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盘点2006:在狂欢中宣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14:41 新世纪周刊

  狂欢者

  从巴士阿叔“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叫嚣到黄健翔世界杯的一连串失声怒吼,这些充满了无厘头色彩的娱乐事件,勾画出2006年一幅非理性的众人狂欢的失真图景。在飞涨的房价和严峻的就业双重压力之下的城市人,以世界杯为借口的一场集体逃难,最终被极富隐喻色彩地演绎为黄健翔的狂吠和齐达内的秃头一顶,成为了某种颇具讽刺意味的永久的记忆符号。

  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由一两家媒体,或三两个明星所主导的娱乐年代,2006年掩埋在一场自发的未经策划与加工的狂欢中,一场发轫于网络道德民兵们的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中。

  在狂欢中宣泄

  胡戈:恶搞有理

  现在看来,那部耗资3.5亿的大片《无极》唯一的成功就在于成全了网民胡戈。他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恶搞有理”,什么是“网络狂欢”。网民在大串联中,在恶搞中,共同狂欢,其热闹和疯狂景象蔚为观止。

  从此以后,恶搞频频发生,俨然已成为网络文化不可忽视的一大特色,并且有形成各种流派的趋势,而几乎每一种恶搞,都像是一针强心剂,让网民们兴奋异常,狂欢不止。恶搞甚至已成为草根平民对抗社会精英的一种武器。

  而胡戈之后在又一部恶搞短片“鸟笼山剿匪记”中回应陈凯歌的那句“人就是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再一次昭示了草根叫板精英时代的来临。

  窦唯烧车:八卦元年

  被无所畏惧的香港狗仔队和打着新闻理想的旗号报道一切的大陆精英媒体们追踪得无处藏身的王菲,最终产下了一个有兔唇的女儿。他的前夫窦唯则似在无意之中,以更为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转移了媒体对王菲的围攻。先是掀起一场与昔日的“摇滚同志”丁武之间的对骂,再就是传出与高原的感情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烧车闹剧。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精心策划,还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疯狂之举,可谓见仁见智。

  但无论如何,在媒体与艺人的共同策动下,一场尽管苦心孤诣却本无多少看点的新闻阻击战最终演变为娱乐圈的集体狂欢,似如媒体所愿。

  也许,与众多娱乐明星的狗仔偷拍事件不同的是,窦唯作为这一事件的主角,多少代 滚年代的缅怀,而不仅仅是一个过气明星自编自导的一场闹剧。另一女主角王菲,无疑是诠释娱乐明星制度的最佳注脚。这一年,被称为八卦元年。

  巴士阿叔:压力无处释放

  “你有压力,我有压力。”2006年夏,香港一辆巴士上,一位大叔对一个年青人的呵斥,被某网友用手机全程拍摄,并上传到网络上。短片上线仅一个月,点击率逾700万次,该事件还被各大国际媒体争相报道。人们甚至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了他们的画像。

  巴士阿叔的走红,固然根植于香港社会素有的无厘头的文化土壤,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压力一词几乎成为了所有人对这一事件的共鸣。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房价飞升,就业环境恶劣的内地城市。巴士阿叔操着粤语脱口而出的“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亦如所有的香港流行文化的舶来品一般,迅速在内地流行开来。

  人们逐渐地抛除了事件伊始对巴士阿叔有失风度状若疯人的嘲讽和揶揄,开始以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对待阿叔事件,其实,这亦可看作是同病相怜的人们对自己抱有的一种同情。

  铜须:网络暴力

  一段某女郎用高跟鞋残忍地踩死一只小猫的视频,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网络暴动的序幕。2006年3月,被这一发轫于某色情网站并在各大论坛广为传播的变态视频激怒的网民们启动“人肉搜索”引擎,向全国发出了一道道网络追杀令。在短短十多天内,便将该虐杀小猫的元凶的真实身份查出。

  如果说虐猫事件只是一场在网络放大器的作用下被渲染了的足以激起公愤的非典型事件,那么,接踵而至的铜须事件则向世人展示了一场由中国网民们自导自演的口水暴政。广受凌辱的铜须不仅上了央视,还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的社会新闻头版人物。

  铜须事件所展现的巨大舆论威势,令媒体不得不惊呼,一场不受控制的非理性的网络话语狂欢正逐渐演变为一场不可理喻的道德民兵似的网络暴力事件。尽管,随后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焦点事件恐再难超越铜须事件罕有的影响力,但网络追杀令已成为网民们手中拥有的一种“舆论镇压”的常规性武器。

  张结海:一场虚无的民族主义战斗

  2006年8月26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心理学博士张结海在其博客发表《网络追逐流氓老外大行动》一文,称他通过博客发现了一名自称在上海高校教英文的“流氓老外”。

  在张结海的揭露下,网友们再次发出了威震江湖的网络追杀令,誓欲揭开该流氓外教的真实身份。

  此次声势浩大的网络追杀令的结果,并没能像虐猫事件和铜须事件一般找出这个糟蹋中国女性的元凶,最后竟意外发现这只不过是某个无聊之人的一个恶作剧。而张结海的战斗随之变得毫无意义,张博士自然也没能成为崭新的互联网年代的民族英雄,却显得有些灰头土脸。对诸如流氓外教事件的闹剧似的声讨,只是羸弱的民族自尊心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而在西方物质主义和娱乐文化的夹击下,这种表现却往往并不坚定。

  雅阁女:刮起“炫富风”

  虽然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露富的人,但2006年在网络中刮起的夸张的“炫富风”还是激怒了很多人。

  首先是一个网名为“雅阁女”的年轻女子在网络中发布多个视频,此女一边炫耀自己的财富和高档生活,一边贬低和侮辱穷人,其中说得最狠的是那句“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都是下等人”。在雅阁女之后,又出现了一位“烧钱男”。“烧钱男”在博客上炫耀奢侈生活,还刊登了用一叠百元钞票点烟的照片。这种出位的行为,比起雅阁女,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次刺激了众人的神经,同样遭到了大众的声讨。

  虽然谁也不能肯定现实中的雅阁女和烧钱男是否真是有钱人,但是社会中日趋严重的拜金风气却在网络放大镜中被凸显无遗。而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鸿沟势必会出现在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之间,而这种差异已在网络中以一种夸张的方式被展示出来。

  赵丽华:诗歌伪高潮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这首名为《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的诗毫无疑问已是2006年被最普遍传诵的诗句。而2006的诗歌大战正是因这首诗的作者赵丽华而起。

  在被恶搞之后,赵丽华说,“如果把这个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赵丽华的想法显然是过于乐观了。这个时代的大众,从来都不是抱着探讨诗歌的目的而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娱乐狂欢。所谓的吵吵闹闹的2006诗歌狂欢,不过是一次伪高潮。 (记者 王巧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94,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