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趣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12:48 观察与思考

  -木 木

  关于龙的趣闻趣事很多。龙是中华民族不可忽略的标志。在东方文化中,龙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中国 人对龙的崇拜可说是十分狂热。西方夫妇盼望千禧婴儿,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 为龙的传人。

  如果没有了龙,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言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龙遍世界

  随着中国人移民海外,中国的龙文化也随之流传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中国城及不少华人社区,每逢春节和其他喜 庆日,舞龙是必可少的节目。不仅观众,而且舞龙者当中,亦不缺乏白皮肤黄头发的洋人。

  龙舟文化甚为发达。指挥龙舟竞渡的铜鼓饰有龙凤等吉祥动物图案。同时,龙舟竞渡也是中国龙文化的又一重要内容 。不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在港澳台或海外,在龙舟赛中每每有洋人的代表队参加,而且有的身手不凡。

  其实远在白种人接触到中国龙文化以前,中国龙已经漂洋过海到日本,东南亚,以至美洲土著人当中。一两千年以来 ,日本农民和渔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高松冢古坟中有一幅七世纪的壁画《青龙图》,其形态与 中国龙相差无几。日本的古建筑中,中国汉唐明清时期龙的形态较多见,先秦时期的龙则少见。可见中国龙的艺术是从汉代开 始大量传入日本的。

  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显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龙凤艺 术,明显具有中国长江文化系的特征。龙的头大,有些像狮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 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

  东南亚的铜鼓艺术源于中国。滇系和粤系铜鼓艺术的差别也见之于东南亚,成为长江龙凤文化的地方变体。从古代文 化史的角度看,东南亚龙文化是长江文化系,特别是苗蛮文化向南的伸延。

  美洲古印地安人接受中国龙文化要比东南亚更要早得多。考古学家发现,早在7000年以前到哥伦布时期,中国龙 艺术就传入美洲,和当地土著人文化结合,成为奥尔梅克、玛雅、阿斯特克、印加等部落龙文化的基干。

  龙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吉祥物。中国是龙的国度。除了欧洲那个代表邪恶的龙外,世界各地的龙文化都源于中华文化, 或者说龙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龙的文化民俗

  关于龙的民俗文化很多。

  8000年多姿多彩的龙文化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文学作品里“龙”的形象更 俯拾即是。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现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 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屈原在脍炙人口的《离骚》中,幻想自己也如 仙人那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 绂而奔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 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 赋中也不时出现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 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现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宋王安石作《龙赋》,则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民俗活动的诗,由于作者有细致的观察,显得生动、真实、细腻,有较高的艺术 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 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鸟争残余。”场景活灵活现。

  同样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

  而龙对中国的戏曲艺术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仅有《柳毅 传书》、《张生煮海》和据《西游记》改编的《陈塘关》、《绝龙岭》、《钓鱼船》等剧目。但以龙为名的戏目却不少,如《 锁五龙》、《困龙床》、《龙虎斗》、《打龙袍》、《双龙会》、《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戏曲中不少名词术语行话 与龙有关,如龙套、九龙口、合龙、二龙出水、小龙吟、回龙等。京剧的脸谱有龙纹的成份,京剧的服装(俗称行头)更离不 开龙纹。  

  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夫,但节日的庆祝 则非有龙不可。上元夜必舞龙灯,要扎鳖山或草龙,上布灯烛。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 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 祥之意。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过龙头节,备祭品祭祀龙王;贵州侗 族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接龙,这一天全寨人要杀掉一条牛,每户分一块牛肉,名为“吃龙肉”,吃肉时要唱五龙归位的酒歌, 最后要将牛角埋于地下;湘、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过龙船节,在清水江赛龙舟,并伴有其它的庆祝活动。

  龙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无处无之。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又都有一段美妙的 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合谐,用语精 巧,读来妙趣横生。

  有关龙的演义传说

  闻一多曾撰写《伏羲考》一文,否定了生物龙的存在,推断古时有一种大蛇叫做“龙”,后来以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 并了其他一些团族,分别吸收了其图腾的某一部分。于是大蛇有了马的头、鹿的角、鱼的鳞和须等等。

  但有人并不同意这种“图腾融合说”。坚持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龙的存在。并查找了大量的古籍文献证明生物龙的存 在,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秋,龙见于绛郊”。《史记》中也采用了这一说法。又如,正史《后汉书·孝章帝纪 》:“是年有八黄龙见于泉陵”。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 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 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 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 ,还不得而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 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

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 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 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