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家批评中国当代文学 学者称其妄下结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7:3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德国汉学家顾宾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顾宾主要观点 所有我认识的中国作家大都看不起作协。
中国上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上找不到会外语的作家,也没有什么伟大的作家,他们认为学外语会破坏对母语的掌握和感觉。 《狼图腾》对德国人来说是法西斯主义,这本书让中国丢脸。 所谓“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学,是垃圾。 这几年在中国诗歌方面还有一些不错的、了不起的作家,比方说欧阳江河、西川和翟永明等等。 最看不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他们根本不给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什么地位。 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在内,他们互相非常看不起。 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像鲁迅这样的人现在没有。 鲁迅是伟大的,那以后肯定没有了。 (记者徐力) 日前,汉学家、德国波恩大学汉学教授顾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看法,从畅销小说到当代作家及作家管理机构——中国作协,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整个中国文学在这位德国汉学家的眼里简直一无是处。因言辞激烈且涉及广泛,该报道公开后立刻被国内各大网站争相转载,此事随即引起了国内文坛的高度关注。昨日,张贤亮、严家炎、潘耀明、韩寒等国内知名的作家学者纷纷对此做出回应。关于顾宾提出的诸多尖锐的观点,大多数受采访的作家认为太片面。 ·反对派· 严家炎(北大中文系教授):顾宾在妄下结论 “我和顾宾见过面,大家是学术上的朋友,但这次我的确不同意他的观点!”听完记者的简单讲述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严家炎的情绪有些激动:顾宾的观点太过于片面,完全是妄下结论,“我们怎么可能没有伟大的作家?王安忆、陈忠实、陈建功、李锐……”严家炎一口气向记者罗列了十多位当代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他还特别提到陈忠实的《白鹿原》,“《白鹿原》绝对经得起任何考验,建议顾宾去看看这本小说”。 对于当代文学本身,严家炎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出书相对容易了,文学作品中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垃圾,但这不是当代文学的全部。”包括近来涌现的“80后”作家,严家炎也略有所闻,“比如韩寒、郭敬明等等,我都有所关注,这群20多岁年轻人的作品中,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而顾宾提到的“中国作家不敢看世界,也不懂外语”,严家炎也提出了异议,“谁说我们中国作家不会外语了。单说我知道的,王蒙就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完成演讲,韩少功的英语也非常棒啊。” 潘耀明(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顾宾不够了解中国文学 接到记者的电话时,潘耀明表示自己已经在网上看过了相关文章,“因为学术交流,我和顾宾先生有过接触,他在汉学研究上的确有所成就,但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观点,实在太过于片面”。潘耀明称,一个人的时间、能力有限,绝对无法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作出客观的评价。“中国有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中年作家,比如王安忆、韩少功,还有现任作协主席铁凝,他们的文字都非常有内涵和特点,认为50年代以后中国没有伟大的作家,只能说明顾宾对中国文学了解得还不够。” 对于顾宾关于中国作协的言论,潘耀明表示无法理解,“从当年作家不进作协就无法生存,到现在成为为作家提供创作条件的机构,中国作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况且如此庞大的机构,不可能没有丝毫弊端”。说“中国作家不懂外语”,在潘耀明看来也非常牵强,“懂外语和文学创作有必然的联系吗?还有,中国作家为什么一定要懂外语?” ·理解派· 张贤亮(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这只是一个学者的观点 针对汉学家顾宾提出对中国文学界的诸多批判,刚刚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的作家张贤亮显得十分轻松,“眼光放远一点,心放宽一点,中国文学已经不再处于封闭状态,既然敞开了家门,难免会听到这样那样的声音”。张贤亮笑着说顾宾只是一个学者,这些观点也就只是学者的一种声音,“一点表扬的声音,我们不必沾沾自喜;同样,一点批评的声音,我们也不用火冒三丈”。张贤亮还说,中国作家同时也不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家有可能是老师、医生,也有可能是公务员、商人,总不能一个作家出了问题,就把所有的作家一起说,就好比不能因为一个鸡蛋坏了,大家就不吃鸡蛋了。 ·逍遥派· 韩寒(“80后”作家):跟我没多大关系 韩寒处事总保持自己惯有的风格,让人琢磨不透。前段时间还乐于和文坛老前辈们“舌战”的他,似乎对中国文坛的大小事务失去了兴趣,这次也不例外:“这些什么专家、教授的什么意见、观点啊,似乎跟我没多大关系吧,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还要请朋友吃饭,实在不好意思。” ·顾宾其人· 沃尔夫冈·顾宾(Wolfgang Kubin),中文名顾宾,目前德国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顾宾1945年生于德国策勒市,1966年在明斯特大学学习神学,1968年至1973年改读汉学,兼修德国语言文学、哲学和日本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1974年至1975年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1981年在柏林自由大学获汉学教授资格,现为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顾宾目前正在主编《袖珍汉学》,主持《鲁迅选集》的翻译,写作九卷本《中国文学史》。 ·网友反应· 甘家村:耐心地听听别人的声音,哪怕他的观点未必全部正确。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不可能都说正确的话。 虚怀若谷:这位汉学家的大多数话都说得有道理。不要因为人家是外国人,就对其先存了偏见。他有些说法一针见血,有些是中国人也感受到了但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如此明晰地说出来。 易友227:垃圾?有些垃圾还可以回收循环再用,中国文学呢?您觉得它还有用吗? 易友66:对于他说的有些方面我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中国文学的确有不足的地方,他对鲁迅先生等的评价,我是接受的,但是中国文学的走向并不是一条抛物线,它不可能在跨越辉煌之后而永远进入低谷,这样对中国现代文学一棍子打死,有违客观! 易友204:顾宾描述的中国文坛现状是对的,但没找到真正的症结。试问,唐宋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文学家,他们都懂外语,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吗? 探戈起舞:外国汉学家把孔子的“色难”翻译成“困难的颜色”,一大笑话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