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高考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16:20 《廉政瞭望》杂志

  十年一觉高考梦

  □文 张衍荣

  十年一觉高考梦,赢得金榜题名时,一转眼三十年过去,当初那场刚恢复的高考,早已成为过眼烟云。遥想当年之际遇,再看今日之光景,那场高考博弈的胜利者,而今回忆起来,谁不顿生河东河西之浩叹?!

  是的,很多人是抱着改变个人命运去参加那场高考的;但是,“醉里挑灯看剑”、“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急切希望报效祖国的也不在少数。恢复高考成就了很多人,也解放了很多人,甚至拯救了无数的人。笔者便是其中之一。

  记得当年对我们“老三届”的报考政策,是建国以来最为优惠的,以至优惠得令人难以想象:年龄不限,婚否不限,家庭出身不限,不要任何组织或个人批准,单位或组织的政治鉴定必须同本人见面,本人不同意的一律不算数;工龄满5年的可以带薪学习,学习期间工龄连续计算,不影响增加工资;取消先前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时干什么学什么的专业限制和毕业后“哪来哪去”的分配政策,专业自愿选择,毕业后全国统一分配。换句话说,只要你是一名“老三届”,你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报考。新华社专门编发了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全世界进行了广播,中共中央发了红头文件,要求传达到每一个人。

  当这个消息从广播中传来时,我几乎欣喜若狂!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到了!

  为了把握这个不敢梦想的机会,十年来,我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不管是在广阔天地里接受“再教育”,还是在“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队伍里当青工,我从未间断过文史哲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中苏论战的“九评”那套小册子,我几乎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看到哪里。风雪弥漫的隆冬,油灯昏暗的深夜,区三级干部会的地铺会场,兴修汉北河的工地,“外调”的途中,工厂的车间宿舍……我记不清读过多少遍。虽然今天看来它也许有些可笑,但我不能脱离历史,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它,苛求它。当然我还得感谢当时农村、工厂的党组织和父老们,是他们为我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使我得以“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但是,欣喜过后我却不能不胆怯,不能不忐忑不安:高中三年,我毕竟只读了一年,事隔十年之后再上考场,而且是最严峻的高考考场,我能成功吗?除了我自己和家人外,还有多少为我抱不平的好心人,包括故乡的父老兄弟们,都在盼着我“金榜题名”啊!那高考决不仅仅只关系我一个人的命运前途……

  为了帮我做好备考,车间的工友和老师傅倾尽心力:有的帮我找来复习大纲,有的不远数百里到我老家帮我取来数学和外语课本,有的顶替我干那我无法胜任的又脏又累的体力活,以便我有多点工余时间好复习,有的辅导我学习高二高三的功课……手头的活路一干完,我们立即就伏在车间的水泥地面上,用粉笔演算数学题。我的备考全是在工余、业余时间进行的,工厂不曾给过半天假,那几乎就是一场“人民战争”!那一番情景,而今想来,我不禁心酸,但更多的则是一份骄傲,那是一份何等真挚的情感!我终于没有令他们失望……他们在眼含热泪送我离厂时夸我“有志者事竞成”,让我不要忘了他们,将来有空常回厂看看。

  多年来我也曾利用工作之便,回去看过他们几次,可毕竟没有实现涌泉相报的愿望啊。虽然这未必是我的过失,但那份惭愧又怎么消弥得了?而且,每每想到那些曾给我无私帮助,却再也无法见到的亲人般的师傅,那些因工厂倒闭被迫远走他乡、不知给什么人打工去了的工友,我就忍不住一阵阵心里难受!

  人生苦短,时光易逝,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再回过头去看当年的恢复高考,就会发现,那其实是我们党领导的又一场生产力大解放,就像当年给“五类分子”摘帽样,一个是打烂枷锁,一个是人尽其才,所不同的不过是形式而已。而对个人的“金榜题名”或是时来运转,我们又何妨以“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对待之?-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