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宇落马的观察与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17:18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傅宏波

  发生在2006年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其牵涉的资金数额之巨、牵涉官员之多、职位之高、影响之大,均创造了纪录 。

  据最新消息,在2007年1月28日召开的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按照“依法、合 规、安全、足额”的原则,经过周密部署,缜密安排,以及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上海目前已全部收回社保违规资金37 亿元,其中包括社保案本金34.5亿元、应收回利息2.5亿元。

  老百姓的保命钱终于被追回。但案件的查处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其中直接牵涉到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 记陈良宇。

  案件所产生的影响和留给人们的思考将是长远的。

  多米诺骨牌终于倒下

  陈良宇、邱晓华、祝均一、秦裕、郁知非、凌宝亨……昔日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因为上海社保基金案而被紧紧联系 在了一起。

  整个案件涉及金额之巨、影响之大,在上海历史上尚属罕见。而涉及本案的官员、民营企业家与国企老总之间,一改 简单的权钱交易的老做法,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展现出一幅“金融时代”官商勾结的新图景。

  祝均一成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2006年7月17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因涉嫌违规使用30多亿元社保基金而落马。

  之后,利用这笔违规社保基金迅速起家的民营企业家—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荣坤也被相关机构调查。 由于福禧公司曾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改制的重要参与方,案情进一步牵扯到了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副总裁韩国璋和 董事长王成明。

  在一连串案件中,曾经神秘无比的民企老总张荣坤逐渐浮出水面。

  2002年3月,30多岁的苏州青年张荣坤以32亿元拿下沪杭高速上海段30年的收费经营权时,其掌控的“福 禧投资”顿时成为上海滩颇具神秘色彩的民营企业。之后的两三年,张荣坤接连大手笔投资高速公路,到2005年6月,“ 福禧投资”参与管理的公路里程已达200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财大气粗和手眼通天令同行又惊又妒。2004年 张荣坤的福禧投资参与上海电气改制,最终出资9.6亿元持有8.15%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更令投资界许多人士大跌 眼镜。

  然而随着2006年7月17日原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因为违规拆借社保基金被查处,人们一下子看清 了撬动张荣坤神速崛起的那根杠杆—社保资金。

  不久,上海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将“福禧投资”及其股东沸点投资告上法庭,要求后两者提前归还所 借资金,并将张荣坤及其“福禧投资”当年大手笔收购高速公路资金来源大白于天下。

  “福禧”如此轻易借到巨款,不能不让人怀疑其本身就是上海社保基金违规投资的桥梁和工具。根据上海企业年金发 展中心提交的起诉书,年金发展中心先后将34.5亿元的资金通过委托资金运营的方式拆借给福禧投资及其股东沸点投资, 用于收购高速公路等资产。

  据上海社保局福利保险处有关人士透露,截至2005年底,上海年金发展中心管理的资金在110亿元以上,占到 全国年金总额的1/6。也就是说,上海1/3的补充养老保险资金都借给了张荣坤使用。

  无论是介入高速公路还是首发非上市民企融资券,“福禧投资”总能捷足先登,这靠的当然是张荣坤背后强大的关系 网。

  祝均一的落马终于撩开了张荣坤一夜暴富的神秘面纱—官商勾结。

  2006年8月11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辞 去全国人大代表职务,并被免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原因是“涉嫌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收受贿赂”。

  随后,上海电气副总韩国璋和董事长王成明被双规。

  一家神秘的民营投资公司“福禧”、一个管理着上海老百姓保命钱的社保局、一家优质的国企“上海电气”,一起陷 入了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腐败案中。为了彻查此案,中央派出超过百人的调查组常驻上海,调查组包括中纪委工作组、 中办及国办调查组、监察部蹲点组、审计署工作组等。由此,这起牵连甚广的重大腐败窝案、串案的黑幕正被层层揭开。

  秦裕落马

  2006年8月24日,上海市委官员来到宝山区政府,对宝山局级以上干部通报:“有关部门在对上海市劳动和社 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基金问题进行核查中发现,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调查。” 此时,距离秦裕就任宝山区区长恰好一个月。

