”何鸿燊果然慷慨相助,张永年他们购得“猪首”后又捐给保利博物馆。

  “现在剩余的几件兽首我们也查到了下落,但其所有者吃定中国人会不惜代价购买,故意把每件价格抬到1亿元。”张永年不吃这一套:“我们就是不买,倒要看看,中国人不买还有谁理睬他!近年来国际市场上中国文物行情急剧上涨,现在不是购回的好时机,我们需要安静地等待。”

  请人追讨,屡遭质疑

  张永年出任现职时已71岁。当时,他首先着手的是收集历史证据和文物信息,调查流失海外的文物还有哪些、现在何方。但仅仅是这个过程,就让他和同伴备感辛酸。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的诸多中国文物中,尤以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为著名,这幅图就是从圆明园流失出去的。2004年,张永年和同伴来到这里,想看看《女史箴图》的真迹。“我们找到博物馆工作人员,刚提到《女史箴图》,对方马上‘反弹’,连说3个‘不行’,就是不让看。”张永年苦笑一声:“那可是从我们这里抢走的东西,现在只想看一眼,他们都不让。”

  因为追讨文物,张永年还屡遭质疑,起因是他曾组织国内藏友到日本寻找国宝,但其中一些人只是为了个人目的出去淘宝。于是有人指责这些藏友打着拯救国宝的旗号谋取私利,也质疑张永年所在的基金会参与牟利。

  对此,张永年很坦然:“首先我们自己不赚钱。作为公益机构,我们每一分钱的来路和开支都有人监督。藏友中的确有人是做投资买卖的。但这符合国家藏宝于民的政策,国家也立法保护民间的文物收藏行为。而且国家只有这样,文物保护才能有广泛的民众支持。中国现有7000万藏友,是他们形成了文物回流的大环境。试想如果收藏全都赔本,谁还去做?所以质疑这种动机是否高尚,毫无意义。”

  追回所有文物不现实

  回购文物,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有的文物因为不知散落何处,有钱也买不到;有的文物知道它在何处,但人家不卖,你再多钱也没用;有的文物有钱能买回来,但不一定马上买,比如圆明园的兽首,对方要1亿元,我们有钱也不买,因为这明明是敲竹杠;当然,还有一些文物,不花钱也能拿回来。”

  张永年所说的“不花钱也能拿回来”,指的就是运作难度最大的手段——追讨。按照联合国公约,对通过非法渠道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中国都可以无偿讨还或是索回。但是,这些文物都被欧美国家收藏,有些隶属于国家博物馆,有些则由私人、教会或大学所有,受所在国法律保护。“我们要真正成功讨还海外国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中间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比如按照联合国公约与对方谈判,采用外交手段等。”张永年认真地说。

  “费这么大劲讨回来干吗?放在人家博物馆不也一样吗?”每当有人问到这个问题,张永年总是不客气地回击:“怎么能一样呢?绝对不一样!在国外,看到我们自己的东西放在别人的博物馆里,在别人的拍卖行里买来卖去,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感觉装不出来!”

  张永年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我的一个同事带着9岁的小孙子,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讲解员介绍中国的文物和来历时,孩子眼泪刷刷地流下来,问他爷爷,我们的东西怎么会在这里?”

  沉默了好一会儿,张永年才接着又说:“现在国家强盛了,我们才能来谈文物保护。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记忆,我们不能忘记!”

  按照国际惯例,文物应遵循原址保护的原则,一旦剥离原有的文化环境,其艺术价值也就受到损伤。所以追回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将其回归原址保护,是十分必需的。但不管国人心情多么迫切,目前要追讨回所有流失海外的文物是不现实的。张永年说:“许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承载了中国的文明、历史和荣耀。但是,把它们都要回来难啊!”

  “从前我们跟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交涉时,他们说‘我们反对归还,你们要是都要回去,我们这个馆就空了。”回忆起这件事,张永年忍不住笑了:“他们说得也可怜,人家一共就200多年的历史,我们不会那么较劲,把所有的文物全都要走,有些文化遗产由人类共享嘛。”

  忽然间,张永年收敛了笑容:“但‘四十景图’一定要讨回来。我们一定要做成这件事!”声音不大,但语气不容置疑。

  和精明的文物商们面对面交锋,张永年总是平和从容,不锐利、不张扬、不含糊、不妥协。但面对自己的年事已高和挚爱的文物工作,他又多少有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我这样的年纪,还能再讨几年,现在能做多少是多少了。”

  海外国宝归途漫漫(背景资料)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估计是这个数字的10倍。

  这些文物主要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流失到海外。1949年以后,中国对清乾隆60年(1795年)以前的文物一律限制出境。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墓走私猖獗,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对流失海外的文物进行追索,途径有三:回赠、回购和追讨。其中,追讨文物是较为艰难的方式,其主要法理依据是《国际流失文物返还公约》。如1988年,中国发现纽约索斯比拍卖行拍卖的战国青铜敦是湖北屈原纪念馆当年所失,随即依照“公约”向美国索回。

  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用以购买具有代表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

  随着中国私人收藏家兴起,海外文物回归热潮形成。2002年,中国修订《文物保护法》,允许私人收藏艺术品,这一藏宝于民的政策促使海外文物回流达到高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