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新”而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09:26 中国青年杂志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村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记者:2005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这项政策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温铁军: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的是1999年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2001年,我开始把一般的农村调研发展为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志愿者下乡,直接操作农村基层的调研、培训和试验,在这个过程中既结合了上世纪80年代从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经验,也融入了一部分青年人的提法,把晏阳初、梁漱溟等前辈上世纪20年代创立、在国际上已经颇有影响的“Rural Reconstruction(意译为‘新乡村建设’)”作为我们当代的乡村支农活动的名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2005年中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这应当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背景。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如何在世贸框架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以应对国际竞争,这也是新农村建设考虑的一个方面。

  记者:新农村建设的“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温铁军:我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城乡差别越大,农民就越会为了短期的收入增加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既难以形成城市的

食品安全供给,也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其二,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业经济问题相比,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一些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家庭内部的很多矛盾很难协调;再加上一些基层组织松懈、制度涣散、文化生活缺失;农村的治安、社会保障、养老、救助等等问题日趋复杂。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帮他们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其三,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在很多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国家,农村大都是风光秀美、有幸福感的地方,很多城里人有向农村回流的意愿。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让一些精神紧张、不堪污染的城里人被田园诗般的农村所吸引。

  增加财政投入,发展合作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财政对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投入,让农村也逐渐享受到“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的温暖,这对于缓解“三农”困境中农民最迫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困难具有关键作用。但是,我国现在有2.12亿农户,国家资金难以满足大量小农户的分散需求,只有在农村形成必要的承接投资的组织载体的条件下,才能把国家的支农资金落到实处。因此,各地必须转变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目标,把工作重点下到基层,努力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创造条件,才能落实中央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要求。

  记者:新农村建设需要遵循哪些规律呢?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温铁军:应当有几点:第一是文化建设,这项工作收效最高。我们如果直接就以经济方式进入,农民在形成合作社组织之后的锻炼期可能会产生很多摩擦,很多麻烦。一个文化组织最开始的投入不过一两千块钱,一年的维持费用不过几百块钱。第二是联合购销,这项活动风险最小,这是考虑到现在商业环节所占的利润过高。这几年政府通过减免农业税给了农民400多亿的好处,生产资料连续涨价又把400多亿全吃回去了。如果能让农民联合购销,就会相对减少开支,这也意味着农民增收。第三是资金互助,这项工作能带来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但是,必须在形成有效的合作社内部监督条件下,才能推进农民的资金互助。第四是城乡互动,光有农民的联合不行,合作社规模小还是经不住市场的冲击。因此需要在城市居民中组织消费合作社,只有实现城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让农民的合作与城市的市场对接,新农村建设运动才能持续下去。(记者 黎光寿)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