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16:31 新世纪周刊

  他的作品也许大众了,但他的精神仍然小众,这种大小的区别正是对其精神的终结

  王小波特立独行的终结

  -本刊记者/李梓

  任何人,不管他是追逐潮流的,还是特立独行的,最后都会发现,他们仍在潮流之中。

  被美化与被联想的辞职

  1992年9月,王小波放弃了人民大学会计系教师职务,开始全心写作。在此后的这两三年,他写出了他最好的作品。许多人把《时代三部曲》,尤其是里面的《黄金时代》誉为他最成熟的作品。

  王小波的离职时间有一个有趣的巧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号召中国人从彷徨不定中走向坚决的开放,"下海"一词被创造利用。王小波肯定还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但是人们说,他下海了。那年许多临近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突然多了一门新课程《GATT官贸总协定》,这些重叠在一起的因素,对文学造成的影响之一就是文学批评里迅速多了一批新词语,比如"技术复制"和"文化工业"。在社会迅速变革时期,国人的信仰、一贯信奉的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均被打乱了,对"世界一体化"的追求,使海量的信息泛滥,一时间人们的大脑出现了当机状态,绝大部分人都按照动物自我保护的天性,随着头羊效应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被动地接受令人惊讶的现实。而对现实惊人的谄媚或者与现实惊人的脱节,均成为文学的一种选择。

  在这个闹哄哄的时代,一些故意忽略现实的"个人写作"作品开始兴起,在这些小说中,往往只有"过去"这个主题在随着作者的记忆流逝,而没有现实布景的变化。现在去看这些书,你很难估计它是写于哪个年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有一种状况是,名动一时的作家在推出一本新书后,所获得的批评几乎可以抵消他之前树立起来的声望。另一种变化是,随着中国进入电视时代,作家突然知道还有一种"肥皂剧"或"快餐式阅读",可供评论家或者要写论文的中文系学生使用的新名词实在太多了。

  而王小波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而是选择了"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对他的评论,很少有人引用西方的某个文学理论公式去套用。在他去世后,人们使用了"自由"和"理性"等词汇来形容他。"这不仅是指理性与自由的书写,而且是对理性与自由的书写。"文学评论家戴锦华说。

  在他去世后,对于他1992年的辞职,许多人也援引为"自由的写作"之一种,但对于王小波本人来说,他是1991年辞职还是1992年辞职或许并没有区别,"我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在不认真的年代认真"他毫无疑问非常有才气,但他确实应该属于很小的一个范畴,肯定只有一个很小圈子的人能够欣赏他。"花城出版社资深编辑林宋瑜说,她不仅编过王小波的书,同时还编过不少上世纪9

  0年代中期崛起的作家的成名作,比如陈染、林白、海男等。关于传媒和评论家对她的作者们的评价和定性,她并不太认可。

  但是王小波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小众变成了大众。一切都戏剧性地发生了,在他去世前一两个月,花城出版社的一位副总编辑上门找到了王小波,并迅速决定要出他的3本大部书,《时代三部曲》。这位副总编回去后,意犹未尽地对出版社的同行说:"你们都应该去看看这个人,一个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认真地写作,接近他就能感觉到他的才气。"

  "认真地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截,成为评判一个作家重要的标准。在商业化年代里,"文学工业"已经全面迈向商业化,对于出版社来说,无风险、有市场成为重要的选择书的标准,保本成为一个重要的出版指标,同样,作家们也能感受到这个指标的意义。纯粹的写作,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变得奢侈。

  同时,评论界也开始注意到王小波,一些认识王小波的评论家,比如艾晓明、李大卫、崔卫平,企图消解大众对于王小波第一时间的误读,尤其是把对他的目光注视从"性"这一方面拉开,从而真正理解他的狂欢语境。他的作品在港台和海外开始赢得名气,他的随笔在内地也开始受欢迎。

  在这时,他竟然去世了,这种愕然的终结也许暗合着某种逻辑,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都这样结束,正如《人到中年》中所写的那样。他的死,无意中造成了一场大众的狂欢,只不过这个狂欢要来得稍微晚一些。

  从小众到大众符号

  王小波逝世之后的两三年,他的作品版权竟然变得炙手可热了。这一切在王小波5周年忌辰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峰,无数的人在颂赞他,仿佛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英雄。"这其中有媒体的力量,王小波本来就和传媒很熟悉;也有他妻子李银河的努力,但也许他的英年早逝是一个重要因素,就和海子一样,大众接受这种悲剧性结尾。"林宋瑜说。

  传媒对王小波的热爱,对他的符号塑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他同时代的作家,没有一位获得传媒这样的热爱,评论家们把他们所没有的气质冠与他的身上,让这种叙述最终变成沉重的考据和想像。而当媒体把这个词汇与其他美好的词汇混搭在一起的时候,许多读者开始引用这个人的名字和几句漂亮的话,比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但也许他们还尚未看过王小波的任何一本著作,更不用说像他那样地认真思考和写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终于变成了大众的猪。他的作品也许大众了,但他的精神仍然小众。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王小波吗?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兴奋于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有特色的作家的林宋瑜,转向出版一些国外的优秀作品,而且并不止于文学。"这十年来,中国文学中的精神是在朝一个向下的路子走。好的书稿找不到,与其闲着不如再引进点国外优秀的作品。"林宋瑜说。

  而在对王小波不绝于耳的表扬中,其中重要的一种说法是,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与文学,始终萦回在不断告别、又无法告别的"十九世纪"的话语结构之时,王小波超然于同代人之外,选择了完全属于他的写作方式。"中国这么多人口,肯定还有不少王小波在民间,他们不被人知是因为他们只能长久地保持小众的状态,难以像王小波一样浮出水面。我相信,中国肯定有这样的一批人存在。"林宋瑜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