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村”的“命运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01:46 扬子晚报
“状元村”的“命运梦想”
沛县敬安镇韩大楼村肖朱庄村头的“状元路”。郭小川 摄

“状元村”的“命运梦想”
太东村的孩子在上课。小川 鼎兆 摄

  这是个有名的“贫困村”,时至2007年,大部分村民仍然住在低矮的青砖平房里,烧的是树枝柴草,吃的更是难见荤腥;但这又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恢复高考30年来,这个只有400户人家的村庄,却有近百名孩子考上北大、南大等众多名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村”。这就是淮安市南部最偏远的一个村庄——位于白马湖畔的楚州区南闸镇太东村。近日,记者走进太东村,探寻这个小村频出“状元”的缘由。

  再穷不能穷教育

  村民荒地上建学校

  村民们说,村里连续出了近百名大学生,首先沾了“地利”的光,就是村里有一所小学。太东小学校舍是4排简陋的平房,所谓的校长办公室也只有一张方桌几张长凳,房间阴暗低矮,充溢着一股浓浓的霉味。已年届六旬的老支书武厚道,在这里讲述了村民们历经艰辛自己建学校的往事。

  太东村村民祖祖辈辈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许多人都是文盲,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要有出路就要上学”,在30年前,村民们下定决心,不再让孩子们靠天吃饭、吃苦受穷了,要让新一代太东村孩子走出黄土地、走进新生活。

  原来,村中有一所小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有的校舍办成了高中和初中,小学没有了,孩子上学成了问题。当时任村主任的武厚道咬咬牙:发动村民在荒地上建村办学校!

  那时,农村物资匮乏、资金短缺,要自己拿钱建起一座学校并不是件易事。但为了早日让孩子有学上,全村群众还是很快地行动起来,你家送来500块砖头,我家拉来100块瓦片,他家又运来一车泥土。在凑齐了建筑材料后,村中男女老少马上行动起来,搬砖的搬砖,提泥的提泥,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1985年秋天,在村中一块10多亩的荒地上,一座27间平房的新学校终于建起来了,学校又借来桌椅、板凳、黑板,太东小学“开张”了,300多名孩子如愿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不比吃穿比上学

  窑洞中走出“

状元郎”

  太东村穷,因为村子远离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老天又没赋予太多的自然资源,只有大片的黄土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太东村开始取土烧砖,最多的时候,村中的土窑多达20多座。村中的大部分劳力都在土窑中制过坯、烧过砖,就是靠着出苦力,村民们将一个又一个“状元郎”送出村。因此有村民戏称:“太东村的大学生都是从窑洞中走出来的。”

  太东小学教师肖启农已经不记得自己送走多少孩子读中学和大学了。他说,这个村子尊师重教的风气很浓,在这里,村民从来不相互攀比吃的穿的住的,“家里穷点没什么,但只要孩子没上好学,就感觉矮人一等。”村民戴启祥夫妻俩目不识丁,但他却告诉自己的孩子:“只要你能上好学,老子就是没裤头穿,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但你要上不好学,那是你没本事,就给我丢人!”父亲的一句粗话让孩子记了一辈子,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南京大学,又攻读了研究生。

  今年已65岁的戴启祥因患病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但提起儿子,老戴却容光焕发。老戴曾在村中的窑厂烧了十几年的窑,窑洞中的熊熊烈焰早已将他的皮肤烤得黝黑。老戴说,他的工作就是24小时不停地向窑中添柴烧砖,一窑砖要连续烧半个月。土窑中的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即使在寒冬腊月只穿短裤和拖鞋,脚下的泥土也很快被汗水浸透。但老戴从没叫过一声累,“只要回到家看到儿子满墙的奖状,多苦多累都值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一篇作文浸透男儿情

  现在,太东村中已有近百名大学生,其中5人是博士和硕士生。太东小学的老校长戴考,向记者说起了村中的一名博士生戴丛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戴丛喜上学时,父亲有严重的气管炎,母亲也患有多种疾病,家中穷得甚至没地方住,后来民政部门给了5根木料和1000元钱,才建起了房子。由于不能干重活,夫妇俩白天种地,晚上搓麻绳供孩子读书。懂事的戴丛喜深知父母的苦楚,学习更加努力。1979年,他从淮安中学参加高考时,由于家庭太穷,当年成绩虽已达北大分数线,但戴丛喜却毅然放弃北大,报考了免费的南京师范学院。

  老校长戴考和老支书武厚道都不约而同地提起了戴丛喜写的一篇作文,真情流露处,两名老人不禁热泪盈眶。这篇题为《母亲的情》的记叙文,讲的是当年戴丛喜到30多公里外的淮安(现楚州区)中学上学时,为了省钱,几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拿粮食。一个星期天下午戴丛喜回校时,天降大雨,村里不通车,也没有公路,必须步行到8公里外的车站。为了不让儿子受累,患病的母亲坚持要自己扛着30斤大米送儿子坐车。母子俩没有雨伞,只有一块装化肥的塑料布。风雨中,母亲心疼地将身上的塑料布扯下给儿子披上;但儿子又心疼母亲,又悄悄将塑料布盖在母亲身上,母子俩相依为伴、搀扶而行。踏着泥泞、顶着风雨,慈祥的母亲硬是将儿子及时送到车站,赶上了最后一班车。这篇作文将母亲雨中送儿上学的感人细节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写得催人泪下。当时,高中语文老师发现这篇文章后,拿着作文在班上边读边哭。

  树高千尺不忘根

  成才的孩子情系家乡

  30年来,从太东村走出去的近百名大学生,已有不少人在各个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逐渐把父辈们的命运梦想变成了现实。老支书武厚道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开了一家证券公司,才几年工夫,就变成了一个身价数百万的公司老总;研究生毕业的万怀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现在月薪已过万元;村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梁子伊,现已是常州一所大学的教授……

  跳出“农门”的新一代太东村人富了,这些苦海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忘记仍在家乡过着贫困生活的亲人们。浓浓的家乡情始终像一根红线,一头连着自己,一头连着故土。

  2003年6月,一场突如其来的

龙卷风加冰雹,将太东村摧残得面目全非,庄稼大片倒伏,40多间房屋倒塌。在外工作的大学生们得知灾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2004年,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和村民出行,村里决定修建砂石路,在外的大学生你2000、我1000……很快,5万多元修路款就到了村里。老支书武厚道说,太东村现在仍然很穷,但上百名大学生正在或即将改变着自己家庭的命运,“如果不是重视教育,这些孩子或许仍在黄土地上挥汗如雨,苦苦劳作。”

  本报记者 郭小川 朱鼎兆

  通讯员 沈怀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