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看高考:某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公正的象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16:20 《廉政瞭望》杂志

  高考,30而立

  30功名尘与土。

  30年前,伴随着分娩时的阵痛,高考涅磐重生,一代人抓住了改写命运的机会,一个国家的生命力犹如火山爆发。高考的青春期,是一场关于个体与国家命运纠结、光荣与梦想喷涌激情的记忆——那是一个沉重的民族被压抑10年后的痛快宣泄,国之复苏的第一声春雷。

  30年后,高考成为不同时代国人的相同选择、相同轨迹、甚至相同回忆。高考步入了一个新陈代谢稳定的成熟期。曾几何时,唇枪舌剑烽烟四起,是是非非众说纷纭。

  30年河东,30年河西。30年意味着什么——兴衰?废立?存亡?荣辱?抑或亘古不变的人才选拔与政治制度、社会秩序之间的天然服从……

  “而立之年”看高考

  □文 本刊记者 孟 盛

  前世今生

  1977年~2007年,高考30而立。

  然而,作为一项关乎国家民族运势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所蕴涵的历史意义远不止废立这转瞬30年,其前世已经穿越了2000多年……

  从两汉的察举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开创的科举制,这些历经千年演变的选人用人制度伴生于封建王朝的兴衰,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秩序的洗牌与中央权力的集中,让一项制度不仅仅是一次选拔,一次考试。

  历史的影子始终缠绕着高考。科举制开创于隋、形成于唐、发展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衰亡于清,沿袭长达1300年,富贵阶层与平民阶层凭此梯入仕,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它所坚持的“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所提供的公平竞争的平台与机会,它所产生的700多名

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它所培养的不计其数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与今日之高考是何其神似,可以说,高考就是科举的延伸。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科举于古时,每一个读书人的命运都须与其交织;而高考于当今,几乎是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历史的车轮滚滚。1905年科举被废,成为清灭亡前的祭音,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形成现代高校的雏形。民国时期的“高考”施行各大学自主招生,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火纷飞中艰难维系的“高考”依然各自为政。

  新中国成立后,高考很快告别了过去的单独招生,从1950年开始,高考在不断探索中革新,从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到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直至1952年正式确立统招模式。

  然而,一场“十年浩劫”粉碎了无数人的大学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考被废。直到5年后高校才逐步恢复招生,但并不通过统一招考,而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因而产生了一批如今看来身份尴尬的“工农兵大学生”。

  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响亮地喊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是在邓小平的亲自主持和推动下,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当年就恢复了高考,世人奔走相告,举国上下欢声雷动。意气风发的青年们紧紧抓住久违的平等,包括那些黑五类的“狗崽子”们。当时,胡风尚在狱中,他的儿子张晓山获得了高考资格。范长江尚未平反,他的儿子范东生也参加了高考,现任《华声月报》社长的他回忆:“当时心里一点儿把握都没有,但是事实证明,这个高考制度给青年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不是看你出身怎么样。”

  尽管考试办法沿用前制,尽管只能由各省命题,尽管因准备仓促考试科目不足,却创下了世界考试史的纪录——当年报考人数达570万人,第二年达610万人。这些15岁到36岁的考生怀着兴奋而忐忑的心情涌入考场,为改写命运一搏。

  这两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壮观的考试共计1180余万人参加,录取比例仅29∶1。而被录取者当之无愧成为时代的宠儿,他们的名字后来在中国的政界、商界、科学界、教育界、司法界、文艺界、新闻界、卫生界等熠熠发光。可以说,一代大学生影响了当代中国。

  1977年是高考历史的关键时刻,也是一个国家与时代的重大拐点。就在那一年,中国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王毅离开了东北建设兵团;中国电影标志性人物张艺谋与陈凯歌,结束了没有人生目标的迷茫岁月;希望集团创始人陈育新结束了在新津农村年复一年挑粪的画面;凤凰卫视名嘴杨锦麟告别了怀揣小学学历混迹厦门的艰难境况……

  一场考试改变了这些人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中剧烈疼痛的命运,华夏大地,处处上演着蝶变的人生。

  求索鼎新

  恢复高考,找回了一个国家迷失的公平公正,让其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正是由于公平竞争的高考,为国家选拔、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高速运转的中坚力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社会繁荣昌盛,高考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人才选拔机制,功不可没,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而且成为一个复苏大国崛起之原动力。

  高考让人人享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它所执行的是可信有效的正义程序,基本上实现了“众生平等”的游戏规则,让广大缺乏社会资源的寒门学子能够“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得到“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学家卢铁成认为,实践证明高考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有效形式,也是全国青年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实现理想抱负的最佳捷径。是的,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为根本原则的高考,在讲究关系、人情传统浓厚的中国,无疑是现阶段最为适合的人才选拔机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刚性竞争原则——这一高考之根基也成了问题之根源。近年来,众多置疑高考的观点集中在对“唯分取人”机制的猛烈抨击,比如应试教育的根源、“天下一卷”的机械、素质教育的障碍、创新思维的枷锁、中小学生的重担等等,甚至有学者主张废除高考。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说,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最不坏的制度。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友渔认为,高考纵使有种种弊端,但又是已经有过的尝试或可能实施的选择中“最不坏的制度”,经验与智慧并未向我们提供无限的制度创新空间。

  也许,关于废除高考的提议只能算一个伪命题。但是,恢复高考以来,为了在现行高考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为了寻求一个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招考体系,我国在过去的30年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改革的步伐不可谓不矫健,甚至达到“每年一小改,3年一大改”的程度。

  这些改革探索一方面受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经费不充裕等现实的制约,并涉及到学生、家长、教师、中学、大学等方方面面利益的兼顾,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改革总是在争议中摸索前行,经历了修复期、完善期、改革探索期。

  30而立,个体成熟的过程尚且须面对许多艰难险阻,何况一项关乎国家民族运势的重要制度。

  上世纪80年代,影响高考最深的招生体制改革是改变了沿袭“文革”前实施的高校“统招统分”制度,让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983年实施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制度,规定一些院校可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矿区等艰苦地区定向招生。1985年的“双轨制”,实现了免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但也导致了“走后门”等负面现象。直到1997年,高校招生实现全面并轨,从此,大学生自付学费、不包分配、自主择业。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标志着招生并轨改革完成。与此同时,高校学费开始猛增,有的增幅甚至达到50%,而高考也成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条应试教育流水线工程。

  另一项给高考带来重大影响的招生体制改革是1999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从此中国高校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考由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变得相对容易,但个体也在其中备尝从“天之骄子”跌入“普通人”的尴尬滋味。

  与此同时,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改革方面,这一年开始推行“3+X”方案,实现了高考内容由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也拉开了统一高考多样化和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的序幕。

  进入21世纪,高考改革更加紧锣密鼓。2000年,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的“春季高考”,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为夏季高考分流;2001年,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被取消,当年南京就出现了73岁的考生;2002年,高校采用网上录取,录取新生率达到85%,让招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人情困扰;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增加了招生选才的渠道,为统一的招考带来多元机制。同时,那个充满歇斯底里气息、炎炎烈日下的“黑色七月”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并不凉爽的六月。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另一件新鲜事物,是香港高校被允许在内地自主招生。今年,免费师范生又重返大学校园。近日,国务院出台办法,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此举有助于扩大师范队伍的规模,改善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

  如今,高考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尽管每一项改革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有的也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负面影响而被人诟病。但无可否认的是,改革让高考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体制的完善,这为改革继续前行、高考制度继续完备成熟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