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化蛹与成蝶:河南文化产业质变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12:58 《决策》杂志

  化蛹与成蝶:河南文化产业质变之路

  -本刊记者 徐浩程

  “你们为什么选择河南?”见面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体改办”)副主任刘国明仍试图廓清心中的疑问,在他看来,即便在中
部,河南前面也有湖南树立的标杆,更何况在全国。

  这一疑问并不独见于刘国明。《决策》在河南一周的采访中,这一疑问总是或直接、或间接被提及,或是政府官员,或是研究者、观察者。一位郑州媒体同仁甚至告诉《决策》:“无论从哪方面看,郑州都不是一个时尚城市,与文化大都市也尚有差距。”

  爱之深,责之切。《决策》更愿意将这些话语解读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生存在过去与现实、辉煌与黯淡的落差矛盾中,河南力图复兴中原文化的心理尤为迫切。而正是这种稍显苛刻的迫切心理推动着河南文化产业质的突破。

  化蛹:从迷茫到自觉

  2006年3月22日,对于登封一如平常,但在少林寺,却是值得铭记的一天。这天少林寺迎来了首位外国元首———俄罗斯总统普京。

  9天后,3月21日,农历三月三,新郑“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国内外近万人与逾百亿资金涌动。

  在这前后,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祭祖、拜祖大典等各类活动,在内黄、民权、永城、鹿邑、淮阳、周口、商丘……密集上演。此外,5月《风中少林》“远嫁”深圳,古都游、寻根游持续火爆,10月,河南200个文化产业项目上网叫卖……

  2006年,河南文化产业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一种久违的沸腾之势跃然于上。而这一沸腾之势背后是河南文化产业从迷茫到自觉的质变。

  “前几年河南文化产业刚起步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文化产业应如何发展。即便在去年年初,一些单位开会仍在讨论什么才算是文化产业等这样的问题。”刘国明谈起当时的情景颇多感慨,“当时文化产业理念非常模糊,处于迷茫中。”

  在他看来,最能体现这种迷茫状态的莫过于河南省文化产业项目库的建设。2005年前,当体改办开始收集文化产业项目时,“各地市一下报来了几千个项目,什么内容都有,而且大多数都是奔着贴息补助来的。”刘国明告诉《决策》。

  而在2005年7月,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前后,河南文化产业逐渐走出迷茫。

  2005年底,新郑市悬赏百万征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策划,将全国的目光吸引到了这个县级市上,让祭拜大典未动已先声夺人。而在项目库建设上,此后“各地市上报的项目日趋完善”,在今年最后一次项目收集中,河南省各地市只上报了600多个项目,并且十分具有针对性。此外,刘国明还告诉《决策》,近两年来,开封甚至出现了“外来工业投资项目转投文化项目”的趋势。

  至此,河南文化产业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

  与意识觉醒相伴的是更具说服力的数字变幻。

  2006年5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首次发布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5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位居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过百亿的九强之列。而按照河南省自己的统计口径,2005年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39.6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6.7%,同期河南GDP增速仅为10%。而就在2003年,河南文化产业总收入仅为2.25亿元,全省204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约有半数常年无戏可演。

  从几亿到几百亿,坐标轴上的距离最明了地阐释了河南文化产业质的突破。而刘国明告诉《决策》:“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至少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上,2006年将可能有一个更大的改变。”

  正如河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张放涛所言,河南文化产业已“初步实现破题”,成功化蛹。

  政策原动力

  从2005年至今,从迷茫到自觉,直至成功破题化蛹,河南文化产业用不到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众多省市文化产业正在走的一步。那么,这一步是如何迈出的呢?

  2004年12月12日,这是原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履新河南省委书记的第一天,作为新闻科班出身的文化官员,他更能直接地感受到文化对一个区域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在一个历史上曾无比辉煌、拥有极强文化辐射力的庞大省份。

  2005年6月,在一次河南省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文化强省”战略首次在决策层达成共识;7月,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8月,河南正式决定要变“文化大省为文化强省”,并将文化产业列为全省支柱产业,和能源、食品加工等并列。

  至此,文化强省与工业化齐肩成为河南实现“中原崛起”的新主张,文化产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河南文化产业在短时间内走向自觉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此后河南文化产业在政策原动力的引导下成功破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将政策做为原动力,特别是在市场作用不明显的产业发展初期这应无异议,但河南面对的问题是政策该指向何处?

