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业巨子的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16:43 《人物》杂志

  李嘉诚万变社会不变承诺

  从李嘉诚位于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中环长江中心大厦70层的办公室,可以鸟瞰香港。身为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董事 局主席的李嘉诚,领导着遍布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24万名员工。尽管已是79岁的老人,他每天依然努力工作,从早晨 6点起床一直会忙碌到晚上10点钟,有时甚至会更晚。

  在香港回归10周年前夕,李嘉诚首次在旗下和黄集团内部刊物发表一封题为“万变社会不变承诺”的勉励信感谢员 工。在信中他说,和黄集团成长于香港,对香港有独特的情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这份情感始终不变。他承诺,集团日后 继续推动香港和内地的教育、医疗及公益事业,矢志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李嘉诚表示,适逢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令他借 机反思过去和展望未来。香港在过去的10年,起伏宕荡,社会历经了多次重大挑战。他赞扬邓小平以智能和远见,创造出“ 50年不变”的政策,令本港社会得以在行使“中国主权”及维持“香港生活”两重观念之间,平稳过渡。李嘉诚承诺,和黄 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将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精神,继续为百万计的人提供经济机会,并致力推动内地和香港的教育 、医疗及公益项目。

  在2006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全球富豪榜”中,李嘉诚以188亿美元的财产,名列全球第10位,位列两 岸三地最富有人士之首。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嘉诚表示,他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有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 的李嘉诚基金会。李嘉诚还坦言:“基金会是我的第三个儿子。”其财产的1/3,按照《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计算约4 80亿港元,这些钱将陆续投入到李嘉诚慈善基金总会中,这也将使李嘉诚基金会成为华人私人慈善基金会中金额最多的一个 。

  截至目前,和黄集团和李嘉诚基金会共捐出110亿港元,超过八成的金额都是投放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项目中。2 007年3月在民政部揭晓的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中,李嘉诚荣获“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李嘉诚基金 会成立于1980年,基金会的宗旨是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进行系统资助。

  2004年6月,李嘉诚在汕头大学作了一次题为《奉献的艺术》的演讲,其中较详尽地阐述了李氏的财富价值观。 在讲演中李嘉诚以中国古代的范蠡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做比较,他认为富兰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 会”要比范蠡的隐逸生活伟大得多:“今天的中国人是幸运的,我们经历着中国历史从来未见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设持续开放 及法治的社会,拥抱经济动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发展,尽管未尽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社会价值观,只能以‘无 我’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说:“过去的6 0多年,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顾,循正途争取到 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李嘉诚说: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 短暂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他干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他的座右铭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李嘉诚从12岁就开始投身社会,到22岁创业时就已经过了10年非常刻苦的日子。由于自己有着极其艰苦的创业 经历,李嘉诚对自己两个儿子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当年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时,他只给他们买了两辆自行 车。他给儿子开了两个银行账户,“一个他们绝对不能动用,但已经准备足够他们完成博士课程的费用。至于使用另一个户口 的金钱,他们必须写信给我报告,我会在24小时内回复。后来因为他们功课太多,才接受他们要求改用电话说明。这才是有 用的疼爱,我个人认为太多的物质反而有害。”李嘉诚个人用钱是十分节省的,他一直喜欢过勤勉节俭的生活,不与别人去比 。当他的两个孩子还只有10岁多的时候,有一个冬天他领他们到路边去看一个7岁的女孩。由于父母很穷,女孩下午放了学 就在马路上铺了个报摊,坐在地上、坐在寒风里一边卖报纸、一边做功课。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如果他们能做到这样就一定会 成功。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每一个华人创业者而言,李嘉诚无疑是他们心目中的一座高峰。半个多世纪的经历 写就了一部传奇的大书。在一次李嘉诚与内地的企业家见面会上,他与内地企业家交流时说: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 ,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这或许就是李嘉诚事业成功的缩影。

  陈有庆我们就是桥头堡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当不少外资、华资企业大举撤退,人们纷纷卖房套现时,陈有庆却做了件似乎让很 多人觉得很没有金融家头脑的事情——他把自己位于香港跑马地的旧宅重新翻建成一幢8层住宅,还把两个儿子叫来,每人分 了两层,全家搬到了一起。小儿子陈智思更是因此放弃了美国绿卡,恢复香港人的身份,“我要给儿女们奠定心理基础。”陈 有庆说。他始终对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走势有信心。