  42岁的秦裕,是2006年7月6日前往上海市宝山区报到的,2006年7月25日正式就任宝山区区长。

  在出任宝山区区长之前,秦裕一直担任领导秘书工作。秦裕于1981年考入华东师大政治教育系哲学专业。本科毕 业后保送读研究生,1988年获伦理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委的部分领导有到高校挑选高学历秘书的习惯,秦裕抓住了这个机会。1995年1月 ,秦裕以副处级干部身份正式进入上海市委办公厅。2002年11月,秦裕升职为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办公 厅副主任,人称“上海第一秘”。

  秦裕与上海社保基金案的主角、福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的人生拐点,都出现在2002年2月,当月,秦裕当上市长 秘书,张荣坤则注册了日后呼风唤雨的“福禧投资”,成为一个月后收购上海路桥公司的平台。

  目前,秦裕的“严重违纪”还在调查之中,作为“上海第一秘”,他究竟干了些什么,如何卷入上海几十个亿的社保 大案,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还不得而知。

  陈良宇:“最大一块牌”倒下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2006年8月15日召开的上海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陈良宇指出,反腐倡廉工 作一刻也不可放松,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警钟长鸣,认 真查找薄弱环节,着力加强防范,并在工作中牢牢把握决策要科学民主、执行要规范有序、监督要有力有效“三个环节”。完 善对政府性资金和社会公共性资金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锲而不舍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然而,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 题初核情况的报告》。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良宇同志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陈良宇是1995年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之后又一个因腐败倒台的政治局委员。

  消息一公布,人们惊呆了。这位中国政界的重量级“高官”居然也落了马,而且还与上海社保基金案有着直接的关联 。

  1946年10月出生的陈良宇,是浙江宁波人,1980年4月入党。当过工人、设计员、基建科副科长。198 7年2月-1992年10月,任上海市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随后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等 职。2002年11月—2003年2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长。2003年2月—2006年9月任中央 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平步青云的陈良宇,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 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双规”。

  2006年9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空降”上海,出席上 海召开的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已代理上海市委书记一职的上海市市长韩正主持会议,宣布中央关于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 通报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

  2006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干以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纪委 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地开展对陈良宇问题的调查核实,一经查清,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干以胜 表示,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这个案子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人,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将会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任何违反党 纪的党员,不论其职位高低,都要一查到底。

  事实也是如此,随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孙路一、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韩方河、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及副主任吴鸿玫等均因上海社保基金案纷纷“落马”。

  而据2007年1月9日召开的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透露的消息称,随着调查的深入,陈良宇的违纪违法问题, 比最初公布的可能还要严重、牵涉到的人还要多。

  处于风暴中心的上海

  该如何面对

  自陈良宇案发后,一场罕见的反腐风暴刮得上海官场地动山摇,数十位大小官员“中箭落马”。

  眼下,处于这场风暴中心的上海却面临着一个更严峻的现实:陈良宇的上海“王朝”已轰然倒下,在这一历史时刻, 改革是必然且刻不容缓的,上海将何去何从?

  受陈良宇案的影响,上海2006年的投资增长放慢,这一年的投资大概只增长了10%左右,前几年都是20%到 30%。虽然上海曾赢得了一系列有利的项目,包括2010年世博会和耗资3.5亿美元的一级方程式赛道,甚至梦想成为 “世界金融之都”,但从现在看,如不进行改革,单凭旧的体制,这个梦似乎并不现实。

  反过来看,这或许也是上海发展的一个机遇。

  有乐观的学者指出,陈良宇案标志着上海政府开始真正与全社会一起,正视陈良宇与社保案的反面教育价值,痛定思 痛。开始真正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重视程度和认真态度反思问题,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陈良宇暴露出来的问题?

