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新书出炉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15:47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张鹭

  路金波从朋友处得知王朔手头有200万字的未发表文稿,就从上海来到北京王朔的家中

  王朔新书《我的千岁寒》的出版

  成为近期图书业界甚至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实际上在2006年年末,路金波就已经公开表示过想出王朔的书。那时 ,他任总经理的榕树下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图书行业已经声誉鹊起。这距离他放弃自己著名的网名“李寻欢”已有4年。 在这4年时间里,路金波成功地实现了由一名网络写手向书商的转型。

  2006年是路金波的丰收年。这一年文艺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三位,韩寒的《一座城池》、安妮宝贝的《莲花》和 余华的《兄弟》,都是由他策划推出的。他按照流水线模式打造出的畅销书作者郭妮,也获得了百万册以上的销售业绩。路金 波运作的书,销量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0倍,用他自己的话说,“批发商拿到我做的书,相当于拿到了人民币一样”。这样的 实力基础,让路金波有理由期望自己能与那些“更主流的、更能影响社会文化趋势”的作者合作。

  2006年5月左右,路金波从朋友处得知,王朔手头有据说200万字的未发表文稿。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从 上海来到北京王朔的家中,在“看到王朔电脑里确实有很多存稿后”,他与王朔初步达成了出版意向。因为当时《我的千岁寒 》还没有写完,路金波一直在静静等候,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王朔家探望他。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路金波感到有点意外。从2006年12月28日起,王朔开始频频接受各大传统媒体和门户网 站的访问,以炮轰文化事件和人物的方式,在短短一个月内成为媒体和文化界的话题中心。

  路金波以他书商的敏感,意识到一场关于王朔书稿的竞争即将开始。2007年1月底,在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后, 路金波再次来到王朔家中,给他开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稿费标准:1个字3美元,一次性支付。这个数字乘以王朔新书的字数 ,折合成人民币恰好是365万元。路金波说,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支付,“是因为王朔是作家中拿版税的第一人,如果继续给 版税,也多不了多少。所以决定,还是恢复到给稿费,这样王朔的稿费标准从早期的每个字5分钱涨到了3美元”。“王朔几 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还说,如果书做赔了,他愿意退还一些钱。”

  王朔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说,这段时间找他出书的人都是拎着一袋一袋的钱来谈,“但他们(路金波)给的钱最多”。 路金波算了一笔账,这样大的成本压力,意味着这本书必须卖到70万册才能保本。所以他打算首印70万到100万册。

  对于王朔此前说过的,希望通过网络付费阅读来实现作品的价值,路金波坦言并不看好,说自己并不打算像美国一些 出版社的做法一样去与网络分享版权。“目前国内电子书的市场空间总共也才2000万左右,还不如王朔一本书多。网络付 费阅读对收回投资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余华和王朔的作品,路金波还运作出版了格非的《山河入梦》。他说,榕树下公司今后的主要方向还是做畅销书 ,但作为一个

文化人,他也期待用成功的商业运营推出更多“严肃作家”的作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