  陈有庆,1932年出生于广东省。早年在香港接受教育;1953年肄业于美国银行学院;1985年任香港非官 守太平绅士;2000年获颁香港金紫荆星章;2004年获泰皇御赐皇冠二等勋章。现任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亚洲商业银 行董事长、亚洲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泰国盘谷银行董事局顾问等。他还是第七、 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泰中艺术家联合会名誉会长等 。

  陈有庆是泰国华侨。他的家族已经是四代侨居泰国。陈有庆是第三代的长子。1932年,当时陈有庆的父母在泰国 ,母亲怀孕了,父亲一定要让母亲回家乡广东分娩。于是,母亲从泰国上船,在大海上晃悠了三个星期,刚到汕头,陈有庆便 出生了。父母就是希望陈有庆一定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出生。

  年过古稀的陈有庆,已经把大部分的权力移交给了下一代,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接班——陈智文是亚洲商业银行的总经 理,陈智思是亚洲金融集团的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目前,他的主要精力,已经投入了“香港侨界社团联会”的工作中。作为 联会会长,他认为,全球侨界的网络覆盖面十分广阔,香港是他们的主要枢纽。“我们就是桥头堡。”成立这个联会的念头, 几年前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诞生。香港侨界人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年代,但是有着共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他们与海外和内 地都保持着密切关系,其中很多人更是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网络才将生意做大。“香港的侨胞大概有100多万,他们为了香 港和内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香港正面临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的挑战,同时适逢内地经济高速发展,此时成立联会,是 极好的时机。”陈有庆说。

  陈有庆的父亲陈弼臣,是泰国盘古银行创办人。与我们所想像的富家公子的生活大相径庭,少年时代的陈有庆就多受 磨砺。念书只能晚上念,而白天,他去父亲属下的机构学习银行业务,从点钞、发存票、入账等基本功做起,一个部门一个部 门地实习。因为陈弼臣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定要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两年后,为了让陈有庆对银行业务有更广泛和深 刻的认识,陈弼臣将陈有庆送往美国纽约的一个银行工作。在那里,陈有庆依然白天在银行工作,晚上去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有 关银行的课程。

  陈有庆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为了让下一代成才,“父亲特意安排我们到外国读书,在国外公司打工,就是为了让我 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他很清楚,父亲对他的培养方式是一个成功的接班人培养模式。如今,他依然用这套模式来培养自 己的子女。

  1955年,年仅23岁的陈有庆被父亲派到故地香港开拓海外业务。那是他第一次独自闯荡商海。父亲一两周,有 时甚至一个月才来香港一次,再加上那时通讯和交通不发达,陈有庆遇到急事不能马上请示父亲,只好自己拿主意。慢慢地, 他养成了独立、遇事果断的作风。这是陈有庆银行家生涯的正式开端。不久,他就按照父亲的想法,以香港为中心,把生意做 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陈有庆特别看好内地的改革开放,他说,现在来北京与1975年第一次来北京时相比,简直是天壤 之别。早在1993年,亚洲金融集团所属的亚洲商业银行已经在深圳开办了分行,又在上海、沈阳等地设立办事处。

  讲到在银行业上的成功,陈有庆说,家族代代相传的信条就是诚信和信誉,一个“信”字,撑起了他的家族事业。陈 有庆是个很谨慎的人,他的行事风格是十分稳健的,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轻易去做,所以业务上升得很平稳。“现在我们 有信贷委员会、资信调查委员会和稽核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我们对每一家公司的年报、管理都十分重视,尽量避开贷款的风险 ,这些先进的现代做法虽然跟传统不同,但诚信是我们不能改变的原则。”

  陈有庆1952年结婚,早已经度过了他的金婚纪念日,他和太太沈时芬在香港相识,在泰国结婚,两个儿子事业有 成,两个女儿远嫁国外,陈有庆夫妇的日子过得幸福满足。陈太太醉心绘画,小有所成,一家人住在8层大宅中,不远不近, 各自过着各自不平淡的生活。金融风暴时,陈有庆的两个儿子回到国内与父亲同住,不过他们父子虽然住在一起,但各自忙于 自己的事务,只有周末时才一起吃饭。他们最常见面的地方,是家里的健身房。陈有庆在北京饭店的房间角落里就摆着一双阿 迪达斯的球鞋,“我一定要健身的,我们家里有一个健身馆,给我和我的孩子们用,身体健康最重要。”说到这里,陈有庆老 人笑得很开心。