  一场关于上海未来发展之路的讨论也在各地展开。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最早指出,陈良宇事件凸显中共进 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他相信,陈良宇事件后,会有很多人向中央提建议,要求十七大应该基于对陈良宇案的反省,推进 党内改革。十七大也将重点推出党内民主改革的措施,其中的重要内容,便是执政党执政方式的改革。

  身陷陈良宇案的上海同时也面临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近期,香港特区领导及商界领袖正迫不及待地呼吁北京,实施 更多内地和香港金融交流政策,凸显香港金融中心角色地位。上海官员眼下正忙于争取中国金融中心地位不变。十七大前,沪 港两地争做中国金融中心地位将风云再起。

  不过,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对现有的体制框架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实行改革的可行性表示乐观,他表示,中央提出“ 四个率先、四个中心”,要上海走在中国的前面。这个概念,本身就代表了倾斜的政策,给上海创造增长的空间,包括在二级 政府层面上的制度设计。

  事实上,上海市政府向中央要政策的思路已开始转变。上海已考虑不再向中央政府要一个具体的政策,而是报一个综 合改革的方案。比如,现在的浦东新区,在现有模式下已发展到一定高度,上海这时就会考虑能不能让政策更灵活一些,更突 破一些,搞一个深度的综合开发实验。

  在陈良宇案发前,这个新的综合开发实验区已被国务院批准。但当时开发区的改革方案一直只有粗的框架,没有细化 到具体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对上海未来改革的探讨有可能肩负起未来整个中国改革的重任。进入2007年,中央关于改革的讨 论声不绝于耳。而且,自去年以来,胡锦涛主席已开始逐渐透露了在政治改革方面的一些基本思维,一个政改的基本框架隐约 可见。

  作为

中国经济的窗口,上海的经验与实践必然成为中国未来改革的榜样。

  查处社保基金案的意义所在

  上海社保基金案的东窗事发,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不是社保基金第一次出事了。

  仅2006年上半年,中国就已经曝出一批社保基金案:河南省濮阳市劳动保障局以减免企业应缴870多万元养老 保险费为代价换取6辆轿车使用权案;黑龙江省阿城市社保局将918万元借给企业用作流动资金和担保利息案;浙江省温州 市劳动保障局计财处用社保基金600万元购买国信优先股案;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政府挤占挪用社保基金1245万元案;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州子镇政府套取

社会保险基金69万元案等。

  而上海社保基金案之所以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是因为涉案金额巨大,二是因为事涉高官,三是因为中央查处此 案的阵容庞大。同时,这一案件也凸显了中国行政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具有典型案例的意义。

  如何建立社保基金征缴、管理、发放的科学运营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 社保的燃眉之急,稍有不慎,便会触发不可控制的社会危机。政府加大力度反贪反腐固然必要,但如何完善制度、如何建立健 全有效的行政监督监管机制、如何防范“绝对权力”的产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保证权力有效使用的核心问题。在西方社会的行政管理理念当中,监管监督机制的设立,有效 防范了权力的滥用,从而预防和减少行政腐败现象的发生。

  但在中国,社保局是集社保基金行政主管和投资运营者于一身的政府机构,大权在握,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监督。上一 级的主管机构无法防范问题的发生,只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想办法解决。这也是中国当下行政腐败频繁发生的核心原因。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至今已历十五年,这是从摸索、无序走向规范的十五年。以上海为例,十五年来,社保局 集社保基金行政主管和投资运营者于一身,大权独揽的状况从未有过实质性的改变。当数额巨大的社保基金在社保管理部门手 中封闭运作、又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督机制的时候,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就在所难免,黑幕和腐败也由此诞生。

  从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来看,中国迄今尚未在社保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之间找 到一个两全之策。

  虽然政府的政策在总体上趋向于确保资金安全,而且在相关的资金运营和投资方向上规定甚严。但是,由于缺乏有效 的监管机制,从而使各地方的社保机构得以借保值增值之名,屡屡撞过“高压线”。这些在保值增值名义下进行的资金运作, 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下的中国,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社保基金事关天下苍生,一旦出现问题,势必成为引发 社会危机的导火索,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大患。

  最近几年,一批省部级腐败分子的落马,已经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决心。这次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 的查处,将极大鼓舞全国人民与腐败分子做斗争的斗志和士气,将使全国人民对彻底消除腐败更加有信心。同时,这也充分表 明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不论是谁,不论其职务有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 追究和严厉惩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一定 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