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追忆玫瑰园计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09:56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浚生细述亿载之策沉静守护特区4000亿元 离开香港九年,张浚生重新走了一遍他以往徒步上班的路程,许多市民都认出了他,纷纷打招呼说:“张先生,你好!” 香港市民对张浚生印象深刻,因为以往他们几乎天天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他。香港回归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在香港是中国政府的代言人,而新华社香港分社的代言人便是时任副社长的张浚生。张浚生1985年起在香港工作,回归前为分社的发言人,天天出席不同场合,响应媒体关于过渡期内的大小事务提问,直至1998年4月离开香港返回浙江老家教书。 张浚生自2004年已不再担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但目前还担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建设咨询委员会主任和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他每天坚持看香港的报纸,香港的一举一动都在他关心之内。这些年来,除2000年外,张每年去一两次香港,和香港各大学交流与洽谈,并看望老朋友。 “如果要我向浙江的朋友推介三个香港必看的地方,我会说香港交易所、国际金融中心和香港新机场。” 5月7日,张浚生再次来港出席浙港商界精英峰会后对本报说。 张浚生1998年4月离开香港时,是从位于九龙城的启德旧机场走的,第二年来香港,飞机在新机场降落,“当时看到新机场建成特别感动”。张感叹。 当年香港建设新机场及相关设施的“玫瑰园”计划,正是中英争拗的重点。 “中国从来没有反对过建新机场,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中英开始谈时,中方已提醒英方原有的机场很快就会饱和了,应该建设新的机场。此后的1989年10月,当时的香港政府提出‘玫瑰园计划’。”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张回忆说,“我们当时提出的几个问题,第一要量入为出,要为特区政府留有足够的储备。第二是计划1989年提出,1992年动工,这个工程肯定会延续到1997年之后,这样的事情就应该跟中国政府商量。当时的争论主要是这么两条。” 是时,张几乎在刚刚出席各种大小新闻发布会,传达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说法。 张忆述,玫瑰园计划提出来时,他们曾询问当时的香港政府计划的费用预算,但对方未提供具体数字。他们又问英国政府将来要给特区政府留多少钱,答案是50亿港元。 “50亿元如何足够支持成立特区政府?万一碰到风险怎么办?”张说。 在中方坚持下,到特区政府成立时,港英政府留给特区政府的储备有2000多亿元,加上由中方委派人员保管的土地储备基金1971亿,合计有4000多亿元。 “没有这4000多亿元,1998年特区政府不可能入市顶住金融大鳄的投机。特区政府前几年还面对经济低迷造成的财政赤字,每年500-600亿元的财政赤字。2003年暂停出售土地后,卖地的一分钱收入都没有——这曾是香港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如果没有这4000多亿元,你说怎么支持?”张反问。 走出低迷 1997年,张浚生返回内地前,亚洲金融风暴已经开始。“开始真正影响到香港,大概是在1997年10月。2001年,我再次回到香港时,看到香港的经济情况比较差。后来就是2003年的非典了,有一段时间香港的经济状况确实比较差。” 这是历史原因和外部原因造成的,张浚生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就出现了经济泡沫,邓小平、廖承志都曾多次指出过,但当时英国政府没有长远打算,没有引起重视,1997年金融危机来了,泡沫就破了。 香港回归五周年,即2002年时,张浚生应媒体之邀,专门发表了《发扬蹈厉、奋发有为》的文章。文中,张分析了香港经济此前出现问题的原因,认为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应该正确对待,奋发有为,攻克难关。他举例,香港历史上也曾有大的波动,如1987年股票一个星期下跌了四成七。香港经济基础好,有区位优势,还有天然的良港,拥有良好素质的香港市民,还有内地持续发展作为后盾。 “香港总体来说,因为回归以后,政治上是稳定的,虽然经济上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前途是光明的。” 其后的发展印证了他的看法。“去年和今年我来香港的感受,真是心花怒放、兴高采烈。现在的经济已经从原来低迷的状况中恢复了。特区政府2006年的盈余已达到500多亿元。这次来又看到税收突破1000亿。经济转好了,市民才会满意。” 规划亿载之策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时,有媒体再次邀请张浚生撰文。这次张的题目是《指陈当世之宜、规划亿载之策》。 这是欧阳修的话,意思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来规划长治久安之策。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在困难时要看到前途,在顺境中要看到危险。现在香港经济复苏,就应该长远规划,要把现在的各种矛盾解决好。”张说。 张浚生认为,香港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短时间内,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超越香港的地位,上海、深圳等城市基础条件不如香港,法律制度一时难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程度也不高,香港无须担心被边缘化。 张浚生这次来香港,便是带领一批中国浙江企业家到香港取经,希望借助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及营商中心的平台,帮助浙商走出去。 过去我们讲“半壁江山”,国营和民营各占一半,但是在2005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已占到60%,去年据统计占到70%(统计资料尚未出来)。这次来的很多企业都是很大的集团,在国内的500强企业中有较突出的地位。但是在如何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这次来一个是向香港学习,如何利用香港。这次我跟很多企业家在交流时,他们也认为通过香港可以更方便的走出去。他们对外面不熟悉,从美国、加拿大等地找合作伙伴不如在香港地区方便,相对而言这里文化、语言更方便。所以说,首先是可以利用香港。此外,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很发达,对他们也是有很大帮助。” 他认为浙江和香港最有可能进行合作的方面,一是借助香港这个平台让浙江的企业走出去,二是学习香港在服务行业的情况,促进浙江省自己的金融、服务行业发展。张浚生感觉到浙江地方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势。据统计,去年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占GDP约45%,他认为应该增至60%。在这一方面应向香港学习,香港的服务业占GDP近90%。 “新加坡与浙江的合作也很多。但是我觉得,浙江的企业要走向国际利用香港比利用新加坡更方便。原因在于,从总体的容量上看,香港比新加坡好。”(记者 谭璐 罗绮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