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6:32 新世纪周刊

  作为中国科学防疫的第一人,伍连德在特殊灾难中采取的一系列开创性措施将现代医学引入防治工作中,使得这场2 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鼠疫大流行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被扑灭

  -本刊记者/欧阳海燕

  在东北大鼠疫流行了两个月后——

  1910年12月24日一个寒冷的下午,从哈尔滨火车站走出来一位年轻的中国医生。他身材不高,右手执一个英 国制的中型显微镜。有关那场世纪大疫病,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这个外来知识分子——负责防疫工作的全权总医官, 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专家伍连德博士。人们后来称他”鼠疫斗士”。

  伍连德1907年应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特别邀聘,出任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副校长)。在接到外务部官 文后,他被命前往东北抗击鼠疫。他到达哈尔滨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将代医学真正引入到了此次疫病防治工作中,其做法的 开创性为后人称道。

  1920年12月底的一天,当地一位开客栈的日本女人突然死去,死前也有发烧、咯血等症状。伍连德决定对她做 一次尸检。“而这在当时是为法律所不许的。”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袁熹说。因此尸检是在秘密和紧张的状态下进行 的。伍连德和助手先把她胸部软骨的一部分移去,然后将注射器插入她的心房,抽出两管血,又在肺和脾上取出血液,均放在 薄片上。尸检完毕后,他们将尸体缝好,放入棺中。“这次对鼠疫病死者的尸体检查,在当地应当是第一次,也许在整个东北 也是第一次。”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焦润明说。

  当时没有实验室,伍连德就在当地总商会借了一个房间,做血液化验。他用高度显微镜检验薄片上的血液,以断定死 者心、肺、脾的状况。令他兴奋的是,他观察到了一种椭圆形的疫菌及其特殊的组织。伍连德将他的发现报告给北京当局和当 地官吏,并邀请县长、警察局长都来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在现实证据下,一些人改变了对西医的看法,西医理论及相关技术 被加快引进。

  火化尸体则是伍连德在防治鼠疫工作中的另一个创举。当时疫情发展严重,疫区每天死亡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 人,对鼠疫病死者尸体的处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经反复实验,并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证明鼠疫病菌在日光曝晒下三四个小 时即可死亡,却对寒冷颇具抵抗力。而此时正值东北最寒冷的时候,一旦处理尸体不当,翌年开春将尸体腐烂,势必又将引起 疫病大流行。对此,伍连德提出火化主张。

  然而对于习惯土葬的国人来说,这个主张在当时无疑触动了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在老祖宗的规矩面前,谁也不顶风而 上,就连对东北疫情最为忧心的东三省总督锡良也下不了这个决心。最后只有奏明皇上,请求裁夺。皇上御旨一下,伍连德等 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将哈尔滨市内外3

  000余鼠疫病死者的尸体集中在郊区的一片洼地里,每堆100人,共堆了22堆。1911年正月初七下午,

  22堆尸体在红色火焰和黑色浓烟中化为灰烬。此后不久,长春也照此法火化了4000余具鼠疫病死者的尸体。

  经过对病案的分析,伍连德确定这次疫病是一种气炎疫,发源于肺,因此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把病人隔离。为此,伍 连德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二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起到隔离病患的作用,而成本 费仅需当时国币二分半钱。后来,在沈阳召开的国际鼠疫研究会上,各国一致赞成采用这种口罩。至今,医务人员仍在使用这 种口罩,并称之“伍氏口罩”。

  在伍连德等人的努力下,这场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鼠疫大流行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被扑灭,这位在当时年仅31 岁的中国医生的名字被记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