  郭氏三兄弟对香港对祖国充满信心

  中国有句俗话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由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创办的全球财经杂志《蒙代尔》的2006 年“中国十大兄弟富豪榜”中,掌控香港新鸿基集团的郭炳湘兄弟三人以1010.4亿人民币位居第一。

  香港最大的

房地产上市公司新鸿基就掌控在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三兄弟手中,三兄弟控股46.66%。三兄弟 是在继承了父亲巨额财富的基础上,同心协力,不断开拓,使新鸿基得以蓬勃发展的。

  郭氏三兄弟是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传人。郭得胜原籍广东中山,早年随父经营杂货批发,战后移居香港,19 52年设立鸿昌进出口公司,专营洋货批发。后来郭得胜取得日本YKK拉链的独家代理权,当时正值香港制衣业兴隆,生意 源源不断,他一举夺得“洋杂大王”的称号。1958年,郭得胜与好友李兆基、冯景禧合伙进军地产业。1963年,3人 各投资100万港元创办了新鸿基公司。郭得胜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冯景禧任副主席。1972年7月14日,新鸿基地 产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8月23日上市,市值为港币4亿元。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 鸿基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香港地产界的五虎将之一。1987年10月,新鸿基地产与信和集团合作,以335亿港元的巨资投 得湾仔一块地皮,兴建了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中环广场。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人落到郭家的第二代身上。新鸿基也被认为是由第一代向第二代转型最为成功的香港 家族企业。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1998年,因受金融风暴影响,虽然公司营业额下滑为232亿港币,但是利润还是相当稳定,经营性项目营业纯 利高达122亿港币,税后纯利也高达75亿港币,净回报率高达30%。由于手上有巨额的土地储备,虽然香港楼市在19 97年开始剧变,

房价一跌再跌,新鸿基的业务却未受太大的冲击。

  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方庄的新城市广场,上海的中环广场等。新鸿基集团业 务多集中在香港。主要业务包括物业投资,发展及管理,酒店业和电讯业方面。在香港拥有新鸿基地产外,他们通过新鸿基地 产控有上市的九龙巴士31.6%股权和富联国际25.02%股权。新鸿基集团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在中国内地,美国 旧金山市及加拿大也拥有不少的投资。

  在企业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郭炳湘和他的兄弟们还积极推动祖国的教育事业,连续多年为北京清华大学设优秀青年 教授奖,奖励业绩优良的青年教授。他增设了信息学科奖学奖教金,奖励逾百学业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2000年 新鸿基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0万港元。除奖励内地学者外,他们还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新鸿基地产集团奖学金 ”,支持内地多名杰出青年来攻读中大的学士学位课程。首批获得资助的内地学生已于2002年毕业。

  兄弟三人的教育背景都颇具国际色彩,在公司的战略发展中,具有极强的国际视野。郭炳湘持有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 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并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郭炳江,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伦敦大学帝国学 院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在地产业界,他是香港地产建设商会第一副会长。郭炳联,获得剑桥大学法律系硕士学位、哈佛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及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郭炳湘称,香港回归以来,虽然经过不少风雨,不过香港人团结一致,都很好地渡过这些难关。而且香港现在的经济 比1997年还要更好。能渡过难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香港、对祖国都很有信心。新鸿基地产集团是最早到大陆投资 的公司之一,早在1980年初,他们投资广州中国大饭店时,就对内地长期发展很看好。这些年在大陆投资都是选择位置、 地点好的房地产项目,看的是长期的回报,不是短期的回报。

  郭炳江表示,要投资那些经济发展快、法律安全、有金融的中心的重要城市。广州是珠江三角洲高增长的地方,天津 、北京也是高增长的地区,金融制度完善,有庞大的市场,上海、北京的市场是香港的十倍,这个是很大的市场。

  老三郭炳联称,他们把家族企业成功延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重视人才。他认为,公司不止是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 ,只要重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一直延续下去。公司的信念就是要好学不倦,经常到美国、欧洲、日本去学习最新的大 型商场的经验,大型的

写字楼怎么建得最好,学习成功之后就到上海、北京去做。在内地投资上他们没有分歧,都是有共识才 采取积极一点的态度。他称,现在祖国每年的GDP增长都在9%左右,我们三兄弟对这个形势都很看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