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中国青年发展面临多个课题 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2:51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宋广辉)“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上网成瘾、青年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青少年教育成本增大、庞大的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上述结论作出详细分析。

  一

  《报告》认为,由于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使得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学费暴涨的结果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贫困家庭无法靠知识摆脱贫困,导致“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潮的重新抬头。

  《报告》指出,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很多中等收入家庭也深感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但是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

  《报告》认为,由于人们对市场经济做了过于宽泛的理解,致使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种产业化的有害导向。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教育往往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将教育当成一种赢利的行当。教育不合理收费现象比比皆是,这既涉及到了基础教育,也波及到高等教育。

  二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400万待业的城市人口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30%左右。另外,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庞大的青年劳动力人口数量给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持续较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十五”期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在新增青年就业人口中占有相当比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另外,青年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仍以初中学历为主,超过50%,文盲和高学历(本科以上)的比例相对都较低。

  “十五”期间青年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增大,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和婚姻迁入是青年流动的三大原因。青年群体在外地就业的比例高于社会总体水平,尤其是在20~29岁年龄段,青年群体在外地就业的比例更高。这在农村青年群体中更为明显。

  三

  《报告》显示,“十五”期间我国青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是青年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与2002年相比,我国青年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立定跳远水平、仰卧起坐水平和肺活量三项监测结果与2002年相比,都只有个别组别略有上升,绝大部分组别继续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重要健康问题。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一些青年缺乏体育锻炼,一些原来多在老年群体发生的疾病如心肌梗塞、颈椎病等,现在发病时间提前,青年成为这些“老年病”的患者。

  目前,20~35岁的年轻糖尿病人在逐年增加。乳腺癌、大肠癌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明显提高。有些青年的器官应变能力下降,造成肌肉僵硬、萎缩,腰酸背痛现象逐渐增多。

  四

  《报告》显示,在我国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

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17.10%。

  为了限制有害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相关部门通过网络扫黄等行动,对网络信息进行了管理和净化。同时,“十五”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有关网络出版的法规和文件中,也有出于保护未成年人需要而设立的条款。但是,既要维护青少年的上网权利,又要保障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伤害,不至于过度沉溺网络,这个矛盾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04,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