  “黄河底下的黄土有多厚,河南的文化就有多厚。面对如此多的文化资源,政策如何突破至关重要。”在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戴松成看来,河南厚重的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包袱’,而放下包袱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到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在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庚香看来,科学的文化产业布局是寻找突破口的最佳途径。“河南是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做系统的文化产业布局的省份”,李庚香指着办公室墙上的河南全省地图,向《决策》勾画河南“一带两翼”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其中,“一带”指以郑州为中心,以郑汴洛等沿黄文化产业带为主体,“两翼”指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

  “一带两翼”的文化产业布局就如同区域经济布局一样,为各区域文化产业点明了突破口。而研究者从中读出了另外的逻辑:“一带”的显著位置已表明这其中包含着整个河南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在这“一带”中,徐光春数次提到的是“两黄”———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在戴松成看来,“这是整个河南文化产业的突破口。”

  当文化强省战略、文化产业高度与政策突破口等关键因素定下来后,接下来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出台就水到渠成了。在全省性的规划和纲要出台后,河南省21个厅局均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其中包括文化企业将享受河南地税局出台的15条税收优惠政策等;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并将每年拿出20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投资7.3亿元在郑东新区建设河南文化中心;河南报业集团和河南出版集团被批准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原由新郑市举办的黄帝祭拜大典提到省级,由河南省政协主办……。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用政策杠杆撬动整个河南的文化产业。

  1+3模式

  “除更新观念、改革体制、政策扶持等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这是去年5月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调研组取经上海、广东、广西等地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下的一段话。将更新观念、改革体制、政策扶持等视为普遍意义的做法不是少年式的裘马轻狂,而是后进者面对未来对自我道路的追问。

  “我一直在思考,在中部、在河南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既能发挥我们的优势,又能避免短处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李庚香认为,这条道路必须能最大、最优地凝聚河南文化资源。最终,他将河南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提炼为“1+3”———文化+媒体、文化+旅游、文化+社会资本。

  这个模式最初源于李庚香在省委宣传部参与的一个“豫剧振兴计划”。“上世纪90年代,我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时,宣传部成立了豫剧振兴委员会,试图振兴豫剧。”这期间火爆的浙江小百花剧团吸引了李庚香的注意,“我分析它成功的原因就是与电视结合。复制也是生产力嘛,我就建议采用这种模式振兴豫剧,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梨园春’。”

  也许当初李庚香提出这个建议时并没有想到“梨园春”会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春晚抗衡的栏目,并被冠为河南的“超女”。但“梨园春”的成功却让李庚香看到了文化与传媒结合的力量。

  2006年,在李庚香的推动下,河南省文化厅与香港阳光电视集团联合摄制了50集大型人文系列电视专题片《文化河南———中原列传》。“这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以省为单位,进行文化挖掘的工程,将成为河南文化与传媒结合又一成功的例子。”在李庚香看来,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传播对于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其计划中此类项目还有将河南省豫剧二团与河南报业集团进行股份制合作的探索。

  而河南在“文化+旅游”上进行的探索则更多,《木兰诗篇》、清明上河园、《禅宗少林》、旅游一卡通等都是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典范。“从今年五一黄金周的统计数字来看,全省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2%和48.4%,不少景区景点刷新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全省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5.2%和24.9%。”李庚香告诉《决策》,“河南旅游的潜力巨大,如果文化和旅游结合好了,必将带动河南文化产业飞速发展。”而另一方面,这种结合也将改变河南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文化匮乏状况。

  “文化与媒体、旅游结合在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文化与社会资本的结合就要差很多了。”李庚香说。虽然河南省直艺术表演团体走“艺企联姻”的路子,共吸纳社会资本384万元,但在李庚香看来还远远不够,“更广泛的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探索文化与资本结合的路子,是壮大文化产业的必要举措,也是河南文化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1+3”模式是近年来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经验的精炼概括,而这一模式背后的逻辑则在于:“通过文化与媒体结合可以扩大文化产业的影响力;通过文化与旅游结合可以寻求和创造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使文化产业有现实的基础。在这两者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与社会资本结合就能把文化产业变成一个核心竞争力。”李庚香告诉《决策》。

  成蝶之困

  “对于文化产业,我们的判断是初步实现破题,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但离成功距离还很远。”李庚香毫不讳言。

  的确,河南文化产业虽已化蛹,但并未成蝶。“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至少有三到五年的差距。而要突破这些差距就不得不面临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瓶颈,甚至后发劣势。”刘国明告诉《决策》。

  虽然从2005年7月开始,河南已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但在李庚香看来,“这些政策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借鉴多,创新少。”这个观点在张放涛那里得到了共鸣,“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文化产业没有资本的优势、没有人才的优势,只有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那么,河南如果不能在政策创新上下大功夫,文化产业将如何跨越?”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为与郑州争夺中部动漫城,湖南出台政策给予长沙文化产业企业“两高”优惠政策———高新区的高新企业政策,这让郑州的动漫企业感到岌岌可危。

  “河南人均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全国最低,如果全国水平达到10元,那么我们就只有3.01元,连贵州、甘肃都比不上。如果说这个数据是因为河南的分母太大,那么文化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就很有说服力了,而这个数据河南也是最低的。”一位在郑州某单位供职的青年学者告诉《决策》,“你要建设文化强省,你的投入在全国倒数第一,能说得过去吗?当然,如果将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放在政府投入上肯定不对,但在产业发展初期,你必须要启动它。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难。”

  同时,在人才上,河南文化产业则进入到了一个“后常香玉”时代,复合型的领军人才十分缺乏。

  这是河南文化产业破蛹化蝶必须解答的一系列问题。而在河南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看来,这些问题最终的症结却在于:河南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业化时代,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文化的自然经济阶段和计划经济阶段,主要是靠本省近1亿消费者生存,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文化产业成分较少。这才是河南文化产业蝶变面临的最大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