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记者沈跃先的冬日印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01:30 扬子晚报
1977年新华日报文教组部分成员在新华日报老大楼前合影。内有沈跃先(后右一)、王建邦(后右三)、张泾德(前左三) 。张泾德 提供 1964年,刚进入新华日报社的沈跃先被分配到文教组,负责教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当时满怀工作热情的他显然没有想到,这个分配给了他一个见证历史的难得机会。如今,已经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沈老,在家里对本报记者回忆起了1977年的秋冬之际,那段足以改变整个中国教育史的难忘岁月。 老记者变成“实习生”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个历史性的决策。而当时,是想政治性的东西更多一点。”花白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很有知识分子气度的沈老侃侃而谈。他回忆说,1977年正逢刚刚粉碎“四人帮”,全国的舆论都在参与拨乱反正的工作,恢复高考正是其中一项。“10月20日,新华社发布了相关消息。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显著的版面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印象中这是媒体加大恢复高考宣传力度的开始。”沈老告诉记者。而在此之前,国家还下发过一个意见,对恢复高考的政策、规定和要求作了解释。作为条口记者,沈老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将有重要的报道任务。果不出所料,作为江苏当时惟一的省级权威媒体,新华日报很快接到中央精神配合高考宣传。 “我们文教组马上就开始研究怎么宣传。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恢复高考,大家心里没有什么底,上级通知中也没有具体规定要做多大,所以我们在兴奋之余,还是比较谨慎的。”当时沈老已经搞了13年的高校报道,算得上是个资深记者,但1977年的这次,他感觉自己像个“实习生”。“与以前的招收工农兵进高校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大的改革,有新的要求,招生办法也不同,完全从零经验开始。”沈老记得,光人民日报的社论和国家关于恢复高考的意见,他就仔细地“研读”了十几遍。“那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话一句话地领会,生怕有什么精神领会不到。”当时负责江苏具体招考事务的是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沈老多次去找有关负责人,了解省里的招生要求。 沈老和他的同事们为报道这次高考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因为当时政治宣传目的性比较强,自主性的报道并不多,加上版面的限制(新华日报当时只有对开4版),最终,新华日报在1977年高考方面的报道总共见报16篇消息、评论和组织来稿。 年轻人高呼“邓小平万岁” “我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记录历史的事情!”沈老至今都觉得有点遗憾的是,当时自己并没有把报道1977年高考的报纸保存下来。“很大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报道一般不署名,最多加上本报记者四个字。署名要到1979年以后,所以保存报纸的意识就淡薄了点。”确实,在沈老从报社资料库里拿到的报纸复印件上记者看不到沈老的名字。不过从刊发的报道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江苏省当年这次招生的全部过程。 “1977年10月,省里召开了招生工作会议。1977年11月4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我采写的会议消息,并配发了言论。11月上旬,省里的招生委员会开始工作,11月27日-11月29日,全省开始初选,初选包括文化考试、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合格者在12月23日-25日参加全省统一命题考试。1978年3月15日-16日,江苏新生入学。”沈老回忆起这段过程来如数家珍。 谈起这段时间工作,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群情振奋:“人多!这次的招生可谓是广开了才路,以前只有工农兵能上大学,这次知青也能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不用参加两年劳动就能直接考,甚至还在校的高中生特别优秀的经过学校同意也能考,年轻人都高兴得不得了,‘邓小平万岁’的呼声很流行。”沈老告诉记者,江苏当年报考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么多人报考,方便选才的同时也带来了操作难题。当时的学校很少,教育资源奇缺,如果把这几十万人全部集中考试,不要说试卷、考场、阅卷老师无法保证,就连监考老师都难以凑齐,所以就要在地方上初选。那个时候的地区和地级市都设立了招生委员会,地方上来给初选考试命题。地方上的初选文化考试主要考数学和“政文”(政治和语文结合)两门,报考外语院校的加试外语。初选一大特色是文化成绩并不公布,综合政审、体检后直接把名单报到省里去,省里批准后通知他们参加省里的统一考试。 沈老告诉记者,1977年的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命题。“因为荒废了这么多年,历年积累下来的考生太多,二则全国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省份差距过大,所以各省是独立命题的。”最终,江苏有5万多人通过了初选,参加了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因为江苏的报考人数多,而保证招生质量又是严肃的“政治任务”,所以江苏新生入学时间推迟了将近半个月。国家要求1978年2月底前,江苏则是1978年3月中旬才完成这个任务。 没能给第一批新生留个影 新生入学后,沈老和他们的接触很多,直到现在,这批搭上恢复高考“头班车”的幸运儿还是沈老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影像。 “这批大学生,很不简单!”沈老用三句话形容这批新鲜出炉的第一批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建设祖国;学习态度端正——绝没有“60分万岁”的思想;有爱国热情——因为非常感激国家给予他们的深造机会。所以,现在这批大学生很多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我当时认识的不少这一代大学生,现在都是教授、政府高层、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你看现在我们新华日报的总编辑、副总编辑都是那一批的高才生!”沈老特地强调,从他这么多年的新闻报道经验来看,“从来没有见过这批学生做坏事的报道”!沈老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们从群众中来,与群众心连心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说到这里,沈老又讲到了一个遗憾:“可惜那时候我们的采访就是一个本子一支笔,没有相机。当时只有全国典型才会派摄影记者的。现在想起来如果能把这些大学生当时意气风发的形象摄下来,那该是一份多么珍贵的回忆!” 李 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